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民初的「訓政」可以提升人民素質嗎?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11-18 23:11:05
※ 引述《iqeqicq (我們懷念他)》之銘言:
: 如題,某些接觸中國近代史的朋友們,都會提到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
: 擬推行「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其中第二階段「訓政」,目的就是提升人民素質;
: 而「訓政」的出發點就以江西南昌的「新生活運動」為開端,
: 希望從民初革命帶來的混亂帶來秩序。
: 請問「訓政」是否能真的提升人民素質?
其實不是提升人民素質
而是建立人民參與民主意識
在開始訓政時
也是設定了期限6年為准
避免無限延長訓政時期
因為訓政時期明確規定6年內
中國國民黨以黨代國
實行黨國體制
當然大家都知道歷史
6年到了1937年中日戰爭正式開戰
而施行憲政也成了口號
還是以軍閥為主體的管理模式
不過以此基礎上出現了共產黨以外
其他政黨勢力
首先強調第三勢力的曾琦創辦的青年黨
這個中華民國曾經最成功的第三勢力
後來也成了泡影
跟他一樣強調第三勢力的
毫無例外走上跟他一樣的消亡
再來是梁啟超統合而成的民主社會黨
雖然他現在比較知名
但當年政治影嚮力較弱
成了第三四粒的第四粒
他們在共產黨退出制憲國民大會後
跟國民黨制定了選舉規則
據已知的資料
第一次正式民選的國大代表
基本是類似現代的,立委不分區制度
選民是選黨不選人
而選民又是美國的選民登記制
符合資格選民必須先行登記註冊
而候選人名單則由黨先行序列
由於共產黨不玩
這場1947選舉大概只達成一半的普選
不過在當年女性也可以參與投票
而且沒限制什麼黑人不能登記
算是比美國還要早不分種族的普及選舉
這場選舉然後的結構
後來在1951年成了地方選舉的遊戲規則
雖然持續了將近三十年的中央一黨獨裁
但光地方民主投票
基本已經超越當時全球許多國家
而民主進步黨也在這種環境下
從黨外開始學習各種選舉技巧
有時還可以看到台灣選舉玩法
領先國際的狀況
不過隨著冷戰結束
新一代民主思潮
終究不滿只能侷限於地方選舉
解嚴開放黨禁
讓台灣這個中華民國僅存的自由地區
又走向新時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