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雄選戰陷膠著 趙天麟:陳菊的憤怒

作者: simonjen (狂)   2018-10-12 16:39:24
: 我不懂為何至今還在牽拖20年前執政的KMT,或許我今年26不懂以前KMT怎麼
基本上產業這樣的東西,不是你今天建立就直接有效果,
很多的產業都必須走在前面後面接著來的才是獲利,
我們舉gogoro為例子,基本上gogoro初期會虧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如果一開始就營利的話,王董也真的是經營之神了!
但是隨著產業的供應鏈形成,我們需求的東西也會越來越便宜,
最後就會有又便宜又好用的東西,普及率自然會上升,市場也自然的形成擴大,
所以我相信最後電動車一定會是一個好產品,但不是現在。
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見證的最明顯例子就是電腦,
20多年前其實早就嗅到了中國會起來的氣味,基本上這對高雄絕對是第一線的打擊,
高雄的產業主要是一些傳產和重工業,畢竟任何產業先起來的必然是這些工業,
隨著中國的起來,高雄港也漸漸式微(相對的運量比值是減少),
所以當時有所謂的"亞太經榮中心"這一個口號,
我還記得當時的吳市長還在我們學校演講,那是我小學的時候的事情了,
吳市長最後當選了,請問他在高雄推動這一個計畫了嗎?白賊真不是冤枉他!
後面DPP當選之後(謝之後都是謝的政策延伸而已)著手改善高雄環境一直到現在,
解決了很多高雄的問題,也開發了北高雄,以至於市中心也北移了。
誰有做事誰沒做事,這感受很明顯。
: 糟蹋高雄,但今年選舉本來主軸就在經濟,花媽你可以說你做多少努力,但你不
: 能不面對高雄經濟蕭條的事實,市府這20年來花了多少錢建設,出來的東西是不
: 是符合市民需求,我想在地的高雄市民心裡有一把尺,也許這些建設對我來說是
: 浪費,但如果多數市民覺得有效益,你也不需要多做擔心。
這也是一件幽默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慢了,太多的計畫應該在台北動身就該動了,
比如說一個亞太營運中心會沒有便利的大眾運輸交通嗎?但是慢了而已。
這也是高雄的問題,產業區域規劃慢了,交通建設慢了,產業轉型慢了,
想想當時如果1994年黃大洲當選,應該高雄還有很多的機會,可惜了。
: DPP高雄黨內初選,大家認為初選過了就是選上,所以初選就已經殺到見骨
: 了,花媽為了挺648還在敏感時刻出一本書,要說跟選舉無關未免太矯情,但那
: 都是過去式了,過去就讓它過去,現在對於陳其邁選情告急的問題,你們應該正
: 視問題點,而不是拼命的批評,你再多的批評也不會抹滅掉血淋淋的事實。
: 高雄市政府主計處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是民國105年的,平均每戶所得
: 是116.6萬,回頭看民國96年的報告,平均每戶所得118.8萬,比20年前還不如
這完全正常的事情,你的產業沒有改變,但是產業鏈起來了,最後成本就會下殺,
然後殺到最後當然是殺人力成本,這完全都是計畫內的事情,
至於經營者會享受到大規模的市場所以就算是薄利也是多銷手上的錢沒有變少,
這也是為什麼一堆高級跑車會設點在高雄的原因,這樣了解產業轉型的重要了嗎?
https://goo.gl/LVJ7wo
: ,20年前我家的大樓3房兩廳30幾坪才賣160萬,現在沒有5-600萬根本買不到,
: 儘管這房價對於台中雙北來說相對偏低,但高雄的工作收入頂多能糊口而已,
: 是要如何養家?你們真的懂現在年輕人這輩想要有棟房子有多困難嗎?
二十年前台北信義計畫區一坪也才29萬。你這樣叫台北人情何以堪。
: 工業4.0、智慧城市、打造國家門戶計畫,很多東西我可能沒有很懂,工業
: 4.0要如何在高雄中小企業推動?我一直在高雄工作,公司大部分生產電子類的產
工業4.0在高雄十分的難推或者說工業4.0在台灣這樣普遍低薪的狀況都是難推。
: 品,目前接觸到許多高雄的中小企業及工廠,說真的連自動化生產的都少之又少
: 了,更何況是工業4.0導入什麼物聯網的,我有個客人在桃園,是目前台灣數一
: 數二的冷氣廠,他們目前都還在評估導入生產力4.0的可能性,因為產量不足以
: 支撐導入後的成本,當你一個月賣1萬台的時候,你不會想做1個月賣100萬台才
: 符合成本效益的事情,我們公司友好的電子零件打件廠,大部分也都是自動化的
其實我知道的桃園某電子大廠也在減少產線。
: 設備,但現在的狀況,從原本一週開十個班,因為訂單量下滑,到最近有時候一
: 周開不到五個班了,問題點出自於訂單夠不夠,而不光是產業升級。
其實這很正常,簡單的說全球化的結果,
你舉出來的例子基本上有更便宜的選擇的時候怎麼會選擇你?
你作冷氣、中國人也做冷氣泰國人也做冷氣、越南人也做冷氣、XX人也做冷氣,
全球都可以做冷氣,請問選擇台灣的價值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高雄因應產業全球化必須要轉型的原因,
如果你只是做別人授予的代工技術產品,自然也就必須接受低薪的結果。
結果現在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手頭資金減少不願意轉型導致更加減少更不願意轉型。
所以你說訂單不夠?還是自己能生產的產品有限導致競爭力不足?
這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困難,就像是書認真念就可以念得好,
但是真的認真地又很少,你什麼時候願意為未來的寬裕現在多吃一份苦,
這真的很難做到,因為多吃了苦又不一定未來就會寬裕,這就是老闆的難題,
以前老闆還年輕為了很多原因都願意嘗試的一搏,但是現在多數握有轉型資源的老闆,
都屆臨退休狀態,直接退休手上的錢也是花不完的狀態,工廠能賺就擺著當印鈔機,
真的不行就收起來,工廠的生死於他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這樣自然轉型4.0很難,
但是如果你是站在協助轉型成為4.0的供應鏈又不一樣了,產業全球化告訴我們,
要把市場放在全球,所謂了工業4.0也未必是高雄的工廠要轉型,
可以選擇成為供應工業4.0的產業鏈就好,這就是一門新產業。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是很難做,因為台灣目前的軟體資源幾乎都在台北。
所以我說產業大致上就是中央決定什麼就是什麼,地方大概就是配合和爭取。
: 我以前其實不太關心政治,但當你出社會,看到很多產業在社會上生存的
: 現況,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必須理性分析,有那些是我們自己應該要提升的,有
我也覺得應當要認真的理性的分析,
那我想問問剛剛你提的問題觀光服務業可以解決高雄的問題嗎?
我想你如果想促使別人理性的討論,
也應該除了批評工業4.0之外也應該提出這一個點(觀光服務)的對於解決問題的可行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