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李佳芬論文被網友批 指導教授講話了...

作者: poeta (鍵盤詩人)   2019-11-14 00:46:49
1.媒體來源:自由
2.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李佳芬論文被網友批 指導教授講話了...
4.完整新聞內文:
高雄市長夫人李佳芬就讀嘉義大學的論文遭網友批評,論文指導教授之一的吳芝儀昨天提
出回應,指看到Haruhiko Lin詳細列出該論文9項結論,從樂觀正向角度來看,不啻是另
類學校品牌行銷。
吳芝儀表示,她是李佳芬「私立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共同指導教授
之一,對於論文負有指導和監督之責。但卻完全沒料到這13年來並未受到太大關注的論文
,竟能因激烈選戰風波而重出江湖。
吳芝儀回應指出,觀諸Haruhiko Lin臉書全文,對於李佳芬論文研究方法和結論提出幾項
質疑和指教,她以共同指導教授之名義,逐項回應與說明如下:
1、 「自己研究自己…..他們的說法多半是「因為對這個產業比較了解」,但大家都知道
這種人只是因為懶而已。」
回應與說明:「自己研究自己」在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方法論的正確說法是「自我敘說」或
「自我敘事」研究(self narrative research)—以自我為主體的研究。如果是以個人
所置身的機構或場域為主體,也可能是「自我民族誌」(auto-ethonography)研究。搜
尋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顯示論文關鍵詞涵蓋「自我敘說」者共計712篇;涵蓋
「自我敘事」者共計44篇;而關鍵詞涵蓋「自我民族誌」者共計38篇。換句話說,社會科
學質性研究中,「自己研究自己」其實是常見的主題且遍及各專業領域,絕對不是一個「
懶」字了得。
2. 「訪問的對象,竟然是4位潛在客戶和7位學生家長……要了解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
理,不是坐下來一起吃宵夜就能知道的事情,幹嘛訪問客戶跟家長?還有,幹嘛寫成論文
?」
回應與說明:
李佳芬在論文研究方法「研究者」一節,坦然且誠實地介紹自己作為研究者的身分背景「
目前擔任雲林縣某私立中小學之董事會執行董事」,而在「研究倫理的考量」一節透過「
詳列出6條自我要求的倫理守則,在訪問受訪者之前,先請之過目後,經過對方同意後再
進行採訪」。
研究參與者均為家有中小學孩童的成年人,自主決定參與研究進行,毫無保留提供個人想
法或建議,且能獲得研究者審慎對待、系統化分析後以匿名方式呈現結果。這在研究倫理
上並無疑慮。
論文清楚揭示研究參與者為「維多利亞學校」的潛在顧客群和學生家長。潛在顧客群的4
位家長係以一對一方式進行,避免彼此干擾。而新生家長和已有兩位孩子就讀該校的家長
共7位,則分別參與兩場焦點團體訪談。「資料蒐集方法」一節均詳述兩類訪談方法的重
點、訪談綱要和進行方式。
無論是兩類訪談歷程,或是訪談後逐字稿的分析和報告撰寫與修正,研究者均定期和兩位
指導教授會面討論,可以確認全程均由身為研究者的李佳芬獨力完成。
3. 「說是論文,感覺更像是滿意度調查」
回應與說明:碩士論文研究常被學者專家視為「研究方法」的演練,以及獨立研究訓練的
過程,只要研究者熟悉研究方法且堅守嚴謹的研究歷程,對於研究成果之學術貢獻原本就
不會苛求。事實上,搜尋已發表的期刊論文,只要能提出可以檢證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以
「滿意度」為題的研究論文亦多如牛毛。所以,誰說滿意度調查不能成為「論文」呢?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97633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