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梁孟松 神乎其技救中芯 14奈米達陣

作者: KILLE (啃)   2018-08-22 08:40:23
同意這篇
十塵米以下其實需要的客戶個數不多
製程所代表的 只是工法越來越好
但不是甚東西都是需要這樣高端之工法
 且常就算是這樣高端之工法 
常也畫不出耗這樣多電晶體但效能明顯上升之設計圖
舉幾個例子:
一個小學生 處理 1234 + 5678 沒有問題 假設耗時為 100
現在請找出一方法 用五個小學生來做 耗時小於100
這算很不難的題目 是吧
若是乘法呢? 或是除法呢 有沒辦法用增加人頭方式提升效能?
 
很抱歉 這會玩到盡頭的 且早已在盡頭
到了盡頭怎辦?
有招叫亂序運行
 
做法是這樣的 舉例:
公司去接項目 開發階段有一二三四五六七
因為公司太多冗員了 所以一二三四五六七階段一起動工
你說 這甚鬼  前面沒做完可做後面的?
是 就是這樣 吃定不可能每階段都有相依性
二依於一 三依於二 四依於二
五不依賴任何
六依賴四五
七依賴六
所以 可以看到 先做五 就不是白作
原本是要七個單位時間
變成 一 五 + 二 + 三 四 + 六 + 七 = 只要五個單位時間
這是為何現在CPU還可以越來越快之根本原因 亂序運行
很重要 亂序運行 亂序運行 亂序運行 説三遍
明顯這行為是在浪費電晶體 但因為工法越來越好 所以這種行為已變成標配
這樣浪費 有甚缺點? 就你手機電腦會比較耗電
要不然就是不要這功能 先進工法讓電線更細 更省電(但這樣跑分不能看)
顯卡算是唯一不這樣搞還可以一直提升效能之特例
因為顯卡本值是一個像素予一核算
只要核數小於1920x1080 效能幾與核數正成長
再來 像家用路由器就完全沒有這種需要亂數運行之需求
也沒有省電之需求 要省電 訊號打弱就可以了 比縮IC裡的電線明顯極多
現在講 真的有必要這樣優秀之工法?
類比電路 像音效卡 馬達驅動等 不是電線越細越好
一來晶片本來就不是耗電大宗(想想壓縮機與其IC耗電相比度)
二來這種類比數位轉換器 電線太細反造成誤差 (太敏感)
但要這種IC 才是真正的出貨大宗啊
隨便舉我家非電子為核心之商品為例:
微波爐 變壓插座 電風扇 喇叭 空氣清淨機 洗衣機 電鍋 電冰箱
烹飪溫度計 汽車 背按摩器 熨斗 熱水瓶
這些全都需要ic片 只是不需要多高端之工法
工法無法再進化下去 不等於半導體工廠就沒客戶
台積電就是間晶片工廠 工廠會因為工法無法進化就沒單嗎
若是這樣 那食品 成衣工廠早玩完了
哪個產業之工廠會因為這樣收攤?
頂多價錢爛掉爾
工廠工法固定 還是會有新東西出來
就像成衣工廠 每季流行的都不一樣 他就製造不同衣型
工法需要一直進化 才是非常詭異之事
中芯早有能力做真正大宗之晶片了(電線粗度大於65塵米)
電線這樣粗 良率要低也很困難
總結:
半導體工廠不是只有先進工法
日本一票自己設計自己生產之IC廠 (如瑞薩 ) 還不是活好好完全沒事?
有聽過他們在追甚幾塵米的?
※ 引述《NCKUer (NCKUer)》之銘言:
: 半導體14奈米跟7奈米差別不是那麼多
: 因為20奈米以下就出現電子穿隧瓶頸了
: 再小可能會讓電晶體損毀 此為機率問題 20奈米以下 越小越需要擔心穿隧
: 所以很多公司都停在20奈米附近
: 良率在成本差異上也還好
: 良率再怎麼低了不起差個50%
: 可能關稅就抵銷了良率的成本
: 也不一定每個晶片都必須使用最先進的製程
: 就像你的筆電、手機也不是規格年年都在換新
: 也不是每個元件都一定要用最先進的製程才能生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