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空屋率明年恐逾兩成 房價卻不降反漲

作者: klm (唐吉柯德的宿命)   2019-10-31 11:00:44
※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 引述《deann (古美門上身)》之銘言:
: : 看到某人在說 房價上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不要想要房價會掉下來 因為熱錢太多
: : 我每次看到這種想法就是 他媽的台灣產業轉型不是都說沒錢嗎
: : 你既然說缺的是人才跟機會 不是應該讓這些閒錢去對創新或是產業轉型投資嗎?
: : 為什麼不投創新跟實業 不就因為政府讓炒作不動產的風險跟成本太低 甚至期待炒房
: 金融界的現況實務是「連投資的人才都沒有」
: 你不要以為創投很簡單,創投是人力素質要求非常高的行業
: 他必須有跨產業的知識,能夠明察秋毫,才能投資到獲利,而且不會被騙
: 甚至創投是連接者的角色,他在眼光獨道的同時,還能夠連結新創團隊所需的外部資源
: 例如Peter Thiel投資Mark Zuckerberg,
: 他知道祖克柏就是除了寫程式什麼都不會的小屁孩,就弄關係幫他找法務財務團隊
: 台灣的創投早就一年比一年少,而且主要專注在半導體周邊的硬體科技新創投資
: 投資人才偏狹的情況很嚴重
: 重點就是「你不懂這東西,你不會敢投資」,台灣的投資人能力與眼界很貧乏
: 特別是舒適、舒服的國家公股銀行、研發法人、裙帶機構
: 大家當公務員舒舒服服,混混KPI,缺乏動機,最後什麼都弄不出來
: 囤房稅很好,但囤房稅不會解決問題,囤房稅弄了就是爽一下,但不會有太大改變
: 不要幻想資金沒去處就會去搞實業投資,資金沒去處就是滾去美國國債、指數型基金
: 這種舒適圈而已,你把錢從不動產逼走,還有很多舒適圈,台灣民間照樣死氣沈沈
: 而且搞囤房稅,不動產價格還不一定就會下降
: 囤房稅可以搞,但不要天真以為這是台灣的解決方法,台灣沒有單一政策的速效解法
: 台灣的問題根源是文化
: 台灣真的是個好地方,台灣太舒服,太爽,大家混吃等死
: 這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這幾年剛好接觸過一部分的股權類的投資,親自參與過的項目
PRE-A輪 跟 A 輪的企業股權融資 (融資規模大概小幾個億台幣的小項目)
以及台幣千萬級別的天使輪融資 算是真正參與
作為產業顧問形式的 是C輪融資 這規模就比較大 融資規模在台幣十億上下
做風投入門就是一個大門檻
前期機構要先選賽道(選產業),做產業調研 (這部分大概至少要花兩個人
全球TOP 100 學校畢業的碩士 半年的時間)然後做企業調研
同步要做募資 (要做基金架構 自有資金 管理人 LP 找FOF 或政府產業基金 等等等)
儲備項目池 (談盡職調查 談估值 等等等等等等)
這些搞完 才勉強有機會完成一個項目投資 這還是前期工作而已
正所謂 基金四大工作 (募 投 管 退) 前面這一堆搞上一年左右的工作
也不過勉強完成 募跟投 前文講到的幫標的企業對接資源 那是管的部分
這一管 一般看基金年限 3+2 還是 5+2 管了幾年後 還得看怎麼退
有能力管完這一串的 看規模 能管超過幾十億台幣的
一般薪資都在千萬台幣年薪
小弟我見過(只是見過 俺在旁邊端水) 最牛的一個傢伙
名義上的管理規模差不多 四五百億NTD 每年光是收管理費 快兩個億台幣
不過他底下幾十號人 辦公室租金一年就要幾千萬台幣..所以也不算真有錢..
這樣的人 台灣應該有 但小弟沒機會認識 但台灣產業規模也不容易養這樣大的機構..
阿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