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有「女真」後裔!他們的祖先擄走北

作者: seabox (歐陽盒盒)   2019-11-01 19:03:02
1.媒體來源:
三立
2.記者署名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有「女真」後裔!他們的祖先擄走北宋「欽、徽」二帝
4.完整新聞內文:
西元1125~1127年的「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令人難忘的一章,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
北宋京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結束了北宋王朝
。聽到女真,我們第一時間總將其和匈奴、鮮卑、契丹等聯想在一起,這些剽悍的少數民
族,千百年來改變了中國歷史。經過時間的洗禮,這些民族至今血脈猶存,後代散居各地
。其中,女真族有一部分的後裔輾轉流離到台灣生根、繁衍,我們之中真有那幾個人,身
上流著女真的血液。
台灣有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女真的後裔,這不是傳言,而是事實!歷史作家陳啟鵬提到,「
生女真」的後代於兩百多年前來台,落腳彰化縣福興地區,發展出冠姓部落「粘厝」,其
後代曾回到福建祖地抄錄族譜,再送回台灣。經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證實,他們最初來自中
國東北吉林,歷經金國時期的南遷,最後至台灣墾荒。目前在福興鄉粘厝庄的4、5百戶人
家當中,有九成姓「粘」。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有許多非粘姓的女真後裔,姓粘的也不見
得全是女真後裔。
彰化福興鄉粘姓的一世祖,即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完顏宗翰(完顏粘罕),為金國開國功
臣,歷侍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三朝皇帝,並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大敗遼軍;後來大舉
攻宋,擄走北宋欽、徽二帝,令其脫去龍袍,廢為庶人。
根據歷史學者粘子瑛的著作《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粘氏
的始祖完顏粘罕與金朝始祖完顏阿骨打系出同門,在政爭陰影下由「完顏」改為「粘」姓
。粘子瑛指出,第八世的博溫察兒以元朝衣冠入閩,根據族譜記載,已知最早入台者為第
十五世的粘昂;到了清乾隆末年,粘氏開台祖以素樸的農民身分渡台,定居在彰化福興地
區。
粘子瑛指出,粘氏宗族以「同姓同籍」聚居方式,在福興地區逐步創造出農漁皆宜的環境
。開墾初期篳路藍縷,日治時期始見上升流動;光復後,愈來愈多人得以接受現代教育,
在各行各業發展、脫穎而出。隨著粘氏宗祠的建立,福興鄉不但成為族人安身立命的大本
營,且在族人跨越縣市向外遷移後,成為精神認同的原鄉。
「桓忠」是完顏宗翰的諡封,因此粘厝庄的粘氏宗祠取名「桓忠堂」,供奉完顏宗翰的塑
像。宗祠有春、秋二祭,宗親會在農曆年春節,分別在文武宮、粘氏宗祠舉行祭祖典禮,
常有來自全台的粘姓宗親前來祭拜,表達飲水思源的孝思,同時聯繫宗族情感。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27702
6.備註:
祖先造成靖康之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