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哈佛歧視亞裔案庭審結束

作者: freespirittw (之所)   2018-11-10 11:42:42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完整新聞標題:
哈佛歧視亞裔案庭審結束
3.完整新聞內文:
【大紀元2018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11月2日下午,持續三週
的哈佛大學歧視亞裔案庭審在波士頓的聯邦地區法庭(Joseph Moakley United States
Courthouse)結束。
在結束陳詞中,原告「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FFA)」代表律師表示,2014到2019年的錄取數
據,以及過去三週的庭審證詞都證實了哈佛歧視美國亞裔申請人,通過壓低他們的「個人
評分(Personal Rating)」來保證「種族配額」。
哈佛代表律師則稱,SFFA誤讀數據;根據同樣數據構建的錄取模型沒有體現種族歧視。此
外,哈佛學生和畢業生的證詞體現了「多元化」對課堂和學生個人的幫助。這一案件中,
聽審法官Allison Burroughs無需立即判決。SFFA代表估計,法官或許在六個月後才會公
布對此案的意見。
判決需等數月
11月2日當天,儘管上午9點半才開庭,聽審民眾9點就已坐滿了審訊室,不少民眾轉到其
它房間觀看實時錄像。
下午2點半,法官Burroughs聽完雙方及其支持者的結束陳詞後,稱讚雙方的辯論「傑出」
、「縝密」,但未透露判決傾向。她提到,在判決前可能還要召集雙方開審後會議,解決
剩餘事項。
在法庭外,多位華人依舊舉牌抗議哈佛的錄取政策。SFFA創始人布朗姆(Edward Blum)代
表SFFA的2萬2千名成員感謝律師的協助,以及法官給予的展示證據的機會。
他估計法官要至少六個月後才能公示判決意見。而據多個媒體估計,敗訴方將會上訴,最
終或將訴至最高法院。2013年,最高法院在有關德州大學錄取方式的判決中稱,大學應當
嚴格審查其錄取政策,在考慮種族因素之前,必須確認其它可行的、無關種族的錄取方式
不足以讓課堂多元。最高法院還表示,學校務必把申請者作為「個人」評估,而不讓種族
或民族成為錄取的「決定因素」。
SFFA於2014年發起對哈佛大學的訴訟。
聚焦錄取數據
在結束陳詞中,控辯雙方重申了各自對個人評分和哈佛近六年錄取數據的解讀。
SFFA代表律師John Hughes提到,過去六年的錄取數據表明,哈佛的美國申請人中,很多
亞裔學生雖有頂尖學術、課外活動成績,卻獲較低個人評分。僅20%的亞裔尖子生獲較高
的個人評分,比例低於白人(28%)、非裔(41%)和拉美裔(32%)。
他表示,杜克大學經濟學家Peter Arcidiacono根據六年數據構建的模型,表現了亞裔種
族與個人評分之間的負相關。
哈佛代表律師李威廉(William Lee)和Seth Waxman反駁說,控方排除了運動員、傳承生、
捐款人後代等優待生(ALDC)的錄取數據,才得出這個結論。他們提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
校的經濟學家David Card在分析模型中「包括所有國內學生」,結論是亞裔種族對哈佛錄
取沒有顯著影響。
對此,控方認為,哈佛依據傳統,普遍給ALDC學生較高個人評分,而多數亞裔不屬此類,
因而要排除ALDC的數據。
「The Harvard Crimson」網站記者分析了1995年至2013年的數據後提出,美國亞裔申請
人的SAT平均分為各族裔最高,而錄取率為最低。
「經濟學人」亦在今年六月刊文提到,儘管美國亞裔高中生數量一直增加,哈佛的亞裔學
生比例近十年來一直維持在20%左右;與此同時,在不考慮申請人種族因素的大學中,亞
裔比例大幅上漲。
個人評分引爭議
在法庭中,Hughes還表示,哈佛招生主任Fitzsimmons早已得到內部報告,得知招生系統
中存在種族傾向問題。他提到,哈佛沒有為招生官提供詳細的個人評分指導,也沒有相關
的反歧視培訓,因而讓「刻板印象」影響了招生官對亞裔的判斷。
此外,法庭文件還表明,亞裔學生需要比其它族裔更高的SAT分數才能收到哈佛的招生信

Fitzsimmons曾於第一週出庭4天。他承認美國亞裔的個人評分偏低,但表示其部分原因是
白人學生的教師推薦信通常「更有力」。哈佛代表在結束陳詞中還說,該校招生從不「單
獨」考量種族因素。
在本案開庭前不久,哈佛在招生評估指導文件中增加了有關種族因素的詳細條例。SFFA認
為,這說明了哈佛自認其原本政策中含有歧視。
「全面性錄取」始於20年代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哈佛就開始改變其依據學術成績錄取學生的政策。然而「全面性
(Holistic)錄取」政策的起因卻是猶太學生數量太多,占據四分之一課堂。時任哈佛校長
Abbott Lawrence Lowell因而提出要將猶太學生比例限制在15%。
在這基礎上,哈佛提出了新錄取政策,考量申請人的個人特點和背景,其中就包括「地域
多元化」。到1930年,哈佛猶太學生比例降到了10%。歷年來,「多元化」的概念逐漸擴
大,且影響了美國的諸多名校,被視為「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範例。
在今年的庭審中,SFFA代表指責哈佛有意控制亞裔配額,違背最高法院裁決。但哈佛代表
提到,若完全放棄種族因素,哈佛的非裔和拉美裔學生將大幅減少,破壞多元化的教學環
境。
今年8月,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支持亞裔學生控告哈佛歧視。◇
責任編輯:馮文鸞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1/9/n10841865.htm
5.備註:
我覺得更可怕的是 亞洲人被歧視到都忘了自己被歧視了
歐美歧視亞洲人有多誇張
它們內心覺得亞洲人比黑人還不如
以前有個台灣女性同學在美國讀書 住宿舍
棉被被人放鞭炮炸 報警 黑人警察也沒有真的去辦理
走廊有監視器 根本就沒有調來看
連黑人都歧視亞洲人
例子太多了 宿舍門上中文名字的門牌也被人拔掉 只拔中文門牌
舍監還不願意調走廊監視器來看
最後求助中國留學生 30.40個人聚集在舍監那 舍監才嚇到提供監視器
報警 警察才願意抓人 連證據都還要自己提供 根本就沒打算理你們亞洲人
美國舍監還懂得離間計 報警之前還說 台灣是中國的嗎?
就像之前美國直播主 在吶喊台灣NO.1 就是希望中國留學生不要幫那台灣女生
唉 離間計還真的有用 中國留學生就當場問台灣女同學 你是中國人嗎?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