[新聞] 中科院9日再測試新型飛彈 彈道高度「無限

作者: longwayway (路人甲)   2020-09-06 11:30:17
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
羅添斌
3.完整新聞標題:
中科院9日再測試新型飛彈 彈道高度「無限高」引聯想
4.完整新聞內文:
中科院本週起將密集測試新型火砲丶飛彈性能,其中,預訂在本月9丶10兩天清晨進行的
試射,最大彈道高度訂為「無限高」,對海丶空的射擊警告區域呈現左右相反的「L型」
,引起各界聯想,至於是要進行增程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或是外傳戰術彈道飛彈的測試,
軍方則是不做評論。
天弓三型飛彈目前正在量產階段,攔截高度為45公里,依攔截戰機及飛彈等不同模式,作
戰範圍可達200公里。
熟悉國防科技發展的資深官員今天指出,中科院在天弓三型飛彈基礎上,研製可以在更高
高度進行飛彈攔截丶可在更遠距離擊毀敵機的增程型弓三飛彈,「希望達到比美美國薩德
飛彈的目標」,近年已進行多次測試,飛彈攔截高度目標訂為70公里,中科院內部對增程
弓三飛彈的研測及完成時程,都抱持樂觀態度。
根據最新發佈的射擊通報指出,中科院已申請並獲同意在本週起進行密集的火砲丶飛彈測
試,時間自9月8日至17日期間,但相較於其他項目火砲飛彈測試的最大彈道高度標明為「
0~2萬5000呎」,9丶10兩天清晨進行的試射,最大彈道高度則是訂為「無限高」,兩者性
質明顯不同。
對於彈道無限高的火砲飛彈測試,軍方對外不做評論,僅稱中科院依國防部戰略指導與軍
種作戰需求,執行各項武器系統研發、產製,以建構我國自主國防武力,相關武器裝備研
製、測試均依既定規劃執行。本次測試主要是配合研發進度需求辦理,有關測試項目及內
容,中科院援例不予評論,籲請國人支持。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0/09/06/phpNBMfa0.png
中科院在本週起進行密集的火砲飛彈試射,其中9日的試射,最大彈道高度標註為「無限
高」。(圖:擷取自海巡署丶農委會發佈射擊通報)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283156
6.備註:
作者: Howard61313 (好餓)   2019-09-06 11:30:00
沒有上限
作者: scum5566 (你好宅)   2020-09-06 11:31:00
中國再次氣到射精
作者: Holmes7 (El Mundo)   2020-09-06 11:31:00
身寸惹ㄦ
作者: wwvvkai (We do not sow)   2020-09-06 11:31:00
今天的我 沒有極限
作者: shadowfoxs (shadow)   2020-09-06 11:32:00
可以打到對岸的核電廠嗎
作者: cattgirl (小喵超愛合購)   2020-09-06 11:33:00
無限高 然後垂直打擊 無法防禦
作者: pooznn (我~~~是來被打臉滴!!!)   2020-09-06 11:33:00
就故意發佈 不想讓中共艦隊繞島的啦!
作者: rifinah (rifater)   2020-09-06 11:33:00
中科院飛彈研製能力是不是超過日韓啊@@
作者: C13H16ClNO (3955 老地方見)   2020-09-06 11:34:00
難怪一直沒跟人家提要買薩德
作者: flavorBZ (愛BZ)   2020-09-06 11:35:00
可以射到太陽系以外
作者: cattgirl (小喵超愛合購)   2020-09-06 11:35:00
台灣飛彈應該出口 多賺點錢
作者: victoryman (聖立祐 彭馬利哥)   2020-09-06 11:40:00
無感了
作者: Laotoe (老頭)   2020-09-06 11:41:00
引出記者無限的聯想啦
作者: bbdog (.)   2020-09-06 11:43:00
大約在三十年前、美國軍方新型飛彈(等)研發計畫落選廠商的安慰獎就是”技轉台灣中科院”。台灣就是這樣被美國強迫撿了一堆寶、被逼付錢建立全球至少十名內的飛彈研發能力。
作者: Yamashiro (山城)   2020-09-06 11:47:00
原來那些是美國來來的圖紙?
作者: MinervaC   2020-09-06 11:47:00
樓上這麼一說聽起來好幽默啊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20-09-06 11:51:00
IDF當年也是這樣來的,一部分自己開發,一部分美國技
作者: deolinwind (某F)   2020-09-06 11:52:00
複製貼上的啦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20-09-06 11:53:00
轉,不然IDF的關鍵技術哪來的?
作者: dz01h (70好遙遠)   2020-09-06 11:56:00
IDF前身是F20。是說當年跟F22競爭失敗的YF23好像沒來台灣阿
作者: immengod (男神小朋)   2020-09-06 11:58:00
200億美金市場
作者: bbdog (.)   2020-09-06 11:58:00
其中最好笑的是雄三超音速飛彈的衝壓引擎。美國軍方原來是拿來發展防空飛彈、後來發現不可行、騙台灣買下。聽長輩說中科院拿來發展防空飛彈、發現被騙了。但死馬當活馬醫、拿來發展對艦超音速飛彈、沒想到撿到寶!
作者: OpenGoodHate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2020-09-06 12:00:00
YF23在當曙光女神,沒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