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日本擅長文化嫁接 明治維新成功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9-29 08:25:13
※ 引述《LoveMakeLove (愛製造愛)》之銘言:
: 日本擅長文化嫁接 明治維新成功
: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9-27/656/n07a00_p_02_02.jpg
: 日本明治天皇推動明治維新,全面西化成功。(新華社資料照片)
: 2018年09月27日 04:09 旺報 記者潘維庭/台北報導
: 近代亞洲各國追求現代化過程中,19世紀日本的「明治維新」,常被拿來跟清朝的「戊戌
: 變法」相較,前者成功,後者早夭,原因何在?學者認為,日本從七世紀的「大化革新」
: 至今,一直有「師法世界中心」的習慣,但中國卻一直自認是「影響別人的國家」,因此
: 從清朝至今的現代化過程,一路跌跌撞撞,不斷摸索。
: 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接受《旺報》採訪提到,日本歷史當中,
: 一直有擅長將國外的東西拿回來與自己的文化嫁接的特質,「擅於當一個好學生」,只是
: 不同歷史時期,選擇的「老師」不同,但都跟「世界中心」學習,不管是當年派出「遣唐
: 使」,或後來師法西方列強,都是如此。
: 何思慎指出,歷史上中國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雖然也有異文化交流,但常扮演的是「影
: 響別人」的國家,沒有一套方法去系統性學習其它國家之長,加上鼓吹「中體西用」,體
: 用之爭變得帶有對立性,「認為自己只是缺乏硬體,軟體還是優於西方」,日本則直接把
: 外國的東西拿進來融合、涵化,學進來的變成日本自己的東西,讓國家文化繼續往前。
: 他表示,這是日本在適應、對應時代轉變的方法,在與異文化的交流上,中、日的態度與
: 套路不同,中國始終沒有在歷史上有這樣的經驗去移樽就教,因而現代化過程中「一路走
: 來、跌跌撞撞」,沒摸索出方法,難找到中西文化兼容並蓄之道。
: 何思慎舉例,清朝時提出「中體西用」,但是,若只是引進蒸汽機,要怎麼直接在中國的
: 封建社會使用?只有硬體,怎樣發揮在西方一樣的生產力?「中國向來認為,我們缺的只
: 是科技,只是少了蒸汽機和洋槍大砲,但直接引進時,它沒有辦法發揮原來在西方社會裡
: 的功效」,因此,從清朝至今,我們當引進外國的技術器物甚至思想,即便嘴上說要「中
: 國化」,卻未必找到辦法。
: (旺報)
哇靠,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
這是旺報欸
居然不吹捧中國,不貶低臺灣、美國
旺報居然會說中國的缺點!?
見鬼了
: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27000107-260301
: 什麼!大清亡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