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聽說甲午戰爭當初大家是看好中國?

作者: KQ12 (飛翔零號)   2018-07-19 15:16:04
※ 引述《ulycess (ulycess)》之銘言:
: ※ 引述《TOMMY75410 (禿米)》之銘言:
: : 以前有大大分享過了
: : 北洋艦隊總噸位,馬力總和都輸日本
: : 當時科技飛躍式的進步,總的來說日本運氣很好,拿到了當時最新的速射炮這是其一
: 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運氣好
: 1.甲午海戰是衝角戰術 vs 打跑戰術的驗證
: 最後日本猜對了
: 2.開戰剛開始丁汝昌重傷,導致後來各自為戰
: 3.戰爭中主力鑑鎮遠號觸礁再戰不能
: 4.李鴻章和左宗棠不和,導致南洋海軍不來支援
最主要的原因並不能算是日本運氣好,而是當時的清廷正在內鬥
誰鬥誰?
代表光緒一方的主戰清流派(保皇黨) VS 慈禧一方的主和守舊派(太后黨)
這兩邊的大亂鬥,導致前方將領不知道該不該跟日本一戰
主戰派拼命要北洋艦隊趕快出去跟日本艦隊一戰,主動尋戰
而主和派則是要北洋艦隊出去虛晃兩招就好.這讓前方將領要戰不是,不戰也不是.
導致能夠一戰的好時機都被延誤掉了,這才讓北洋艦隊整群完蛋
而為何這兩方當時在大亂鬥? 因為卡到了光緒親政這個敏感時機點.
雖說光緒親政,但當時慈禧太后還是把權力抓得死死的
所以主戰派希望運用與日本一戰取得勝利,讓輿論逼退慈禧好讓光緒親政
甲午戰爭開打前,實際上清廷是一直在運用各種手段想辦法不要戰爭
以現在來看算是馬後炮了,但當時是主和派一方分析對了
北洋艦隊雖然有好設備,但人員素質與訓練時間上的不足(很有自知之明)
第二點是當時清廷正要利用俄國來牽制日本(陸地方面)
這些都需要時間,無法一蹴而成
所以開戰前,甚至請了美國來代表清廷去跟日本和談.
在主戰派硬要開戰時,主和派就說了:
"這樣是失信於人,以後列強不會再替清廷說話了"
當然主戰派不會聽,甚至拔掉了幾個主和派官員的頂戴之後
主戰派就占上風決定開戰了.
而主和派一方也沒那麼容易放棄,於是交代前線將領
看到日本艦隊就出去虛晃兩下,然後趕快回到港口躲避.
主和派是希望在最大限度下能保留北洋艦隊的實力,但主戰派當然不允許這種事
兩邊拉扯角力下,前線將領不知道聽誰的命令就這樣被玩死了
至於當時的慈禧太后呢?她老佛爺準備過生日,所以一開始是不想跟日本開戰的
甚至交代了主和派,要和日本談可以,只要不要丟了大清的面子就行
只是日本掃了她老佛爺面子,所以後面也同意與日本一戰了
這裡面最慘的大臣算是李鴻章,主和派的他被主戰派抓出來鬥
戰況不利下怪罪於他,導致他的三眼花翎被拔掉了
記得滿清一朝,漢人裡面能拿到三眼花翎的只有李鴻章一人(沒記錯的話)
後面要去和談又找他出來,然後簽了馬關條約大家又要罵他是漢奸
(還要挨日本人一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