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葉高華:北漂與台灣現況相去甚遠

作者: emile0021 (Emile)   2018-10-24 05:15:03
※ 引述《pujipuji ()》之銘言:
: 葉高華老師最近又發了一篇新的文
: 內容正好回應到這篇提出的問題
: (原來他擔任過台灣人口學會 秘書長)
: https://www.facebook.com/1315217275/posts/10213261977166707/
: ※ 引述《emile0021 (Emile)》之銘言:
: : 查了一下原始數據。
: : 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人口與住宅普查總報告提要分析》pdf檔
: : 第16頁及第17頁表三「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之分佈概況」
: : 高雄市(含舊高雄市與舊高雄縣)
: : 高雄市常住人口 2777384 人,有設戶籍於常住地 2129221 人
: : 設戶籍人口佔常住人口比例 76.7%。
: : 高雄市戶籍人口 2773202 人,設籍且常住 2129221 人
: : 常住人口佔戶籍人口比例 76.8%。
: : 圖表裡和行文裡說的的高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少1%,又是怎麼
: : 回事?PDF裡的兩個比較比率,分別是76.7和76.8,和99差了20以上。
: : 該不會是用2777384去減2773202吧,但這也得不出2萬人的數字。
: : 舊高雄市常住人口 1514937 舊高雄縣常住人口 1262447
: : 舊高雄市戶籍人口 1529665 就高雄縣戶籍人口 1243537
: : 即便以就高雄市論,也是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少 1 萬多,不是兩萬多。
: 數字不同的原因是因為:葉的數字不含外籍移工
: 「有人說,主計總處網站公布的2010年常住人口分析報告,數字跟我不一樣?因為該報告
: 的常住人口包含外籍移工,而我的數字不含外籍移工。外籍移工本來就沒有戶籍,若要比
: 較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當然不應算在內。」
: : 先不管數字湊不上的問題,單以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比較數來看,
: : 好像有矛盾,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只少一萬多,為什麼表三又列
: : 76.7 和 76.8 這樣的比例?
: : 這是因為常住人口的277萬(或舊高雄市的151萬)是指普查標準日時於
: : 高雄市普查區域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
: : 高雄市於普查時常住有277萬人,戶籍也有277萬人,但常住人口的戶籍
: : 並不一定在高雄市,所以表三列出高雄市當時常住的277萬人中有設籍
: : 於高雄者,為212萬多人,佔總常住人口的比率為76.7%,亦即當時有
: : 23.3%,約65萬外地人常住於高雄。
: : 另一組數字也同此理,戶籍人口277萬,設籍也常住212萬多人,佔戶籍
: : 人口76.8%,亦即普查當時有23.2%,約65萬的高雄戶籍人口常住於
: : 高雄以外地區。
: 這裡是誤解統計數字
:
: 「設籍但未常住」是指沒住在設籍的地址
: 但不代表常住在其他縣市
: 「又有人說,從這張表來看,高雄市的戶籍人口只有76.8%常住,有高達64萬人在外地。
: 讀錯了,這張表的「設籍但未常住」指得是沒有住在戶籍地址上,但未必住在外縣市。換
: 言之,那64萬人多數還是住在高雄市。不然,高雄市另有65萬常住人口不在戶籍地址上,
: 又是從哪裡漂來的?多數就是本地人啊,只是住的地方跟戶籍地址不同。」
好吧,那來看另外的一個名詞和數據:外流就業人口。
主計處網站有91年、96年和101年的《國內遷徙統計調查結果分析》,資料裡91年的表4,
96年的表5,101年的表4都是「各縣市就業人口與外流人口」,只看高雄市部份,91年
和96年還沒縣市合併升格,所以會列出舊縣市部份,單位為千人:
91 年高雄市外流就業人口:155千人(舊高雄市85,舊高雄縣70)
96 年高雄市外流就業人口:168千人(舊高雄市88,舊高雄縣80)
101年高雄市外流就業人口:157千人
這是按縣市別統計的結果,所以外流是「本縣市」以外,101年高雄市數字的下降,就
可能因為不必計入高雄縣「外流」至高雄市的就業人口,因此從分別加總的168千人降
為157千人,但這也可能是施政收效使外流減少的結果。沒有進一步的資料時,原因可
以暫且不論。
96和101年的報告中有提供外流就業人口與就業人口的比率,91年的報告是採用戶籍登
記人口與暫離戶籍所在地人口這兩個數字來和外流就業人口來計算比率,因為這三個年
度的外流就業人口比率不宜直接互比,但仍可作為該年度情況的參考:
96 年高雄市外流就業人口對高雄就業人口的比率:13.63%
101年高雄市外流就業人口對高雄就業人口的比率:12.28%
如以上數字意義無誤,那麼,也就是說,在91-101這10年間,高雄市約有15萬左右的就
業人口外流,以比率來說,則約佔12%。
即便不到65萬,這約15萬人和12%的比率,應該也比原文所說的約2萬人,佔總戶籍人口
約1%差距甚遠。
另,91年報告有統計各縣市暫離戶籍所在地人口數,舊高雄市+舊高雄縣的這個數字是:
261千人+200千人,合計約為46萬人。
這裡的暫離戶籍人口數就不會是非居原籍但沒離開本縣市的人口了。因為報告中在說明
這些數字時,都是以縣市為單位(但有可能是從高雄縣外流到高雄市),例如:
「按縣市別觀察,係以雲林縣之外流就業情況最嚴重」(91年報告,PDF版頁7)
當然還一個可能,高雄就業外流人口的主要去向是鄰近的台南和屏東,則上述數字就不
會是大問題。
是以,99年普查的「設籍並未常住」,應該還是指非常住於本縣市,因為該統計表的項
目是以縣市為單位,那麼表內呈現的數字自然也該是以縣市為單位,否則列出這個數字
就無統計比較意義,因為無法與其他縣市比較。
: : 就高雄本地人口增長觀點來看,希望的是外地來的人越多越好,離鄉外出
: : 的人口越少越好,畢竟如上文所說,台灣遷戶籍並不麻煩,外出越久,戶
: : 籍就越可能遷走。
: : 這兩者在2010年普查當時都是約65萬人。但常住人口包括求學等等原因,
: : 所以因為就業因素的實際離開、到達高雄常住的人數,並非是上列差異的
: : 65萬多人。
: : 這是2010年的數字,現在是2018年。
: : 所謂高雄人的北飄,廣義講就是這種戶籍與常住的差異,在2010年是約65萬人。
: : 至於上文所說差距甚小,因為找不到其數字出處,所以不知道該文作者是否
: : 有其他數字可以證明2010年普查時高雄的設籍人口幾乎都留在高雄接受普查,
: : 是以沒有北飄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