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仇家變親家 圍頭村見證改變

作者: nuggets (舟彿全槐)   2018-08-20 19:04:03
1.媒體來源:
中時電子報
2.完整新聞標題:
仇家變親家 圍頭村見證改變
3.完整新聞內文:
八二三炮戰即將屆滿60周年,新黨黨主席郁慕明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當年兩岸互相炮擊
,如今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曾經是冤家、仇家,現在成了親家,作為兩岸通婚第一村的福
建省晉江市今井鎮圍頭村,為兩岸關係的改變,做了最好的詮釋。
郁慕明16日時,去了一趟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18日一早搭機返台。金井鎮圍頭村是大陸
距離大金門島最近的地方。郁慕明為何那天去?他說,17日是農曆七夕,圍頭村有137位
姑娘嫁往台灣、金門、澎湖等地,圍頭村在17日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返親節,郁慕明應邀
參加晚會。
郁慕明指出,故總統蔣經國剛開放大陸探親時,兩岸交流並不方便,起初兩岸漁民會在海
上以物易物,台灣漁民拿金門高粱換大陸漁民捕的魚穫,可說是通貨。後來進一步雙方上
岸交流了,開始通婚,現在有137位圍頭村的姑娘成為台灣媳婦,也有9位台灣姑娘到圍頭
成為福建媳婦,雙方加總共146對親家,因此每年互相回到家鄉,且通常都是在圍頭辦,
因為出身圍頭的人比較多。
郁慕明表示,他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和平交流,深刻了解,唯有交流,才能更瞭解彼此,
藉此化解過往的誤解,甚至可能因為了解而成為親家。圍頭村舉辦的返親節,也說明兩件
事,首先因為愛情締結良緣 ,再進一步因為親情而連結兩岸,台灣福建兩邊的親家每年
往返,就是連結。
郁慕明與會時,剛好現場有位台灣男子向圍頭姑娘求婚,郁慕明特上前給他們祝福,表示
他們的婚姻不只兩家,而是兩岸的事,他還送了一塊牌給圍頭村,上面寫 「家和萬事興
」, 這反映郁慕明的理念,即兩岸交流還是以家為單元,因為每個家庭假設都能很和樂
,社會就能和諧,社會和諧、治安良好,國家一定容易強盛。
郁慕明表示,他不斷努力推動交流,兩岸也因為有交流而發展,待兩岸發展到一定程度,
趨於一致時,自然就是統一。這些兩岸婚姻說明當年金門與福建間是戰火,如今變成放煙
火,當年是冤家,甚至仇家如今變成親家。
郁慕明說,圍頭村是個小漁村,可是有重大意義和價值,因為當年這個村在第一線,兩岸
炮戰時,5萬發台灣炮彈打過去。這是戰爭的殘酷,大家了解過去的情況,對比如今的通
婚,自然就不會再發動戰爭。
他語重心長地說,兩岸好不容易化解戰爭、進行和平交流了,但是民進黨政府還要挑釁大
陸,從事政治工作的人,務必了解出發點是甚麼,是為了政黨能勝選,或是真為人民,這
才是重要的,就像《中國時報》無色覺醒的十大主張,提醒大家不要只是嘴巴講愛台灣,
真正愛台灣,要一切為台灣著想,考慮人民感受。
(中國時報)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w3Mhb2
5.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