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養豬青農丹麥見習後 覺得台灣必須改變了

作者: ketter (挖西林老背)   2019-02-09 18:57:51
這個也是說來話長
改善的部分,大部分老人,當初賺錢的時候都是買地,擴大養豬,買車,蓋房子
送小孩子出國唸書
專注於改善飼養管理設備的不多
飼養管理知識,飼料廠或是添加劑公司都會定期辦研討會
但有時候自己做就覺得自己經驗無敵
一貫場之前有些推廣三批次,不過到現在還是很多場自己搞自己的節奏
跟水產養殖業有差不多的感覺,我養這麼久了我最厲害
現在有契約養豬進入,類似白肉雞契約養殖的概念,但有時豬肉價高
養戶不太買單,但很多大廠還是逐漸導向契約養殖模式(CP,大成,農林)
對於現場管理會稍微有所管控
大廠也有投入自己的種豬事業(大成)
再來則是政府對政策的執行力也會影響到養豬的是否要投資改善設備
例如台灣有些養豬場的環境,小豬不吃抗生素真的是養不起來
這種場你跟他說要搞防疫,進去要洗澡?出來要洗澡可能比較實在
更別說落後很多的防疫觀念跟設備
屠體的話,台灣拍賣看外觀,所以這也是台灣母豬每年小豬頭數比較低的原因
台灣雖然用也主要都是用LYD(三個品種的頭一個字母合再一起)
但偏重精肉型的種豬,體型比較好看,小豬頭數會低一些
最重要的還是政府的政策引導,沒有政策引導的產業就是會亂走亂走
自己走出自己的方向
有政策引導,產業就是走到政府想要的方向
話說養豬真是綜合的學問,基礎研究需要很大的投入
所有的基礎產業都差不多這樣,水產養殖業也是
不過目前台灣比較喜歡生物科技或是分子生物
※ 引述《MafuyuShiina (MafuyuShiina)》之銘言:
: 養豬青農丹麥見習後 覺得台灣必須改變了
: 75年次的邱哲豪被選派到丹麥見習現代化養豬業,他接受專訪表示,見證人家的科學方法不只寫在書上,而是牧場上每一步都做到位,台灣30年原地踏步,跟人家差非常大,要改變了。
: 中國大陸去年8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延燒,引發台、日、韓高度警戒,業內人士檢討台灣養豬業生物安全,認為不論是軟體、硬體,都必迎頭趕上歐盟的水平。農委會知道這個問題,台灣養豬青年聯盟也曾主張推動屠體評級,但是產業轉型,壓力不小。
: 農委會已籌劃推動養豬產業三級化升級管理計畫,包含設置宛如「養豬業的竹科園區」的養豬專區,要讓高生物安全、優質品種、動物福利、循環農業、屠體評級、外銷等,都能在中型養豬場一次到位。
: 推動養豬業現代化,人才很重要,農委會畜牧處、農科院、教育部,每年要派10多位青年赴丹麥見習現代化養豬業。
: 策劃養豬專區的農科院研究員陳世平解釋,這是培養有能力、吸收現代化養豬產業觀念的青農,從產業人才端促成養豬業現代化。
: 參考丹麥的養豬經驗,陳世平告訴記者,台灣未來養豬專區內的母豬飼育小豬,會用現代化標準作業執行,現在每頭每年育成15隻小豬,可增至25隻以上。
: 106年7、8月獲選被派去丹麥達倫農業學院(DalumAgricultural College)進修4週的邱哲豪,是彰化養豬業第三代,因為平時就會注意農科院舉辦的研討課程,所以有機會被選派前往進修,同梯次共5人前往。
: 談起見習心得最大收穫,他說,其實有些丹麥的養豬業專家也受邀到台灣授課過,實際丹麥養豬場實習見證了一件事,就是在台灣看書本上寫的,現場不一定這麼做。
: 他舉例,在丹麥,人要進牧場,一定要洗過澡、換上牧場內專用的工作服,而且牧場內、外的東西不能交錯放置、使用,丹麥業界都有落實、細節也做到位;台灣養豬場實況則是,有人訪視就做,沒人訪視就沒做。
: 他強調丹麥專家所說書本的科學方法、知識,牧場可見實際運用,每一步驟不管由誰來做,都依據標準做到位,所以成效就顯現;反觀台灣50、60歲為重心的養豬業者自詡技術好,卻沒落實標準化作業、也沒用科學方法執行,當丹麥都用科學數據討論改進時,台灣則仰賴經驗說,缺乏客觀事實可做優劣分析驗證改善方法。
: 此外,看到丹麥養豬業不只讓母豬接受人工受精的每個步驟標準化,還有牧場的生物安全良好,品種選育持續改良,讓肉質提升,邱哲豪說,台灣養豬業雖然「看起來做事方向一樣」,但是每頭母豬每年育成的小豬數量,就是沒辦法達到丹麥的30幾頭,甚至一半不到。
: 他舉另一例,像是台灣仍採活豬拍賣,歐美日等早就長年採用屠體評級,國內有的豬場自己革新,引進優質肉品的品種豬飼養,但是體型較不吃香,進入活豬拍賣市場就賣不到應得的好價位,因為活豬拍賣重視外觀漂亮甚於肉質評等,進而不利於推進品種改良。
: 比較丹麥進修期間的所見所聞,邱哲豪指出,種種方面顯示台灣養豬業「30年原地踏步」,跟國際上現代化養豬業實況「差非常大、而且會愈來愈大」,他呼籲台灣要改變了。
: 他並認為,農委會推動高生物安全的養豬專區,對他吸引力很大,會想進駐,只是像他這樣繼承家業的人,多是大型養豬場的後代,建議農委會為中型規模業者設置的養豬專區,應向就讀畜牧系、動科系的學生招手,否則中型養豬場的後代,幾乎都沒有要繼續養豬了。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634875
作者: hochihhao (Taffy、Tora、Allen)   2019-02-09 19:05:00
水產業逃脫者表示同意
作者: v5270 (要飛了喔)   2019-02-09 19:11:00
生科只要公司搞出來,可以上市就可以開始炒股了,養殖業那有辦法這樣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