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少子化其實跟房價無關?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0-07-22 13:26:46
實際上房價和租金根本就沒有連帶關係,說房價漲,租金就會漲是錯的
租金就是該地生產力的體現,是直接掛鉤現實世界的
租金漲,表示房子資產的價值升高,房價也會跟著漲
但房價漲,很可能只是資金行情,房價漲,租金不會漲
證據是台灣很多地區的房屋投報率(把一年總租金除以房價)已經只有1%,甚至低於1%
如果房價漲,租金也會漲,那照理說投報率應該是固定在某個%數
但現實就不是,投報率是愈來愈低
所以租金是租金,房價是房價
房價高不代表租金高,租金變高表示的是這個地區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厲害的人或企業
他們的生產力成長正在推高租金,但你沒進步
政府與建商都在搞裙帶搞炒房,這是對的
憑空增值房地產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很多企業也都依靠炒房為利潤手段,已經沒有能力實在的創造價值了
他引起的效果,就是地方的公共建設集體偏移
公共建設會落在郊區,而不是落在需要振興的舊城區
因為舊城區的產權都已經有人、固定了
在郊區蓋公共建設,政府與建商才能有獲利空間
你說的以下兩個方案都沒用
1.囤房稅3戶以上持有 課重稅並且稅基改為市價
(減少大量持有炒作)
2.蓋公宅,拉走部分居住需求
減少租金漲幅
第一點
因為很好破解,建商會變成蓋大坪數的房屋讓你囤房
例如以前我持有10戶40坪,共400坪
我可以改成買133坪的產品,持有3戶,囤房稅過關,還是400坪
如果有要出租,把133坪的產品隔間再出租,坪效也不一定比較差
或者改成去買土地,大片完整土地一次有幾千坪的
市場規則改變而已,這種只限3戶的設計會改變規則,但不一定能達到打壓房價的目的
第二點
蓋公宅完全沒有用,因為這是量體的差距問題
你要蓋公宅,蓋到足以顯著大幅降低租金,那要把台北市所有公園填平,蓋出100萬戶
還只能蓋在市中心,不能蓋在郊區造鎮,郊區本來就不缺房
杯水車薪的蓋一點點公宅,對市價毫無影響,變成純粹的浪費錢丟到水溝
但在市中心蓋100萬戶顯然這不現實,沒有資金,政治上也不可能
事實上很多縣市有很多騷操作,他們說是在蓋公宅,實際上是在炒房
比如林口是一群公宅,牽個捷運站,圍著一圈建商徵收土地來的新成屋
又賺名聲又賺錢,唬的你一愣一愣,很多人還大力支持
有一個核心概念需要釐清是,你到底打房要幹什麼
其實你要承認,打房就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一時爽
很多人要買得起房子,他們期待的是房價要折價70%-90%
這是無解,沒有任何政策工具可以完成這個的夢想
出一些政策工具的妙招頂多折個10%-30%了不起,但大部分人還是一樣買不起
所以真的就是圖個爽
如果這個爽能讓多數人恆久的感到公平正義,那其實也不會不值
但問題是,這個爽很快就會消失,維持不了三個月
三個月後你就會發現折了10-30%你還是會買不起,你又覺得不公平不正義了
這是現實發生的事,迄今台灣房價早就折了10%-30%了,你也沒什麼感覺
那台灣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其實是台灣多數人的發展,已經沒有可持續性
就是說你的生涯發展已經撞天花板了
政府沒能力也沒有意願解決這個問題
你要搞清楚,打房並不會解決你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
很多人都是在幻想打房之後,自己就可以低成本創業,然後重現一次60年代的榮景
然後就可以致富發家
實際上哪有可能,發展哪有回頭路,這本身就是一種妄想
現今的國際形勢、科技發展和1960年早就天差地遠
就算真的房價與物價崩潰到只剩10%,你也沒有辦法低成本創業致富的
因為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擺放的位置早就與過去不同了
你卻整天留戀上一個時代躺在那邊就能成功的故事,一心想要複製過去
而這種妄想本質上和韓粉也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很多時候綠營不一定比藍營高級
年輕人也不一定比老人高級,半斤八兩
那「台灣多數人的發展,已經沒有可持續性」「政府沒能力也沒有意願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解決?
其實還是有辦法解決,政府沒能力也沒意願解決,你可以自己解決
你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實力,達到在難度已經變很高的台灣,也能致富的強大程度
或是直接往機會更多的國家移動,這個致富發家更簡單
這都是人可以辦到的
再不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死心
買不起房子、生涯沒有可持續性的發展,這和幸福也是兩回事
你可以租在很便宜的房子裡,卻把房子打扮得很好,衣服穿得很漂亮,有很多好朋友
把自己弄得開開心心,認命的過完每一天,這也是一種選擇
但如果和韓粉一樣不認命,不長進,只會懷念舊日榮光,自己不改變,沒人救得了你
作者: vuncent (萌~)   2020-07-22 13:33:00
正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