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林佳龍「大失言」延燒 學界轟不尊重程序

作者: toastdown (none)   2019-11-25 20:44:47
1.媒體來源:
UDN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
侯俐安、董俞佳
3.完整新聞標題:
林佳龍「大失言」延燒 學界轟不尊重程序專業更沒禮貌
4.完整新聞內文:
2019-11-25 18:27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董俞佳/即時報導
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張勝雄發起重大交通建設公開審議機制連署,連署名單幾乎涵蓋國內
有交通科系的各大專院校,更不乏多名曾參與交通審查的學者專家,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
時任命的中華郵政董事長、成大交管系專任教授魏健宏也在內,他直言「民眾有知的權利
」,公開內容對社會具有正面意義。
張勝雄在連署書中呼籲決策者可平心靜氣聽聽專業界的心聲與建議,立法規範建立公開且
制度化的審議制度。交通學者、業者、政府部門、顧問公司,還有各界建築、景觀、工程
等各界連署聲援。
魏健宏說,交通建設牽涉每一位人民,政府經費運用、建設規畫為何,「民眾都有知的權
利」,愈公開對推動大型建設也愈好,他曾參與過地方環評會議,資料公開、學者具名表
達意見,都會約束與會委員與政府部門,更慎重審查及專業表達,但交通審查在這一點並
不完善。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麗玲直言,審查本來就應公開透明,不論是現場公開、或
資料公開,不應是閉門討論。對林佳龍所稱「諮詢性質」、「個人不應凌駕政府」,她直
言「那就不要叫審查委員,要審查時找委員執行,結果意見不符就說「只是諮詢」 ,這
非常不禮貌、不尊重程序、不尊重專業,到底審查的意義是什麼「請交通部搞清楚」。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今天正在日本參訪觀光鐵道,她說,各國
交通建設都逃不了政治運作,日本為此成立獨立專家委員會,做出結論再送行政部門,雖
然最後政府仍可決定是否採納,但至少是有公開、專業的程序,減少政治運作。
交大運管系退休教授黃台生也直言「林佳龍的態度真的不對,好像政府要做的建設就不該
反對」,既然有審查會、就應要尊重,公開更是最基本的要求,盼透過連署告訴部長「發
言不恰當」。
連署至今大多是學界、業界站出來,政界都仍安靜觀望。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說
,畢竟這是藍綠共業,他說,早從宋楚瑜擔任省長時扮演散財童子開始,到前總統陳水扁
到處答應,如今每況愈下,民選首長或候選人到處開支票,總統、縣市長都在比誰撒錢多
,前瞻軌道計畫就是最好的例子。
羅孝賢說,兩黨政治人物似乎都互相被「政策綁架」了,一個開支票,另一個就算不加碼
,誰還敢反對?這真不是台灣之福,只剩學者和媒體可以發聲,希望能夠制止這樣的循環
出現。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bit.ly/35wv4NZ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