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免考試.免考核! 管碧玲女婿無外交資歷駐

作者: goldsingle (BE A FULLSER)   2018-09-20 11:36:52
※ 引述《ptt9999 (ptt999)》之銘言:
: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東漢末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
: 市沂南縣)人。三國蜀漢(季漢)丞相[1],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發明家及散文家
: 。青年時耕讀於南陽郡,地方上稱其臥龍、伏龍。後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促成孫劉聯
: 盟和蜀漢政權的建立與穩定。後受封爵位武鄉侯,開府治理事務,輔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
: 、軍事上實際領導者。先後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於五丈原,諡忠武。諸
: 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稱為武侯、諸葛武侯。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
: 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忠臣與智者之代表。與漢昭烈帝劉備在統治蜀漢期間,提拔諸多
: 名將與能臣,並奠定基礎。
: 難道諸葛亮有讀過大學嗎??有考過高考嗎??有很好的人脈嗎??但他還是中國歷史上前幾名的
: 偉大人物,CCU CCU 要立志阿 趕快去讀書 高考已經放榜了
麻煩你要護航請念點書好嗎,漢朝沒有科舉制度,只有推舉制度,漢朝沒有大學,
只有太學,依照諸葛亮的背景被推薦入太學是沒問題的,但是東漢末年發生黨錮之禍,
太學功能已經喪失了,而且高官子弟根本不用念太學,直接當官就可以了,
曹操袁紹都是直接任職郎官。
漢初選拔人才的方法,仍是貴族政治的延續,不外蔭任及貲選二途:
任蔭
任蔭之制,帶有封建世襲色彩,規定二千石以上(九鄉及郡太守皆二千石),任職滿三年者
,可蔭兄弟或兒子一人為「郎官」。
貲選
貲」是資產的意思,此法是用以籠絡戰國以來新興的地方貴族。規定凡納五百萬錢者,便
可為「郎官」。而其制亦為明清時「納粟入監」的帶有買位性質制帶來模階。
總言之,任蔭屬世官制,貲選屬買官制。在漢代舉材德兼備者的同時,此法是落後的。長
此下去,政府之行政組織便會僵化為新貴族政治,故在武帝時,創建博士弟子員,郡察為
廉,州舉茂才、射策等制度以選拔人才。
考漢代選拔人才的方法,主要有三:一、博士弟子員 (學員出身),二、察舉孝廉 (定期
選舉),三、詔舉與徵辟 (不定期選舉),茲分別詳述如下:
一 博士弟子補官考試辦法 (學員出身)
漢武帝採董仲舒議,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立《詩》、《書》、《易》、《禮》、《春
秋》五經博士,並採公孫弘議設太學,經五經博士置弟子員五十人,選取各地優秀人才隨
博士習五經一年,期滿加以考核能通一經以上,成績優異者,隨即授以「郎官」。至於只
通一經而成績中等者,將派成地方官。這種選舉法,帶有後來科舉制的雛形,並提高了學
校教育在社會上的地位,間接助長唐宋地方書院的形成。而其制亦比明清時「納粟入監」
的帶有買位性質制公平得多。
二 察舉 (常舉) ──即定期選舉
由中史或地方高官推舉,經過中史考核,可出任郎官,被察舉者在郎署服務幾年,再分發
出去任中史官或地方官,是一種定期選舉,故又稱常舉。「察舉」的項目有二:
1. 察舉孝廉
常舉又名歲舉,是根據長期需要舉行的一種經常性察舉。常舉分二科,即郡舉孝廉,州舉
秀才(即茂材)。
察舉孝廉,即由中央或地方官察選孝子廉吏,經中央審核後,授以郎官,在中央服務,在
中央服務數年後,即授以正式的中央或地方官。此制源於文帝十二年舉詔的「孝悌」與「
廉吏」,致武帝時定為定制。
「孝廉」是指孝子廉吏。孝子,即未為官而有德行者,主要著重個人言行。廉吏,則指有
德行的僚佐級官員,察選廉吏必須由地片長官保薦,重視吏的政績。「察廉」與「舉孝」
的提倡,有淳化風俗的目的。其後二者合而為一,成為選舉的定制。
察舉孝廉的標準,以個人德行為主。漢室有意藉此鼓勵淳樸風氣。但致東漢,「孝」、「
廉」併為一項,成為純綷的被舉資格,失去原來淳化風俗的目的。故順帝時,採左雄議,
被舉者為四十歲以上,被薦後亦須參加考試,以確保質素。
2. 察舉茂才
成帝時,規定刺史可舉人才,稱「秀才」。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諱而改稱「茂才」。
選舉茂才主要是據淳厚、質樸、節儉及謙遜四種標準。光武帝更曾具體定出「四行」:(
一)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明經行修,能任博士(三)明曉法律,足以決疑(四)剛毅多略
,勇足決斷。
察舉茂才,始於漢武帝。元封五年下詔: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武帝時之茂才仍為「特舉」。至東漢光武帝時才定為定期性選舉。
三 不定期選舉
由皇帝不詔舉之,既無定期,亦無一定科目,何人有選舉權,亦隨時不同,全由詔書隨時
決定,大體可分為下列二類:
1. 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 (簡稱「賢良」)
此為漢代選士的一種重要制度,更是西漢得人才最盛之途,其立制的初意,似仿戰國時代
招賢於世冑貲選以外別開一格,用諸侯王公卿,郡國選送人才,經天子策賦,謂之「特舉
」(或稱「特科」「制科」)。詔舉時期並無規定,被舉者資格,亦無限制,尤其在國家遇
有詳瑞或災異之時,朝廷就用詔舉的方法,羅致賢能,以隆化治,因漢代的皇帝都信災異
之來,是上天對他們「治理人民德薄能鮮」的一種警告,例如文帝二年 (公元前一七八年
) 十一月日蝕,下詔謂「日蝕乃人主不德,天示以災。」要群臣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者
」以匡不逮,又如宣帝本始四年 (公元前一七零年) 郡國地震,因而詔令三輔太常內郡國
賢良方正各一人。後來每逢國家有大事發生,皆特別下詔,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文學之士
,天子親自策試以定高下。由是可知「詔舉賢良」是朝廷特意延訪人才,搜羅賢俊,用以
諮詢治理訪求政治得失。
詔舉科目除「賢良」外,尚有「文學高弟」「茂才異等」,「明陰陽災異」「孝悌敦厚」
等多項名目。
2. 特殊選舉 (徵辟)
徵辟即徵召和辟舉的簡稱,是一種非常的榮譽。徵召,即由皇帝大詔指定姓名徵召,委任
要職。辟舉,為三公相府自行選用僚屬,初為公府掾史,日後若政績良佳,更可遷升為九
卿大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