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和是不是最失敗的都市規劃?

作者: toofat (南勢角野郎哥)   2018-08-26 04:46:31
※ 引述《eric2016 (石敢當)》之銘言:
: ※ 引述《davidex (玉藻前我的)》之銘言:
: : 道路歪七扭八還很小條
: : 沿途蓋滿了密密麻麻大多還很難看的老房子
: : 而且要重新規劃除了被夷平以外大概沒第二個方法
: : 台灣還有比中和更失敗的都市規劃嗎?
: 這要問中國國民黨啊,從花園城市規劃變成擠不進臺北市住的殘餘次等外省軍眷們就地安
: 身之首選,後再變成中南部北上移民討工作的歇腳重點處之一。
: 你看北市大安、信義區,幾十年前還是務農為業的傳統本土福佬聚落,自從外省軍眷擁入
: 以後等個幾十年都更,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高級天龍國民,乞丐趕廟公,生活多麼高雅愜意
: 。
: 你沒見過公館(舊林口庄)寶藏巖觀音寺旁特別保留了當初那些住不進北市的外省軍眷是
: 如何搭建房子把河岸山坡變成蜿蜒曲折的大小巷弄嗎?
: 然後原本日本時代規劃整整齊齊的城中、艋舺、大稻埕這些熱鬧地方,從文雅之都演變到
: 現在的難免窟,還有基隆港那更不用說。
: 結果版上還有一堆嘴上邊喊臺獨本土、邊拿中國國民黨都市規劃罪業加諸於臺灣自身本來
: 閩客文化致使居住品質落後不學無術的草包鄉民,其言論充分反應內心其實嚮往作為充滿
: 外省權貴的天龍國人腳踩臺灣換來的理想鄉。
等等...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 花園城市的幻夢 其實是永和的都市計畫
所以這個問卦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您其實想討論的是永和 而不是中和
事實上 永和和中和的都市計畫 各有其失敗之處
其中永和由於地質上是新店溪畔的沖積平原
早期沖積的地勢比較高 低地則持續在沖積
人口大量進駐開發前 有很多湳仔(沼澤)分布在低地易淹水的地方 也有些河道交錯
由於上游持續帶來肥沃砂質土壤 易淹水的區域雖然不適合定居
但很適合栽培水稻 也有人利用沖積土壤栽培些蘿蔔、花木
像今晚這樣滿月 照在新店溪岸的交錯的河道或湳仔 形成網溪泛月的美景
有文人雅士 在那邊種菊花 吸引很多人來參觀
所以早期的都市規劃 並沒有要讓大量人口住進來的
反而是想作為悠閒景觀郊區聚落
除了通往台北市及枋寮的主幹道 其他街道主要是傍著圳溝、水管發展
順著新店溪彎曲河岸及原有道路的走向
便規畫了幾個大型的公園 錯落在這樣悠閒的郊區道路旁
後來台北市湧入了大量從大陸來台的移民
由於湧現的居住需求 淡水河及新店溪大漢溪沿岸低地的溪水氾濫淹水成了大問題
沿岸興建堤防以抵擋汛期暴漲的新店溪水
堤防旁邊也留設防汛道路
由於永和是凸岸 所以河濱沖積部分過去數十年來仍有擴張
堤防歷年更新時 便有空間可以往外推 讓原有的防汛道路加寬 成為今日的新北環快
但市區由於人口一直湧入 就變成很難一次更新調整道路的走向並拓寬
所以便維持不完整同心圓的道路走向及狹窄的街巷
比較可惜的是 沒有照著都市計畫把大型公園完整開闢 有許多被變更為住宅與學校用地
塞進了更多人口 使環境變得更為擁擠
只有西側的仁愛特區看起來比較有規劃
保生路永平路與中山路 仁愛路 環快 形成棋盤道路
大型公園除了6公頃的仁愛公園
幹道保生路另一側公一公園及水利處永和辦公室旁的綠帶也串連成大塊綠帶
有捷運 有百貨 有金融大樓 有學校(國小國中高中)
近年也有把一些死路打通 包括國光路...等
然後把一些小型的公家機關用地興建成小型公園
所以原本一些離公園很遠的綠化沙漠 多了些綠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