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變蚊子館? 台中歌劇院打破這個預言

作者: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8-10-15 20:18:08
變蚊子館? 台中歌劇院打破這個預言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即時報導
全世界最大單一屋頂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啟用,可想而知,可能有一段時間
會像台中國家歌劇院一樣,硬體、軟體、設施、節目、票房被放大檢視。
歌劇院4年前落成,2年前正式營運,外界一度擔心會變成大型蚊子館,但2年下來,歌劇
院打破了這個預言。
2017年歌劇院曾公布開館第一年的「產值」,進館人次突破200萬人,購票觀眾有15萬人
,自製節目票房收入約7000萬元,外租節目票房收入3500萬元,等於全館收入破億,在台
中貢獻了1.8億元的產值。
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林佳鋒,是歌劇院開幕時的業務副總監,他說,衛武營有4個廳、共
6000個座位,一年52週,要每周「做好坐滿」初期一定會很辛苦,但從開幕季一系列活動
觀察,衛武營有很多在地連結的規劃,用大量年輕藝術家,作品樣貌「接地氣」,南部觀
眾埋不埋單,要持續觀察。
台中國家歌劇院從開幕至今,每檔節目票房都很好,假日人潮絡繹不絕,林佳鋒分享經驗
,首任藝術總監王文儀一開始就設定「歌劇院嚴選」,要帶給觀眾沒看過、新鮮的、特別
的節目,當時開幕季的票房很快銷售盡罄,觀眾看了1、2個作品覺得不錯,就會相信歌劇
院有好眼光。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認為,北、中、南三個藝文場館各有自己特色,歌劇院2年來很在意
「接地氣」,對於在地藝文扶植非常努力,節目安排也很不一樣。未來3個國家表演藝術
中心,是資源共享,要各有特色,現在北部已有蛋黃區觀眾,歌劇院的地理位置在中間,
有好節目仍可爭取北、高兩地觀眾,並不擔心。
邱瑗說,衛武營有台灣唯一葡萄園式音樂廳,有數量高達9085支的管風琴,短期間可吸引
國內古典音樂界樂迷觀眾,但要長期經營,還是要有好的節目。
邱瑗也強調,歌劇院的場館特色是「跨界、跨領域」的演出場地,它沒有要做成音樂廳,
因此不能用單純音樂廳角度去規劃歌劇院,或與衛武營比較。
【2018-10-14 15:43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2117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