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分析:貿易戰敗退 中共在房市展開決戰

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18-08-26 21:02:38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8/23/n10662199.htm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完整新聞標題:
分析:貿易戰敗退 中共在房市展開決戰
3.完整新聞內文:
人氣: 35251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8-24 9:04 PM
標籤: 中國經濟, 中國房市, 地方債, 貿易戰
【大紀元2018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何堅報導)大陸媒體日前報導說,
中共打算將地方政府債券風險權重從20%下調至零。該訊息曝光地方政府的真實
處境,並折射出中共或將被迫在房市中展開經濟決戰。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共財政部為推動地方政府下半年加快發行1萬億元的專項
債券,建議將銀行持有地方政府債券的風險權重,從20%下調至零。
按照現行法規,銀行持有地方債時,會占用金額20%的風險資產額度。
地方債風險權重若下調至零,意味著銀行可以釋放出20%的風險資產,用於增加
信貸。
對地方債券而言,意味著等同於國債待遇,風險被降低為零,可提升地方債對
銀行的吸引力。
據興業研究分析,截至8月20日,中共地方債餘額16.95萬億,耗用信用風險加
權資產3萬億元(銀行持倉九成)。消息若成真,銀行可釋放出3萬億元的風險
資產,能支撐3萬億—6萬億的信貸。
陸媒稱這是對地方政府和銀行的重大利好消息。不過有經濟學家批評說,這相
當於把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轉移給了銀行。
地方債風險權重歸零 自曝驚人真相
陸媒報導說此舉可能為銀行打開放水(信貸增長)的龍頭。
中共深知貨幣放水的危害,仍打算為地方政府打開貨幣「水閥」,顯示地方政
府或已陷窮途末路。
而且,無論此舉最後是否落實,中共通過這次放風,都坐實了一個不是祕密的
祕密:中共為地方政府債務兜底。
如果說,之前只是各界認為地方債務享有政府信用的話,那麼這次的放風相當
於,中共公開將地方政府的債務與中共政權捆綁在一起。
就在去年底,中共還表態要堅決打消政府為地方債兜底的幻覺,如今打算直接
將地方債升格為主權信用。
巨大反差泄露出一個驚人訊息:地方政府的債務,已將中共逼到絕路。
貿易戰擊倒土耳其 中共為何還沒倒
「這個國家曾比其它任何發展中國家都接近發達國家,為了經濟,它曾拚命印
鈔票、大放水,大搞基建、房地產成為它的經濟支柱之一。然而,因為亂折騰
,它似乎再也無法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這是自媒體「智谷趨勢」一篇文章的開頭。乍一看還以為寫的是中國,看下去
才發現說的是土耳其。
土耳其和中國,有些地方的確很像。兩者都是用貨幣和債務推動經濟高速發展
,並且正受到美國的關稅制裁。
過去十五年,土耳其廣義貨幣(M2)增加了24倍。1990~2017年期間,中國M2
增加了109倍。兩者的貨幣增速都遠超GDP增長。
土耳其同樣熱衷於用基建和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地產市值十年間上漲6倍多。中
國城鎮房屋總市值,在過去27年增加了87倍。
8月份美國決定對土耳其的鋼鋁加倍徵稅,當天土耳其貨幣里拉暴跌18%。今年
迄今,土耳其里拉已貶值超過45%,該國股市跌超17%,通脹率高達15%。
土耳其人均GDP翻三番達到10,000美元,用了十多年,但是跌去一半,只用了八
個月。
在美國的關稅打擊下,土耳其不堪一擊,應聲而倒。
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中共為何還沒倒下?
表面上看,美國的關稅打擊致使土耳其貨幣大貶,資本外流,經濟崩盤。而中
共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撐人民幣匯率,同時還有資本管制鎖住資本外流,所
以暫時頂住了經濟下滑的壓力。
但貨幣貶值、資本外流這些都只是經濟危機的表現,或者說是病症,而非病根

所以哪怕中共公開或暗地管制住匯率和資本,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能壓抑和
推延危機,卻無法改變「暴病身亡」的結局。
中國經濟的病根,和土耳其有同有異。
相同之處,都是超發貨幣+高負債惹的禍。不同之處,土耳其資本市場的核心是
股市;而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是房地產。
有中共體制內學者認為,美國貿易戰真正打擊的對象,不是對美出口順差,而
是目標國的資本市場。
例如土耳其在關稅制裁下,一擊就潰。而中國股市雖然被打倒,總市值下跌近
三成,但因為中國經濟的核心資本不是股票而是房地產,所以企業資金流並未
斷裂,市場沒有崩盤。
房市泡沫鎖住中國人的財富
海內外經濟學界都曾指出,中共用高負債刺激經濟高速發展:超發貨幣(貨幣
放水)→高負債→高投資→經濟高速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和房市起到了關鍵作用。
地方政府為了政績,互相競爭,舉債投資基建,刺激GDP增長。
而地方政府的融資來源,或者說舉債的基礎,就是土地,這是中共土地財政的
成因。
地方政府需要錢養活龐大的官僚系統、搞腐敗和投資基建,就得高價賣土地;
高價土地又推高了房價。政府為了能繼續賣地、從房市交易中收稅,就必須保
障房價高漲。房價高漲產生的高回報,又會吸引(或迫使)全國民眾都入市買
房。
這就是中國房市只漲不跌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房地產、中國民眾,三者構成了一個內部資本循環。地
方政府通過房市將債務轉移給買房者。
這個內循環能穩定存在的基礎是高房價,因為高房價能保障資本在內循環中的
高回報。
中國房市有時被稱為貨幣蓄水池,正是因為這個內部資本循環吸收了大量貨幣

例如今年3~6月期間,中共央行為刺激經濟、放出了3萬億元的流動貨幣。房地
產貸款同期增加1.7萬億元,也就是說,僅房地產一項就吸收了57%的貨幣放水

房市蓄水池內的資本循環,不但抽乾了實體經濟的資金,也掏空了中國人的錢
包。
例如,2006年中國居民負債收入比只有18.5%,2018年已高達77%。2017年中國
家庭人均財富中,房產淨值占比三分之二。
這些數據說明,中國人的財富都被鎖在房子裡,民眾債台高築,沒錢消費了。
「蓄水池」的祕密:中共的命根子
土耳其只搞了十五年的寬貨幣、高負債,就被通貨膨脹壓垮。
中共搞了三十多年的債務經濟,尚未爆發通脹危機,主要是房市吸收了大半的
貨幣和通脹壓力。
房市這個蓄水池,對中共而言,不僅是經濟壓力減震器,更是它的「輸血袋」

例如,中國近年來的商品房銷售額中,約六七成被地方和中央政府以各種稅費
的形式收走。即使算上二手房,中國房市每年交易總額中,也有至少一半流入
中共錢包。
中共就像吸血蛭一樣,每年從中國房市中吸走過半資金。這筆錢,對中共意味
著什麼?
以去年為例,2017年中國新房加二手房成交額約20萬億元,中共從中收取稅費
約10萬億元(其中賣地收入5萬億)。而當年中共全年財政收入中(不含賣地)
,地方政府才9萬億元,中央只有8萬億。
中共去年從房市中收取的稅費,真正用於徵地拆遷補償和土地前期開發的部分
,只有賣地收入的七成。
換言之,中共從房市中榨取的資金,65%是用於養活政府。中國房市就是中共的
命根子。
同理,中共調控房市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降低房價,而是要保住它的命根子
,保住政府、房市和民眾之間的資本內循環能維繫,能夠給中共續命。
房市迎來經濟決戰 結局懸念不多
有中共體制內學者認為,真正給中國貨幣帶來信用的不是股票市場,而是房地
產市場。
該學者認為,地方政府由於土地財政的緣故,會推動房市發展;土地財政又可
以從房市中 「吸金」, 反過來給企業「輸血」,從而起到核心資本市場的作
用。
該學者據此認為,中共要打贏貿易戰,應當給地方政府增加信用,並支撐房市
;中共應當將房市作為中美貿易戰的決戰主場。
雖然這種觀點在中共體制內並非主流。然而,中共似乎正在這麼做。
在最新的政策放風中,中共考慮將地方債風險權重下調至零,其實就是將地方
政府的信用提升至「主權」級別,其目的或許並不僅限於下半年的萬億元債券
發行。
只是,無論是這種與美國決戰於房市的觀點,還是中共升格地方政府信用的圖
謀,都存在根本缺陷,迴避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共在經濟決戰中要面對的對
手,不僅僅是美國政府,還有中國民眾。
中國房市為中共吸蓄了通脹壓力和債務風險,但對中國人而言,卻是套牢了自
己的財富,還給祖孫三代套上了房奴命。
中國房市被中共榨取了大半資金的同時,也將中共因腐敗、低效、冗員所產生
的巨大債務,通過高房價轉移給了買房的中國人。
在房市中,中共是中國民眾的天生敵人,是對中國人最根本利益的掠奪者和收
割者。
中共在房市中,從來都是將民眾作為敵人來收割。
例如近期中共反覆放風的房地產稅,還有已經開始推行的大幅提漲二手房交易
稅等等舉措都表明,中共對房市的所有政策,目的只是在維繫房市不崩盤的前
提下,能更多地榨取民眾財富。
因此,中共為地方政府怎麼增加信用都是徒勞。
政府信用源自民心。人心喪盡、與民為敵的中共,用盡招數也救不了地方政府
的債務危機,更救不了中共自己的命。
隨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日增,中共節節敗退,正在被逼
進中國經濟的最終戰場——房市。
面對強大的美國經濟、面對中國民眾的民心,中共在房市經濟決戰中的結局並
無懸念。#
責任編輯:張憲義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8/23/n10662199.htm
5.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