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研發手搖飲紙杯可分解淋膜 中正大學赴美

作者: Comebuy (三分鐘熱度)   2018-11-14 19:38:42
研發手搖飲紙杯可分解淋膜 中正大學赴美奪金
新頭殼newtalk | 文/中央社
發布 2018.11.14 | 16:04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14/166757
紙杯、紙便當盒等紙容器有一層不可分解的塑膠淋膜,中正大學生研發一種可分解的「類
木質素」取代材料,日前赴美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械設計競賽(iGEM)奪金牌。
中正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人愛喝手搖茶飲,年消耗的紙杯數量曾高達10億7000
萬個。然而這些紙杯或便當盒內都有一層不可被分解的塑膠淋膜,使得紙杯難以回收,衍
生環境污染問題。
為此,由中正大學16名學生組成的跨領域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具有防水、耐熱
、可分解等特性的「類木質素」新興材料,可望取代一般塑膠淋膜。
團隊成員顧賀鈞表示,大多數人以為紙杯或便當盒能100%回收,事實上,紙杯內部還有一
層由薄蠟或塑膠提煉的防水淋膜,雖然能防水、耐高溫,卻無法被自然分解,因此紙杯回
收時,還得額外分離淋膜再個別處理。
成員董元琪也表示,紙杯與淋膜分離的程序繁複、成本較高,目前台灣僅一家公司有這項
分離技術,甚至有部分資源回收商拒收,導致坊間誤傳紙杯、便當盒已不用回收,造成回
收率偏低,也衍生環保問題。
成員蕭喬指出,要做防水、耐高溫,又100%可分解的材料,團隊成員認為存在於植物木質
部的木質素,由於可被真菌分解,因此是可行的天然材質。
經團隊成員大量閱讀有關合成木質素的國外論文後,選用歐洲雲杉、火炬松等物種的過氧
化物酶、漆酶基因,並放入嗜甲醇酵母菌中產生酵素,再將酵素與形成木質素的單體「松
柏醇」反應,做出類木質素材料。
蕭喬指出,團隊研發的類木質素材料能被枯草桿菌完全分解,未來可用來做成紙容器內層
的防水淋膜;而類木質素材料被真菌大量分解時所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也可望作為燃
料或發電等使用。
中正大學表示,「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全球高等級合
成生物學競賽,參賽學生須利用合成生物學解決生活常見問題。中正大學團隊從全球340
組隊伍中拿下金牌,並入選最佳新應用項目、最佳產品設計,未來將申請專利,為紙容器
環保材料開闢一條新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