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為何以步入困境 在美運營大事記一文看

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19-01-22 21:36:46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21/n10991923.htm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完整新聞標題:
華為何以步入困境 在美運營大事記一文看懂
3.完整新聞內文:
華為走到今天的困局並非一朝一夕,該企業與中共的共生關係是其遭到西方世
界圍堵的根本原因。本文整理了過去十多年來,華為在美國運營的大事記。
(DAVID MCNEW/AFP/Getty Images)
人氣: 3467 捐款支持【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9-01-22 12:29 AM
標籤: 華為, 任正非
【大紀元2019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報導)去年在美國的警告
下,西方國家加大打擊或圍堵華為的力度。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來,華為一直
是美國聯邦政府密切關注的焦點。
華為2001年進入美國市場,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捲入竊取美國企業商業祕密的紛
爭,引來美國監管單位的注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中共軍方背景令美國國會
及國安單位擔憂其對美國構成的國安威脅。
在各國圍堵下,華為運營開始浮現危機。今年1月18日,華為總裁任正非連續發
出第006號及007號總裁辦電子郵件,罕見地承認,華為未來的發展不容樂觀,
要求全體員工準備過「苦日子」,宣布要竭力降低人力成本,裁掉部分「平庸
員工」。
華為走到今天的困局並非一朝一夕,該企業與中共的共生關係是其遭到西方世
界圍堵的根本原因。本文整理了過去十多年來,華為在美國運營的大事記。
2003年1月,美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控告華為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
,指控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路由器及交換機等產品的原始碼,至少侵犯思科五
項專利,並且抄襲思科產品的使用者手冊。2003年6月,美國德州法院裁定,華
為必須暫時停止使用被指控的產品,並需自行修改該等產品。2004年中期,雙
方達成和解。外界解讀這項和解意味著華為承認抄襲思科專利。
2010年8月,八名美國聯邦參議員聯名寫信給部分聯邦政府首長,要求政府部門
及基礎設施應禁用具有國安風險的華為設備,並阻止其成為通信運營商史普陵
特公司(Sprint Nextel Corp)的網絡設備供應商。參議員在信中提到中共軍
方積極發展網絡戰能力及其與華為的關係,以及接受中共大量資金資助的華為
,在產品價格方面具有競爭優勢。2013年,日商軟銀收購史普陵特公司,並宣
稱不會使用華為設備。
2010年5月,華為投資200萬美元收購3Leaf公司的部分資產,但是一直到11月才
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提交收購申請案。
2011年2月,美國認為華為總裁任正非具有中共黨員身分,並且曾在中共軍隊服
務獲得上校軍階,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拒絕華為收購3Leaf公司。其後華為副總
裁胡厚崑(Ken Hu)發表公開信,試圖澄清外界對華為的誤解,並稱華為「真
誠地」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就任何與華為有關的問題進行「正式調查」。
2011年10月,《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已成為伊朗領先的電信設備供應商,
其中包括「可用於監控的監控技術」。
2011年11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示會對包括華為在內的外國公司進行調
查。
2012年10月,美國國會公布調查報告,指出華為及中興通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
成威脅,並稱這兩家公司在配合調查方面不夠坦誠,華為雖辯稱其不會受到中
共政府的控制,但是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國會議員在報告中建議聯邦政府
持續對華為的網絡設備保持戒心,並且強烈鼓勵私營公司在考慮購買華為網絡
設備時要有「長期安全風險」的考慮。報告總結寫道,如果華為想要在美國開
展業務,必須要「更加透明,以及遵守美國的法律」。
2013年3月,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撥款法案,要求任何政府機構在考慮購買中國
企業的技術時,必須進行深度審查。
2013年7月,美國前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Michael Hayden)告訴澳大利亞
媒體「金融評論」(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華為對美國及澳大
利亞構成重大國安風險,指出華為涉嫌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向中共當局提供
外國電信系統的「敏感」信息。
2014年3月,德國新聞雜誌《明鏡週刊》(Der Spiegel)及《紐約時報》引述
被洩露的文件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可能自2009年1月開始對華為展開
「狙擊巨人」(Shotgiant)計劃,調查華為與中共的關係。
2014年9月,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在西雅圖法院控告華為竊取該公司「Tapp
y」機器人技術。2017年5月,陪審團裁定華為違反與T-Mobile的合同,需支付T
-Mobile 公司480萬美元。
2016年6月,《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要求華為提供過去五年向朝鮮、伊
朗、敘利亞、古巴和蘇丹等五個國家出口的信息。這五個國家都是美國出口禁
令的國家。
2017年3月,美國國會在一封給國防部的信件指出,華為公司有中共軍方背景,
出於對網路安全問題的考量,美國國防部應建議韓國停止使用華為公司5G產品

2018年1月,美國運營商AT&T決定取消銷售華為公司Mate 10 Pro款智能手機的
交易。
2018年2月,美國六大情報機構主管在參議院作證時,建議美國民眾不要使用華
為或中興通訊的產品,因為存在安全風險。聯邦調查局局長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美國企業若使用與美國價值觀不符合的某些國家的電子設備,會
對美國電信網絡安全帶來風險。
2018年2月,美國運營商Verizon決定放棄銷售華為手機的計劃。
2018年3月,美國最大的電子連鎖零售商百思買表示不再銷售華為產品。
2018年4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
等相關國家的制裁禁令。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案禁止小型的無線和互
聯網供應商,使用聯邦補貼向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公司購買設備。分析
師表示,這項法規的目標就是華為和中興。另外,FCC正在考慮是否要求運營商
,更換被認為具有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的設備。
2018年4月17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以五比0表決通過禁止使用聯邦資
金自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公司購買網絡設備。儘管禁令未提及廠家名字,但外
界相信首要打擊目標是華為和中興通訊。
2018年5月,美國五角大樓表示,基於安全考慮,已要求全球美軍基地販賣部停
止銷售華為及中興通訊的手機。
2018年8月13日,川普總統簽署《國防授權法案》,限制美國政府採購中興及華
為的技術及產品,以及加強《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及《
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FIRRMA擴大「外國投資美國委員會」(CFIUS)
的職權,ECRA則規定敏感商品及技術出口均需經過商務部的核准。
2018年11月,CFIUS推出一項試點計劃,要求外國投資者對「關鍵技術」的投資
,不論金額大小,都要通知該委員會。目前「關鍵技術」的定義及範圍尚未做
最後確認,可能包括人工智能、物流技術、機器人和數據分析。
2018年11月14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提出年度
報告,點名華為及中興通訊危及美國5G無線基礎設施安全,並建議美國國會要
求商務部重新評估美國軍民兩用科技出口控制政策。
2018年11月下旬,《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告知盟國華為設備具有網絡安全
威脅,敦促盟國不要使用華為設備。
2018年12月1日,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女兒、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被
指控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禁令,美國要求引渡。
2018年12月下旬,知情人士透露,川普總統正在考慮2019年宣布全國緊急狀態
,並發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公司使用華為及中興通訊的設備。
2019年1月10日,媒體報導,美國商務部不會續簽華為在美國硅谷子公司Future
wei Technologies的出口許可證。
2019年1月16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正在對華為進行刑事調查,可能即
將指控該公司涉嫌竊取美國合作夥伴的商業機密。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提出法案
,尋求禁止向華為、中興通訊等違反美國制裁或出口禁令的中國電信企業,出
售美國晶片或其它零組件。#
責任編輯:林妍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21/n10991923.htm
5.備註:
作者: plutox (網路上的芳鄰)   2019-01-22 21:38:00
需要寫一篇文張嗎?我幾個字就可說明了:因為他是中國製造
作者: tku9527 (謝謝你9527)   2019-01-22 21:45:00
反觀台灣還排隊買
作者: banbanzon (帶賽衰神)   2019-01-22 21:48:00
就解放軍和安全部開的企業 26都心知肚明華為是軍企但對外國人 他們會說華為是普通民企 哈哈哈
作者: tonyian (巨水瓶)   2019-01-22 21:55:00
中國有真正意義的民企嗎,不都是要聽黨的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