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爆料公社:開車開了快40年 才知道左轉專用道不能直行

作者: p752206 (CharlesHsu)   2018-07-05 01:33:44
其實,左轉專用車道邏輯上真的不能拿來直行,
不過台灣人的違規是情有可原。
在台灣,車道以及標線的配置與線形,
往往都是非常單一化。
例如以下例子:
https://imgur.com/qHX7IPR
很基本且常見的四車道配置,
一邊提供左轉“或”直行,一邊提供直行“或”右轉。
然而,這種配置雖然簡單但有一些缺點,
當直左右方向的時制設計是分開的,
在車流量大的時候會無效率的卡住,
例如左轉綠燈時直行車擋住後方左轉車,
或是直行綠燈時左轉車擋住後方直行車。
但因爲受限於路幅,也似乎只能這樣設計,
設計者當然也想到這問題,
所以並沒有什麼太大錯誤。
然而有些狀況則不一樣,
注意下圖的左側有一個左轉專用車道,
https://imgur.com/3cD1y9U
如果你是在左轉專用車道上,
會發現直行是完全不會怎樣的,
疑!
我在講屁話嗎?什麼會怎樣?
阿不就開過十字路口而已?
在正常的設計當中,是真的會卡住無法直行的!
為什麼呢?
來看看荷蘭的例子,
https://imgur.com/wzktwws
這是道道地地的左轉“附加”專用車道(Dedicated Left-turn Lane),
注意左轉部分,直線上他們是對沖的,
而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想想如果左轉專用車道對面是直行車道那會發生什麼事,
會撞上去。
那為什麼不要對面不要對沖直接是同向直行就好就像第二張圖那樣?
因為這樣就會讓駕駛者覺得左轉車道也能直行,
進而違背了左轉車道要分流降低路口延滯的初衷。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例如路幅限制。)
不過不過,這不是駕駛者的意使錯誤,
因為接近路口的路段,應該要設計成附加的,
例如:
https://imgur.com/qOqfLQW
其中,左轉右轉都是附加的,
畢竟直行車,直覺上就是直直的往前開,
然而台灣常常會碰到的狀況是,
內側直直開就遇到左轉車道,
真的是傻眼貓咪不知道是誰的錯。
所以有沒有發現,
在台灣城市鬧區開四線道時,
其實開外側比較好開,頂多跟摩托車擠一下,
但內側可能直接被左轉車擋住,
崩潰直接要等到下一個週期綠燈,
或是硬切到右側出去直行。
基本上,
荷蘭是一個車道就配一個紅綠燈,
時制分工很細,車道當然也要分工的很細。
https://imgur.com/7lz04UR
慢慢品味一下,真的很美,
這還有輕軌的設施,設計上又更為困難,
而每個車道賦予的任務非常清楚,
不會有模糊地帶,不會有衝突地帶。
(Dutch style junction真的是非常的美妙精細,
它包含了非常多的元素,可以往後細講。)
再舉一個國家例子好了——日本。
基本上在日本,連小小城市的十字路口,
也都會技巧性的劃設左轉附加車道。
車道配置基本上也是一個接上一個,
不會有模糊空間,
左轉附加車道當然也是對沖的。
https://imgur.com/O5HhswM
再來看以下兩張圖:
https://imgur.com/zKUpULr
https://imgur.com/XQBtlPm
一般的雙線車道,也會透過劃設Taper來弄出左轉附加車道,
(哭了我不知道中文怎麼翻,反正就是漸變標線的感覺吧XD)
但也不會影響直行車流的線型。
這個Taper超級重要,
上圖如果沒有那個Taper,
直行車直覺上應該也開進去左轉附加車道了。
但台灣,為了附加車道而設計的Taper其實非常的少見,
甚至沒有。
然而,其實左轉附加車道,
在台中高雄都蠻常見的歐,
只是因為這兩個城市的路幅都頗寬,
因此不需要什麼技巧就能設置。
(想一下中間的分隔島若是超過2~3米寬的植栽,
端點其實就可以切開額外多一個車道了。)
最後,讀者可能會認為,像最一開始的兩張圖,
啊台北市路幅就這樣,是要怎麼附加車道。
其實還真的很難改甚至無法改,
因為在台灣,
2 2 的車道配置最外側已經緊貼滿滿的機車了,
不太可能設法弄成 2 3 。
然而,可否車道縮減改成 1 1 ,然後端點變成 1 2 呢?
一定會多出其他空間來設置人行道、自行車道等等,
但台灣人不準,
牽扯到車道縮減直接反對,
看看柯P的復興南路、高雄的輕軌就知道。
但我第一張荷蘭的大路口,
其實原始是單車道的路口而已(仔細看看周圍),
而且是在阿姆斯特丹。
而第二張是在鹿特丹,那種路幅在台灣都開闢成8線道了吧。
然而這就牽扯到其他問題了,
為甚麼人家大城市,也不需要很多車道數?
或者願意將自行車、步行、公共交通與私家車平權的對待?
都市計畫與交通工程本一家,
所以日本的相關行政機關叫做“國土交通省”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一條道路環境變成那樣子,
最終得利的一定是那條路的人,
房價一定會漲啊啊啊。
但,
台灣人不願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