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有沒有人在推行“史達林主義”?

作者: TheRock0987 (TheRock)   2018-10-18 12:57:44
本魯突然想瞭解蘇共解體,去維基百科查資料。
不小心往下看,看到跟中二國有87%像的體制。雖然老共還沒戰爭、沒變到最強國,其他都好像,結局還沒走到盡頭還不曉得。
史稱「史達林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為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世界第二超級大國。然而這種體制嚴重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加上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和壓制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嚴密控制,使整個社會在急速的大爆發之後,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時代逐漸向著和平發展與轉移,制度性的弊端進一步凸現。
改革失敗與領導失職編輯
蘇聯從1922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列寧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改革,並強調更加發揚黨內民主。然而自1926年史達林當權以來,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這種體制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礙了蘇聯的發展。隨後,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後進行改革,但他們只是對原有體制進行小修補,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此種體制傾向於犧牲下層人民的利益來解決上層權貴的問題,從1989年開始,蘇聯由於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1985年3月戈巴契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所面對的是一個動盪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
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被揭露的同時,民心也逐漸流失。尤其是在1989年,東歐共產黨國家的體制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蘇聯經濟學家格里高利·亞夫林斯基認為,戈巴契夫制定了所謂500天計劃,在尚未有完整的市場經濟理論支持下,想利用短短500天將蘇聯原來的計劃經濟徹底轉變為市場經濟,結果是國內在價格固定的情況下生產者不願意虧本出售商品,導致生產力下降,商品供應不足,最終政策被迫終止,但此時黑市充斥著美元,盧布已經貶值到接近崩潰的邊緣,1990年的勞動節,蘇聯領導人在人民的謾罵聲中走下紅場主席台。
直至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共產黨處境到了危難關頭,戈巴契夫自動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使蘇共迅速走向衰敗。蘇共衰敗,是蘇聯劇變的前兆;蘇聯解體,是蘇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結果。
然而,有一種觀點值得商榷,蘇聯解體的原因過多地甚至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一個人。例如,博爾金認為,「蘇聯是被人從內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葬送的,是被反對派搞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