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有沒有台日戰爭 - 乙未戰爭的八卦?

作者: waynecode (韋恩咖啡)   2018-09-18 12:59:20
如題
不小心在維基百科看到關於乙未戰爭的資料:
臺灣民主國 正規軍:35,000 vs 大日本帝國 正規軍:37,000
看起來是一場動員全台軍民跟原住民一致對外的大戰爭。
這規模比三方原會戰還要大。
大清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於該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與周邊島嶼割讓
予日本,遭到臺灣住民強烈反對,臺灣巡撫唐景崧在該年5月25日宣布臺灣民主國獨立建國,
並由唐景崧擔任首任大總統。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
的開始。
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
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
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
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
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
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
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
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均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
另有數千日軍感染霍亂等疾病而死,
死者中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
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
、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
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
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
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
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
像這樣的一場全台聯合大戰爭為何都沒有拍成電影?
感覺這場戰爭才是台獨的先驅啊,台灣獨立建國,全民拚死抗日,雖然最後台灣國滅亡
但是這場全台民族大融合的血戰感覺可歌可泣。應該要有人好好認真拍成電影才對。
以前念書也都沒有念到這場戰役,覺得未曝光的台灣歷史太多了。
有沒有乙未戰爭的八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9%E6%9C%AA%E6%88%B0%E7%88%A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