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高雄滯洪池很成功,為何其他縣市不學學?

作者: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8-08-27 03:53:40
※ 引述《opica (op)》之銘言:
: 認真問
: 高雄滯洪池防淹很成功
: 市區幾乎沒什麼淹水
: 少部分也只有淹到腳踝而已
: 這麼好的建設
: 為何其他縣市不學學?
: 有八卦?
滯洪池政策沒有你想像中這麼簡單。
首先,你要有土地,而且是剛好在整個區域內地勢最低的那塊土地。
然後放棄那塊土地的開發計劃。這件事在都市計劃比較周詳的國家,
可能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在台灣就會遭受到非常大的阻力。台灣除了
台北市以外,地方政府財源普遍都很困窘,所以非常依賴土地開發。
空著一塊地在那邊就是幾十億的無法實現的利益和未來的稅收。台灣
庶民的經濟生產成果,能夠回饋到地方財政的比例很少;所得稅、貨
物稅、營業稅都是國稅,這些國稅的一部份,才透過統籌分配款的形
式回饋到地方上來,要不然就是建設計劃的專案補助。地方自有財源
的一大部份都是來自於土地開發(地價稅、土增稅、房屋稅、契稅和
印花稅都是地方稅,更不要說標售土地與聯合開發的收益了)。所以
你會看到地方政府拼死命地從土地裡挖錢,反映的其實是台灣中央與
地方財政制度的深層問題。
第二,就算地方政府不依賴這些收入,以台灣幾十年來失敗的都市計
劃,很可能低窪地上面已經蓋滿了房子,甚至因為地勢低窪的關係,
這些區塊多半會形成滿佈違章建築的事實上的貧民窟。你要把這些土
地騰出來防災,就要面對到類似中國「清除低端人口」這樣的問題。
以高雄為例,最近拆除掉了民族路果菜市場旁邊的一大片違建戶,除
了要打通十全一路以外,還想把北邊那塊三角地規劃成滯洪池公園。
一時引發很多不滿。其實從水文的角度來說市府的規劃是對的,果菜
市場北邊那塊地臨寶珠溝,本來就是嚴重的淹水潛勢區,不應該住人
。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就是道德的兩難,你要幫那些住在低窪區的弱勢
戶找出路,又要應付建商勢力對於圈地的訴求,又要應付左派團體的
輿論抗爭。
第三,有滯洪池,也要有把雨水排到滯洪池的管路,也就是雨水下水
道;如果說滯洪池本身的成本高,是因為未實現的土地利益的話,興
建雨水下水道就意味著龐大的公共工程與維護支出。因為台灣失敗的
都市計劃,本來應該是先進國家基本配備的雨水下水道,還有雨污水
分流,在台灣的地方城市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在二十年以前,台灣
有在做下水道的只有台北市,高雄(嚴格來說是舊高雄市)還算起步
早的了,其它地方城市大概都是近十年才注意到這個問題。一個完整
的下水道系統,其實是造價昂貴的,要處理整個城市範圍至少也要百
億起跳。這對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來講,真的是無法負荷之重。水利
建設裡面,造價最貴的是堤防,其次是下水道和溝圳,滯洪池反而是
小的(不考慮土地成本的話)。
所以一堆新聞在問,為什麼高雄花了三百億?滯洪池不就是找塊低窪
的空地挖個水池就算了嗎?看到這種言論我都不知道是要哭還是要笑
。滯洪池所用的土地不是市府花錢徵收來的膩(像洲仔濕地本來是農
民的私田,援中港土地是國防部的,中都的土地是唐榮的,檨仔林埤
是水利會的,本和里應該也是私有田產,鼓山滯洪池是台泥的)?你
取得了滯洪池的土地,旁邊的雨水下水道不用花錢興建嗎?這些才是
真正花大錢的地方。
問題的另外一個癥結是,你要怎麼說服民眾滯洪池建設的必要性?人
性都是這樣,不到黃河心不死,家裡沒被淹過都不會覺得要保留一點
土地給自然界的水。一個重劃區裡面保留一點土地給水利建設,建商
就會覺得少一塊地可以圈,很不方便。民眾就會覺得為什麼要留一塊
空地,可能會變垃圾場,可能會被人蓋違章建築,可能會聚集遊民…
…等,反對的理由不一而足。所以市政府就要去想一個既能保留水利
地,又能說服建商與居民的方案。當然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滯
洪池綠美化成公園,讓周邊房價提高,門前有公園人民有感。但是這
個時候反對黨就會出來講垃圾話刷存在感,說市府三百億都是在搞美
化,搞面子工程。但是其實綠美化的部份佔整個治水預算的份額少得
可憐,真正花錢的地方在土地徵收與下水道系統,但是探究這些真相
又怎麼搏得到媒體的版面呢?
又有誰會去深入思考,把水利問題擱置不管,造成的社會成本,可能
會是這三百億的好幾倍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