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如果先讀過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論 

作者: cores (24番)   2019-11-19 23:37:02
※發文無1~6小標格式或未依順序任意刪除者會被刪文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記者署名
黃婉婷
3.完整新聞標題:
如果先讀過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論 柯文哲坦承:重陽敬老金會採不同的作法
4.完整新聞內文:
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到台中一中演講,有學生針對取消「重陽敬老金」議題提問,
好奇柯如何平息民怨。對此,柯文哲除了援引學者及相關著作所提的概念外,
也向外界重申,敬老金的缺陷在「齊頭式平等」,
讓有錢、沒錢的人都能領到錢,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面對學生發問重陽敬老金議題,
柯文哲開頭先提到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
塞勒(Richard Thaler)的「行為經濟學」理論,
並自嘲如果自己有讀過這個理論,就會在重陽敬老金策略有不同作法。
柯文哲說,在行為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作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也就是「損失引起的反感」;
他舉例,假設某人現在活得好好的,給他拿掉1500元後,
此舉所產生的反感,至少要返還2倍以上才能獲得緩解,
也就是說,至少要給3000元以上,才能彌補他心理上的損失(Psychological loss)。
柯文哲表示,上述的例子是有科學根據的,
就像若將某人的糧食拿掉1碗飯,實際上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因此會產生一種不確定(uncertain)的認知,
也就是這種認知將損失厭惡的感受引發出來;
他說,重陽敬老金之所以引發反彈,其實都有科學基礎。
重陽敬老金錯在哪?柯:有錢沒錢都一樣給1500元
柯文哲接著說,取消敬老金的決定在科學上是對的,
他並援引《21世紀資本論》一書的核心理論,除了強調貧富懸殊無可避免,
並且會越來越嚴重外,也提出2個解方,
一是有錢人的課稅應該增加,
二則是社會福利不能以齊頭式的方式進行。
「所以重陽敬老金是錯在哪?」
柯文哲認為,台北市過去發放補助時,無論有錢、沒錢都一樣給1500元,
這就是問題所在;他也說,
現在有沒有發重陽敬老金?有,中低收入都有發,
只是有錢人沒有發而已,但那群人拿久了,已經無法接受這筆錢被拿掉了。
柯文哲感嘆,去年彰化縣政府為彌補選情不利,
將敬老金從2000元加碼變成3000元,但彰化就快破產了,
因此現任縣長王惠美上任後,又把敬老金的額度降回去,
所以敬老金的問題就在於「齊頭式平等」。
柯文哲點出,
改革最困難的就是如何把舊有的事物取消;
因此他認為,舊的先不要動,但創造一個新事物是重要的,
那兩者綁在一起,才能讓錢移動。
他說,若重陽敬老金的政策能再重來一遍的話,自己將會給民眾2個選擇,
一是每年領1次1500塊,
二則是領1張每月配給的480元老人卡,可以坐公車和捷運,
這樣才可能將錢流過去,畢竟一昧加錢沒有作用,
「因為加東西在心理學上gain很小,拿掉那個loss很大。」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1961171
6.備註:
行為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作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也就是「損失引起的反感」;
如同國會也只是統一表決功能,眼看過不了半不能過爽爽,就出動1450來防止損失厭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