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家/救災內幕】名醫家惡火5死救不回1

作者: bloodsweat (血汗G層)   2020-07-14 10:35:04
2.記者署名:楊適群
3.完整新聞標題: 【獨家/救災內幕】名醫家惡火5死救不回 消防員槓長官!批水帶運用策略害命
4.完整新聞內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前院長賴文德的女兒一家五口,今年5月3日遇火劫受困住處透天厝四樓,救出送醫均告不治。《蘋果新聞網》接獲當天參與打火的基層消防員爆料質疑,五條人命原本可以全部保住,關鍵在於使用消防水帶的管徑,意外引發一場「基層槓長官」兩派的救災戰術論辯。
基層衝火場求靈活 指揮官憂水量少會復燃
爆料的消防員痛批,當天若一開始就用1.5吋小管徑的消防水帶衝入火場,以其經驗判斷「絕對可在10到20分鐘把5人都活活救出」,直指現場指揮官、高市消防局第二大隊大隊長陳明桐,長期以來強迫隊員救災使用2.5吋大口徑水帶的策略錯誤。但陳明桐反駁,火場當下已全面燃燒,大口徑水帶才能壓制火勢,避免覆燃與防止輻射熱危及同仁安全,堅持名醫家惡火當下用2.5吋水帶的戰術是正確的。
《蘋果新聞網》追查,台灣現行官方消防水帶分為1.5吋、2.5吋兩種口徑,隨前市長韓國瑜解職而離職的高雄消防局前局長黃江祥,任內曾要求「搶救需大量用水的工廠與場所火災,應使用2.5吋水線滅火,遇到猛烈火勢,才有戰力滅火和自保」。但目前高雄消防局六個大隊中,除陳明桐擔任大隊長的第二大隊嚴格落實,要求同仁救災使用2.5吋大水帶外,其他大隊仍授權現場指揮官視火場需求,選擇合適水帶。
這場救災到底該用大或小水帶的「基層槓長官」兩派論戰,起因於今年5月高雄市大連街5層樓透天厝火警,名醫賴文德夫妻在3樓獲救,但他的醫生女兒、女婿,以及3名5歲到2歲的外孫均不幸葬身4樓火窟。高市消防局日前鑑定起因,研判2樓吧檯電器是起火點。不過,救災過程是否還有值得檢討之處,高雄市基層消防員私下議論不斷。
粗水帶一人拖不動 樓梯打結扭不開
「五死的原因,是大隊長陳明桐強迫必須用2.5吋口徑水帶,打透天厝火災......」參與這場救災的消防員回憶當天,有條不紊地陳述,當天他抵現場時,二大隊隊員已佈設3條2.5吋口徑水帶上4樓,但水帶卻在樓梯間打結,每條重達3百公斤,根本就拖不動、扭不開,水量像小便,只能「用流的流出來」,無法壓制火勢,更難以搶救受困民眾。
雖然無線電不斷呼救「加壓!加壓!」但4樓水壓依舊不足;直到支援的四大隊特搜中隊長喊「壓力已經加到最大,你們為何要佈2.5吋!」才下令改拉1.5吋水帶攻進火場,將賴的女兒一家五口救出,但此時五人都已無呼吸和心跳,送醫也不治。
細水帶機動性強 基層怨早佈線能救出活口
他說,最後拉的這條1.5吋口徑的水帶簡直「嚇嚇叫」,成為當時4樓唯一有攻擊力的水線。他痛批,如果當天一開始便拉1.5吋,「4條1.5吋水線,絕對可以在10至20分鐘內把人拉出來,拉出來的一定是活人,不是死人」。
身為第一線消防員,擁有逾十年救災經驗,深入火場無數次,他氣憤又難過說,陳明桐不准基層用1.5吋打住宅火警,還揚言「誰敢用1.5打,一定嚴懲!」曾有同仁拿1.5吋水帶打火,事後被陳當狗一樣臭罵,前局長黃江洋已下台,其他五個大隊大隊長早就不強制隊員使用2.5吋水帶打住宅火災,「陳明桐一意孤行,不尊重事實,只能說無知,惡令應廢除」。
陳明桐:爆料者割稻尾 到時救人不成反傷己
陳明桐坦承確實這樣要求同仁,「2.5吋是常態,1.5吋是例外,但也不是不能用,要用1.5吋,需經過小隊長以上幹部同意才可以」。他更認為,爆料消防員倒因為果,最後這條1.5吋水帶僅是割稻尾,「若沒有前面3條2.5吋水帶壓制火勢,小水帶怎麼可能攻上4樓!」
陳明桐指出,2.5吋水帶每分鐘的流量是1.5吋的四倍,第一時間,沒有用大水量去壓制火勢,救援當下恐會因水量不足,造成復燃,或者壓制不住火勢,讓攻進火場的消防人員陷入危險,「救人不成,反傷自己」。
火場全面燃燒難壓制 隊長棄細從粗有原因  
他說,對消防員來說,1.5吋單人可以操作,確實受歡迎,但他認為僅適用隔間清楚的大樓集合住宅,或難以承受水柱壓力的歷史古蹟,若遇火勢大,小水帶杯水車薪難壓制。反觀,2.5吋水量大,雖得3-4人協力佈線,但在全面燃燒的火場中,能供應較大水量,壓制火勢降低輻射熱,且減少復燃,消防員才能進一步入室搜救。
《蘋果》也查出,使用2.5吋口徑水帶的命令,確實在去年4月17日、7月17日和今年4月1日的二大隊主管會議紀錄明文記載。陳明桐坦言,若隊員不服從,他曾講過要追究責任,但至今並沒有因此懲罰過隊員,「除非小隊長以上幹部沒同意,隊員就拉線,這我就處分」。
水帶粗細各有優缺點 專家建議規定莫僵化
對兩派爭議,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系助理教授盧守謙也說得保守,大火用大水帶來救災,雖然笨重不易移動,但確實能有效壓制火勢;至於是否每場火警都要用大水帶,應視火勢大小選擇;舉例來說,木造、易燃裝潢或工廠用大水帶,鋼筋混凝土建築火警用小水帶,是比較妥當的選擇。
「很難從一場火災,去評斷現場戰術的對錯。」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表示,假使大隊長一律要求都用大水帶救災,確實有點僵化,有檢討必要,但若有授權,「小隊長以上幹部同意,可用1.5吋水帶」,給予現場帶隊幹部選擇水帶的權力,並非都不能用小水帶,「這是指揮層級做決定的責任承擔」。
《蘋果》詢問消防署對大隊長要求基層以2.5吋水帶打火看法。消防署認為,實務上水帶於火場內佈設,會發生多處打結造成水流瓶頸,使得水量變小,若距離長需延伸水帶,管內水流摩擦損失,水帶打結損失,會隨著水帶延伸數量更加嚴重。1.5吋和2.5吋水帶雖都有摩擦損失水量問題,但2.5吋情況相對減輕。(楊適群/高雄報導)
發稿時間 0005
更新時間 0731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0714/ITAESP4DQ6VP2IXST7WW2QPDQ4/
6.備註:
哈哈,哈哈
說什麼授權給小隊長以上幹部使用小水帶
「沒有說不可以用,但你用了就自己負責」
然後真的想負責,事後還不是檢討一堆,事後諸葛就你最會,到底誰敢用小水帶?
最後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全部都是小隊長分隊長不會指揮隊員!
全部都是基層隊員訓練不夠!
全部就你最強!拍手!
作者: Submicromete (你逆)   2020-07-14 10:36:00
R.I.P.
作者: derrick1220 (derrick)   2020-07-14 10:36:00
高雄好可怕
作者: q347 (捕快)   2020-07-14 10:36:00
差別是哪裡啊? 搞不懂
作者: XXXXLINDA (1111)   2020-07-14 10:36:00
自己家的硬要用易燃物裝潢 放火 滅火器都沒有講這個都沒用 高雄人到底是是要死幾個消防員才甘願
作者: wahaha99 (此方不可長)   2020-07-14 10:37:00
這新聞要問的是 沒SOP? 幾層樓以上下用多粗的水帶?
作者: cores (24番)   2020-07-14 10:38:00
這種事,我只信基層
作者: wahaha99 (此方不可長)   2020-07-14 10:38:00
進火場打火的評估作業方式? 水帶粗細這種事有啥好吵?
作者: chocoball (巧克力球)   2020-07-14 10:38:00
不會用4條小水袋嗎
作者: baiya   2020-07-14 10:38:00
死消防員要負責 死住戶只會節哀 好嗎
作者: devidevi (蜜蜜)   2020-07-14 10:38:00
2個都帶不行嗎?
作者: reil (REIL)   2020-07-14 10:38:00
長官專長爭功諉過
作者: belucky   2020-07-14 10:39:00
吵啥 不會用2吋的膩
作者: atgo1207 (akeieeee)   2020-07-14 10:39:00
警察消防的問題都一樣 官都是空降 根本沒在第一線作戰過
作者: bearq258 (bearQ)   2020-07-14 10:39:00
五樓逃生空間沒設置 躲到沒地方躲
作者: a7610783 (a7610783)   2020-07-14 10:39:00
2.5水帶300公斤??原來我比館長還壯
作者: wahaha99 (此方不可長)   2020-07-14 10:39:00
那只要有SOP,有事就檢討SOP,不需要吵這個
作者: XXXXLINDA (1111)   2020-07-14 10:40:00
死消防員有人負責?笑死
作者: devidevi (蜜蜜)   2020-07-14 10:40:00
檢討柯文哲sop怎麼寫的
作者: jojomaan (這是誰的小啾啾)   2020-07-14 10:41:00
覺得會不會覆燃+同仁安全比較重要
作者: Ilat (巴妻酒似舞)   2020-07-14 10:41:00
這個只能等家屬告下去才有機會去搜證比對或做實驗了吧 沒人
作者: sd09090 (河馬阿河)   2020-07-14 10:41:00
作者: kyowinner (mars)   2020-07-14 10:42:00
指揮官難道不是基層出來的嗎?
作者: hugh509 ((0_ 0))   2020-07-14 10:42:00
300公斤是灌水後嗎? 光帶子就300?
作者: broken119 (藏鏡人)   2020-07-14 10:43:00
大概是消防員安全與壓制火勢大於其他吧
作者: southernwood (阿信)   2020-07-14 10:44:00
1.5吋水帶跟2.5吋水帶充飽水的重量差很多,更何況在狹窄的樓梯間容易因為充水而導致水帶打結更難拉動。住宅火警用2.5吋雖然出水量大,但也容易讓水箱車的水更快耗光。自己火警的經驗是住宅火警使用1.5吋比較方便作戰
作者: cck525 (′˙ω˙‵)   2020-07-14 10:45:00
沒有進前線的長官的話有什麼好信的
作者: milk250 (牛奶好喝)   2020-07-14 10:46:00
不是 為什麼不能用 不懂
作者: akiue (樂透冥登)   2020-07-14 10:46:00
是我的話寧願死住戶也不要賠上消防員。
作者: lostsky93 (不悔)   2020-07-14 10:46:00
基層實戰指揮官與坐辦公室高層指揮官,通常基層指揮官的意見才比較貼近現實
作者: blackbabe (黑寶貝)   2020-07-14 10:47:00
沒有因為這樣懲處過隊員不就是因爲說過用了小水帶要懲處嗎 邏輯?
作者: piyobearman (*~我愛熊愛我~*)   2020-07-14 10:47:00
立場不一樣 消防員想救人 長官不想犧牲消防員
作者: whiteegg (只是一顆蛋)   2020-07-14 10:48:00
當過兵的都知道 高層只會出一張嘴 出事了責任踢得比誰都快
作者: goodid520 (輔導科長:花姐)   2020-07-14 10:48:00
看來有人要下台囉
作者: cck525 (′˙ω˙‵)   2020-07-14 10:49:00
水壓不足連消防員自己也會被犧牲掉吧?
作者: sincere77 (台灣會更好)   2020-07-14 10:49:00
僵化的長官未來一定會害死更多人命
作者: lostsky93 (不悔)   2020-07-14 10:50:00
以基層指揮官而言,他們都覺得攜帶小管徑才能迅速救人,這意見應該予以重視,消防署或內政部應該進行測試與研究
作者: diadem1122 (西麻胖子)   2020-07-14 10:50:00
如果用1.5死了基層,長官反而要被檢討,也沒有證據證明用1.5醫生就能活,對長官和消防系統來說,隊員不死遠大於火災受害者生死很正常吧
作者: DSB520 (Yankees and Sox)   2020-07-14 10:51:00
衝進去又賠消防員命 然後又檢討
作者: akiue (樂透冥登)   2020-07-14 10:51:00
原因是水帶打結吧,內文自己都講了,為什麼會打結也沒解釋。
作者: chocoball (巧克力球)   2020-07-14 10:52:00
那乾脆不出車好了 燒完再去噴噴水
作者: lostsky93 (不悔)   2020-07-14 10:52:00
小水帶缺點是同樣時間下水量沒有大水帶多,但優點是機動性高部署快速靈活,大部分民宅火警需要的是靈活部署與快速噴水
作者: fakeimage (假寐)   2020-07-14 10:53:00
至少有一點很明確 就是另外5個大隊都已取消這條規定
作者: arnold3 (no)   2020-07-14 10:56:00
韓國瑜的手下就規定2.5了 你還帶1.5就是不給面子
作者: hyk99885ggb (joker)   2020-07-14 10:58:00
不知道現在警大消防真的當到大隊長的有幾個
作者: sunnydragon7 (香腸)   2020-07-14 10:59:00
6個大隊只剩1個在嚴格執行…
作者: gungunme5566 (剛剛我56了)   2020-07-14 10:59:00
2.5滿水超重 可能要叫館長來救火
作者: p1227426 (詹)   2020-07-14 11:00:00
長官只會在外面講屁話 不交給前線去判斷 誰進去救火誰說話
作者: sfalco (阿斯1)   2020-07-14 11:00:00
作者: gungunme5566 (剛剛我56了)   2020-07-14 11:01:00
水帶一定會扭轉打結 不會扭轉叫水管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20-07-14 11:01:00
壓力不夠 你管徑再大有個屁用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20-07-14 11:01:00
都帶不就好了 現在火災動超快 沒2下那區的消防全都來了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20-07-14 11:03:00
基層消防員爆料這點其實蠻奇怪的,救火這類事生死一瞬間沒有絕對,萬一口徑不夠,進去的消防員出意外,就變成基層消防
作者: phix (88)   2020-07-14 11:04:00
有工廠火災也有公寓火災 幹嘛要用同樣水管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20-07-14 11:04:00
員家屬痛批長官策略錯誤,水帶口徑太小
作者: AWhopaWhoA   2020-07-14 11:05:00
各帶一條不就解決了?
作者: goldfishert   2020-07-14 11:05:00
這場最後是1.5搞定的阿
作者: southernwood (阿信)   2020-07-14 11:06:00
官如果那麼喜歡2.5吋水帶,麻煩自己試試看重裝佈水
作者: phix (88)   2020-07-14 11:06:00
本來就要因應情況改變 還是有弊案??
作者: Cyberbob (SSW)   2020-07-14 11:09:00
各位看過在火警現場 在指揮站指揮的人比進去救災的人還要多的嗎? 這就是這位大隊長的德政 曾經在火場內只有6人在外面的長官加上幕僚組超過12人 原來在外面嘴砲比較重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20-07-14 11:11:00
曾看過一個 可能小火 煙都沒看到,很快就5-6台車到場了
作者: IVicole (//)   2020-07-14 11:11:00
天啊 太心痛
作者: Cyberbob (SSW)   2020-07-14 11:11:00
要 這位大隊長超級愛演CCIO 救災不重要 幕僚作業比較重
作者: longkiss0618 (劍舞北極)   2020-07-14 11:11:00
那折衷用2.0
作者: Cyberbob (SSW)   2020-07-14 11:12:00
要 早就是第二大隊大家公認的事實 外勤人力嚴重不足還養一堆不進火場的人 實在不知道在幹嘛的
作者: riceberg (阿包)   2020-07-14 11:13:00
有些長官的腦袋本來就裝屎 還是硬掉的 嘴臉就那樣
作者: johnny010111 (晶-賴中)   2020-07-14 11:14:00
高雄換市長了 誰還關心啊
作者: ksxo (aa)   2020-07-14 11:14:00
每件事都很多專業 鄉民只會酸人沒用 泡茶看報
作者: BuriBuri (不理不理左衛門)   2020-07-14 11:15:00
基層真正衝第一線的人喜歡1.5吋的,而且另外五個小隊都取消限制,答案很明顯了吧!
作者: PPPGGG (凸( ゚∀゚)凸)   2020-07-14 11:16:00
怎麼每年都有這問題= =
作者: t0kyohot (天天彈出來)   2020-07-14 11:19:00
老了
作者: illillill (ee)   2020-07-14 11:21:00
事後諸葛亮 事前豬一樣
作者: BuriBuri (不理不理左衛門)   2020-07-14 11:27:00
https://i.imgur.com/1gaNAjV.jpg訓練時,透天厝也是用1.5吋的
作者: andy978 (粗臉哥)   2020-07-14 11:29:00
指揮官怕基層死掉吧
作者: mickytts (Mink)   2020-07-14 11:33:00
如果用1.5犧牲基層風向會怎麼轉
作者: SecondRun (雨夜琴聲)   2020-07-14 11:34:00
又沒有實驗組對照組 都各說各話喇
作者: eipduolc (松尾健太)   2020-07-14 11:35:00
靠北消防不是專業嗎如果專業都吵成這樣那人民自求多福是不是比較實際
作者: sincere77 (台灣會更好)   2020-07-14 11:38:00
隔以上
作者: lovegensokyo (神戀幻想鄉)   2020-07-14 11:38:00
啊如果基層拿1.5衝進去然後死掉了呢?感覺這很難說的清的
作者: sincere77 (台灣會更好)   2020-07-14 11:39:00
抱歉APP推錯篇
作者: semind (Lee)   2020-07-14 11:40:00
覺得怪怪的,因為打結來不及,那是很容易打結還是訓練不足若很容易打結才是有問題吧,若是訓練不足就...再來水壓不足也很怪...若一開始水壓上不了四樓根本不會進
作者: mynewid (before sunshit)   2020-07-14 11:42:00
阿肥信了
作者: semind (Lee)   2020-07-14 11:42:00
吧?所以一定有估算過水壓是夠的,但為啥臨場又變得不夠?若2.5吋正確使用不會打結,水壓也夠,那規定使用沒問題吧應是理論跟實務銜接問題,訓練不夠導致基層對新武器沒信心但我覺得規定也不能太死,這種基層有經驗給點自由是需要的
作者: swoosh67   2020-07-14 11:47:00
台灣人就是喜歡小水槍
作者: semind (Lee)   2020-07-14 11:47:00
本來理論就不可能處理經驗外緊急的狀況,要靠臨場變通彌補
作者: bunreachable (Polly)   2020-07-14 11:50:00
這麼專業的事情只能專業跟專業的吵...
作者: goodboy98 (JimmyQ)   2020-07-14 11:50:00
長官你厲害,你下來滅火啊!只會嘴? 那小黃司機也會啊
作者: JudgmentLin (奶油馬搜)   2020-07-14 11:51:00
這種時候抗命堅持使用1.5會怎樣?
作者: new8gi (新八機)   2020-07-14 11:53:00
人活著出來了,然後抗命的吃過+檢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