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宇宙理論獲初步驗證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0-08-16 20:56:53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笛睿編譯
3.完整新聞標題:
新宇宙理論獲初步驗證
4.完整新聞內文:
暗物質是目前最主流的解釋宇宙發展的理論模型,可是尋找暗物質粒子的研究長期沒有進
展。幾十年來,一些科學家在尋找其它的理論。
暗物質理論認為,宇宙中存在大量科學家還探測不到的「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比例達
到5:1。它們對宇宙的發展、星系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科學家用這種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很多觀測數據,包括星系之間的引力遠超過其質量所能
產生的引力、來自遙遠星系光線抵達地球過程中發生的彎曲,以及早期宇宙內物質分散的
結構等。
檢測替代理論的試金石
近年出現的一些替代理論,有的可以很好地解釋星系的演化、有的很好地解釋光線的彎曲
,但是都觸礁在展示早期宇宙的數據——宇宙微波背景(CMB)數據上,也就是說與這個
數據不符。
宇宙學家日內瓦大學的杜勒(Ruth Durrer)告訴量子雜誌(quantamagazine):「只有
很完善的理論才與這個數據相符,這是瓶頸。」
6月底一份發表在預印網(arxiv)上的研究,提出一種替代理論終於跨越了這一障礙。這
份研究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基礎上進行了一些修改。
沒有參與這份研究的同行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天
文學家麥高(Stacy McGaugh)評價這份研究說:「15年了,我們毫無進展。這是巨大的
一步。」
其他幾位學者也認為這個新模型看起來很有希望。「它有點巴洛克式,但是至今沒有其它
可行的理論,這個理論看起來還能說得通,我很佩服。」杜勒說。
宇宙標準模型,也稱為ΛCDM模型(LCDM),簡單地理解,這個模型認為暗物質對宇宙的
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解釋了上面提到的多種宇宙現象,也能夠精確地解釋宇
宙微波背景數據,被奉為標準模型。
所有替代理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再造一套能夠解釋CMB數據的框架。修正牛頓引力理
論(MOND)是暗物質替代理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解釋CMB數據有多難
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的天文物理學家帕多(Kris Pardo)和紐約熨斗研究
所(Flatiron Institute)計算天體物理中心的負責人斯珀格爾(David Spergel)舉例
介紹了解釋CMB數據的難度。
當暗物質密集區域把物質拉向它們,最後形成星系和恆星的過程,將撫平大部分,但不是
全部的原來在物質間傳播的漣漪。通過對比CMB極化和今天物質的形式,宇宙學家能夠清
晰地測量到一個結果:殘留的漣漪只有CMB數據中看到的百分之一。
斯珀格爾說,替代理論要再造一套能夠解釋這些細節的框架,需要細緻的猶如穿針引線般
的工作。「我們沒有否定任何這些理論(修正引力理論),但是任何替代理論都要逾越這
些難關。」
這只是CMB數據中多個難以解釋的特性之一,任何替代理論還需要解釋的包括CMB的溫度、
極化,以及宇宙演化至今星系和星座的分布等。
暗塵
中歐宇宙學與基礎物理學研究所(CEICO)的兩位理論學家茲沃斯尼克(Tom Zsnik)
和斯科迪斯(Constantinos Skordis),認為他們跨過了這道難關——構建的這套名為
RelMOND的新理論,所包含的元素正好能解釋宇宙尺度範圍內不可見的物質,模糊了暗物
質和MOND理論之間的界限,把原先看似不相容的兩套理論巧妙地融會貫通。
這套新理論在相對論基礎上引入了一個萬能場,在不同尺度範圍內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大
宇宙範圍,這個場起到和暗物質類似的作用,茲沃斯尼克把它叫做「暗塵」。
在小範圍宇宙,比如一個星系的範圍內,這個場扮演著MOND理論之基礎的角色——在標準
引力場的作用下自身纏繞,其效果足以把星系黏合在一起。
研究者現在在擴展這個場對星系群,或星座這樣中等尺度範圍內所起的作用,認為這很可
能是展現這個理論特殊性的地方。
茲沃斯尼克希望科學家很快會找到暗物質,而在這之前,他認為他們的理論是一個把相對
論引申到極限的優質演練,並非旨在挑戰現有的天文模型。
茲沃斯尼克說:「假設某種事物不可能,就會錯過找到有價值的信息的機會。它有可能開
闢一條更成功的道路。」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12/n12326538.htm
6.備註:
作者: diabolica (打回大師再改ID)   2020-08-16 20:57:00
跟樓下想得一樣
作者: seazure2016 (音饗)   2020-08-16 20:58:00
跟我想的...
作者: Citer   2020-08-16 20:58:00
我早提過了 只是大家沒反應
作者: superqoo0709   2020-08-16 20:59:00
恩恩...終於有人應證我的想法
作者: lcw33242976 (幹嘛搶我暱稱)   2020-08-16 20:59:00
我猜一定一堆人又要出來假裝自己想得一樣
作者: akuma183   2020-08-16 21:02:00
作者: MEVIUS (七星)   2020-08-16 21:04:00
我20年前也這樣想
作者: aigame (neko)   2020-08-16 21:24:00
每一段時間都不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