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鴉片有益論是不是生錯時代了呢?

作者: kinki999 (QQk(廢文被劣文中))   2018-10-27 10:44:39

蹄~
當年連橫明明是因民情風俗而寫出這篇文章~
寫過論文就知道許多參考當時文獻或時事而產生~
毒品應該是太先進了,看看大麻被汙名化就知道了,時代的錯誤。
台灣應該全面開放呼麻,才跟得上先進國家,把那些舊思維丟棄。
看到有人幫寫這篇,有一段跟覺青說台鐵司機吸毒為了提神一樣!
http://blog.sina.com.tw/ppppppppp29/article.php?entryid=585316
其實連橫只不過是犧牲品,重點不是他強調鴉片有功於台灣的開墾,這種鎮定型的藥
物都會帶來阻緩神經傳導的功能而達到痲醉的功用,這對當時沒有隨行醫生披荊斬棘的開
台先人來說,這種藥物的確是必要的,更何況漢人的開墾中除自然的因素外還需要提防不
同省籍、蕃人的攻擊,這是從藥物角度入手。
然後,事實上在當時,的確有『吸鴉片可以抵禦瘴癘之氣』的說法,也被很多人奉行
,我在網上找到兩篇,當然我僅節錄與鴉片有關的部份講。
第一
瘴氣多在雨季流行,所以在每年清明到霜降期間,內地人是輕易不敢到夷方壩。就是
生長在當地山中的居民,在雨季也不敢隨便下壩子。當地人和馬鍋頭認為瘴氣是毒蟲身上
散發出來的毒氣。因此所謂的“黑蛙瘴”,就是毒蛙身上的毒氣;“蜈蚣瘴”,就是蜈蚣
身上的毒氣;“黃鱔瘴”,就是黃鱔身上的毒氣;“長蟲瘴”,就是蟒蛇身上的毒氣;“
仙女瘴”,就是幽靈鬼怪作崇的毒氣。這類毒物,伏在地下,年深日久,成為精怪,吐出
來的氣,便是瘴氣。氣如煙雲,散佈空中,呈不同顏色:黑色之霧最毒,中人必死;五色
霧,多現於日出日沒時,其毒次於黑霧;白霧是最常見的,毒最輕。根據此種觀念,於是
邊地人在解放前對於躲避瘴氣,就有所謂的“三不一吹”辦法。即:一不起早,因為早晨
多霧,霧中時有瘴氣;二不吃飽,過飽胃滯,便易中毒;三不討小,討小便是納妾,不納
妾保精力以抗瘴;所謂的一吹便是抽鴉片煙,滇地稱吸鴉片為吹煙,入邊的人都相信吸鴉
片煙可以避瘴毒。
第二
根據有關的記載,早在唐朝,阿拉伯人在廣州等處貿易時,鴉片就已作為藥物也隨之輸入
。16世紀初,葡萄牙人在廣東沿海活動時也帶進了鴉片。可是,明中期前,中國人使用鴉
片主要是一小點地吞食或和其他藥服用,用於吸食則是在明中期後受吸煙形式影響才有的
。姚薇元《鴉片戰爭史實考》說:“蓋南洋濕瘴,土人好用水管吸食煙草(水管吸煙草創
自波斯人,我們舊時的水煙袋即其遺制),謂可祛濕避瘴,偶於水中溶於鴉片吸之,倍覺
愉快,因此,發現鴉片吸食的方法。”這就說明燃吸鴉片是在吸食煙草之後。假設合浦的
器具是吸鴉片用的,也證明那時已經有煙草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