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洋人發展物理化學中國在幹麻

作者: jfsu (水精靈)   2018-10-13 00:21:45
※ 引述《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之銘言:
: 大概從明朝中期開始
: 洋人物理化學突飛猛進
: 科學大大進步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
: 那段期間都在做啥
吃飯、睡覺、打東東。
Wiki:
明中晚期,因皇室的禁止、官員不理會發展科技等因素,此時正逢西方科學革命
,科學長足進展,相較明朝科學發展較慢,因此開始落後於歐洲國家。
中晚明科學著作眾多,例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明朝(1368~1644)時的西方科學家:伽利略、克卜勒、哈維、波以耳、帕斯卡
清朝(1644~1912)時的西方科學家:牛頓(1642)、歐拉(1707)、瓦特(1736)、道耳吞(1766)
摘要清末民初:
時間║ 清朝 ║ 西方
═══╬═══════════╬═════════════
1876 貝爾獲得第一個電話的專利
1895 馬關條約 倫琴發現X光
1900 義和團事件 普朗克 (Max Planck)提出黑體輻射公式
1903 居禮(Pierre Curie)與居禮夫人(Marie Curie )
從事放射研究
1906 廢科舉 湯姆森(J.J. Thomson )對氣體放電理論和
實驗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1909 溥儀將年號改為宣統 馬可尼發現了無線電報
1911 黃花崗事件 居禮夫人( Marie Curie )發現鐳和鈽
1912 中華民國建國
1913 波耳(N. Bohr)提出氫原子模型
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5 布拉格父子(W.H. Bragg, W.L.Bragg ) 藉助
X 射線,對晶體結構進行分析
1918 普郎克(Planck)對量子論做出巨大貢獻
1919 五四運動
1921 愛因斯坦(A. Einstein)發現了光電效應
1922 白話文運動
1924 薛丁格方程式提出
德布羅依提出物質波的概念
包利不相容原理
1925 孫中山逝世
1927 康普頓(A.H. Compton )發現康普頓效應
1931 日軍侵華
1932 海森堡(W.K. Heisenberg)創建量子力學
1934 新生活運動
1935 查德威克(J.Chadwick)發現中子
1937 對日抗戰 戴維生(C.J.Davisson)發現晶體對電子的
繞射現象
1939 勞倫斯(E.O.Lawrence)開發迴旋加速器
1944 馮紐曼(Von Neumann)提出電腦架構
1945 鮑立(Wolfgang Pauli)提出鮑立不相容原理
1946 國共內戰開始
1947 台灣二二八事件
1949 湯川秀樹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
1951 麥克米倫(E.M. McMillan ), 西博格(G.
T.Seaborg )發現超鈾元素
1956 吳健雄宇稱不守衡實驗提出 蕭克利(W.B. Shockley ), 巴丁(J. Bardeen) ,
布拉頓(W.H. Brattain )從事電晶體研究
楊振寧宇稱不守衡理論建立
1958 823炮戰
1960 厲比(W.F.Libby)發明了碳 14 定年法
1968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1973 推動十項建設
1974 霍金(S.W. Hawking)提出黑洞蒸發理論
1987 解嚴(報禁/黨禁),
開放大陸探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