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環署:限用塑膠吸管不會退縮 不做被罵更慘

作者: MRsoso (朔朔)   2018-06-16 02:11:58
禁用塑膠吸管確實聽起來很荒謬,
但我認為,只要跟我們生活習慣牽扯到的政策,
我的經驗是多得是很荒謬的。
因為我不確定這些政策是要批評政府,還是批評人民?
我對禁用塑膠吸管這政策沒有意見,
我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配合?願不願意配合?
以前郝龍斌當環保署長就推過限用塑膠袋,
所以塑膠袋從商家送你裝變成要一塊錢兩塊錢。
我當時年紀小還在念國中,
看到這新聞還以為台灣會變成像歐美電影裡演得那樣,
大家去超商賣場買東西,
抱著一個裝滿東西、凸出一條法國麵包的大紙袋。
政策上路實際應用在我們生活之後,
變成直接掏一兩塊錢買塑膠袋,
不但如此,
依然到處多得是直接給你用塑膠袋裝的,
我拿手搖飲料店舉例,
我單點隨便一杯飲料,
除非我有先講我不用塑膠袋,
否則店家直接幫我用塑膠袋裝,
我只點一杯而已喔!
真要說這政策有什麼改變,
那就是紅白塑膠袋只會在小本經營的雜貨店、便當店看到,
那些塑膠袋要賣一兩塊的連鎖超商、賣場,
塑膠袋會做好看一點,如此而已。
我講一個小故事,
有在賣場或超商工作過,
特別是非大型公司經營的店家,
或是超商的"加盟店"的人,
一定會特別有感。
我高職打工的時候,
就問過老闆既然禁用塑膠袋,
幹嘛不拿紙袋給他們裝就好?
他理所當然的回我一句『紙袋不是錢嗎?』
那時候,屈臣氏有推一個廣告,
廣告劇情是羅志祥幫女性朋友買衛生棉,
可是他害羞、不好意思,
體貼的店員注意到了,結帳的時候主動提供紙袋。
當時超商的總公司也有一樣的政策,
紙袋提供給買衛生棉保險套驗孕盤等較隱私產品的客人。
我就被老闆娘告誡
『客人買衛生棉沒講,就不用給他紙袋。』
我敢說
多得是做老闆的捨不得那個紙袋錢。
既然連那個紙袋錢都捨不得了。
那麼政府又憑什麼認為商家願意配合,
提供成本更高的其他可分解材質的吸管?
要不是這政策讓我好奇跑去查,
我還沒有概念原來吸管有別的材質可以做。
做為台灣人,我不想去批評台灣人貪小便宜、貪圖方便。
但是出社會工作多年,
我發現,有許多人,特別是長我一輩的,以及做老闆、主管的,
這種成本觀念特別重。
而且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吃過什麼苦,
做了什麼事才有今日的成就與財富我不了解,
但這必定是積年累月,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成就。
可是他們時代的生活經驗跟我們差太多了。
儘管他們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機會多、發展好,
可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他們童年的物質條件就是比我們糟。
當我們認為這是積非成是時,
我們也很難一夜翻轉他們的生活經驗與觀點。
再舉個例,我曾經有份工作,是做工的,
我的老闆好得沒話說,
為人和善、對我這個沒經驗的又包容。
在他那邊工作與他相處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快樂的經驗。
但是他就是不會在裝卸貨的時候把車停到停車格,
我們裝卸貨的地點就有一個貨車停車格,
他寧願把車停到貨車停車格旁邊的車道上,
把停車格空在那裡,寧願佔據一個車道,
也不要繳那停車費。
我們身邊多得是這樣人很好的親朋好友,
有什麼時事新聞是災難的,
這些人也多得是慷慨解囊的。
但是對於政策法規,
特別是生活中體貼他人、照顧環境的政策,
他們就是不會遵守。
你去看看這些人之中,多少人開車用遠光燈、車隨便停、對自然資源毫不在意。
還有個例子,我有抽菸的習慣,
我承認,我剛開始抽菸的日子,菸屁股也是隨手丟的,
到近幾年覺得這樣真得很不好、也不好看,
所以把火頭彈掉,菸屁股塞口袋,
去日本旅遊之後,發現日本商店都有賣專門裝菸屁股的盒子,
所以我連火頭也不彈了(你把火頭彈掉多少會有些菸絲掉出來)
抽爽直接把燃燒中的菸屁股丟到盒子裡蓋起來。
可是我很多菸友依然是菸蒂隨手丟。
這個不說,就談抽菸地點,
首先,我真得搞不清楚哪些地點是合法抽菸的地點,
除了什麼公園之類的地方會有牌子放個禁菸標誌以外,
你不會在哪裡看到有個政府或公部門做得路牌是這裡可以抽菸的抽菸區標誌,
那些抽菸區都是店家、或辦公大樓自己寫張紙貼上去的。
於是在路邊,想抽根菸,
我的原則就是找個四下無人的地方抽,
但也是一堆人在人會經過的地方抽。
這非常奇怪,政府不鼓勵我抽菸,
卻又允許賣菸,抽那個菸稅、健康捐,
然後你只是到處設這裡不能抽那裡不能抽,
我去日本玩時,有明確不能抽菸的地方多得是,
但也一定有明確可以抽菸的地方。
我這個有抽菸的人的經驗是,
菸不會絕跡,就算有那麼一天,
我看香菸起碼再戰五十年也不是問題,
你把抽菸打得十惡不赦,
卻又允許他存在,這不是很不合邏輯嗎?
再回到塑膠吸管的政策上,
當這種政策出來,
有一種批評聲音是
工廠排廢水不先處理,先找人民的碴。幹!
汙染環境這些工廠當然有份,
問題是,工廠汙染跟我們自己能做到的有什麼直接關聯嗎?
遇到這種影響生活的政策,
我們會直覺的把那些規模大的拉進來講。
但今天我買個東西用個塑膠袋,喝杯飲料一根吸管,
每個人一天一次,不要多,台灣工作人口的一半就好,
一天就能累積多少的垃圾,怎麼沒考慮過呢?
問題不是出在政府怎麼不先去管那個誰誰誰,
而是出在他的政策到底能不能貼近、往下延伸到我們的實際生活?
而我們又願不願意提高自己的素養以及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
舉勞工權利義務來說,這兩年民進黨弄得勞工相關政策,
我先不談騙不騙票,
就談第一年吵得不可開交的一例一休的修法,
很多人可能本身工作不錯,一例一休對他有造成傷害,
然而一例一休從法規看,他對很多更基層的勞工是好事,
問題來了。這些基層員工真得有受惠嗎?
這些人多得是在小公司小店家任職的一般人。
一間店搞不好老闆加員工不過四五個,
隨便一個員工檢舉,老闆只需要從四個員工裡去猜幹哪個芭樂檢舉我的?
誰敢檢舉?
一例一休修法裡有個針對薪資明細的修法,
資方薪資要有薪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包含按件計酬。
我直接複製貼上現在的勞基法法規給你看。
第 23 條
工資之給付,除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按月預付者外,每月至少定期發給二
次,並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按件計酬者亦同。
雇主應置備勞工工資清冊,將發放工資、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工資
總額等事項記入。工資清冊應保存五年
我所謂的那些基層,或是工作內容取代性高的,
尤其不是在大公司工作的,
有多少這樣的基層勞工,
真得看得到這種明細的?
這些政策上新聞,
常常就只是吵一兩個點,
而忽略了這些修法到底修了什麼?
這就算了,就現在來看,
至少就我的生活經驗、我的所見來看,
政策實際下來,
不管是好政策壞政策,全都是假政策,
根本就沒有完全接觸、影響所有人。
政府說你可以這樣那樣,
我們說幹你娘配套措施勒?
這種政策的話題你隨便去路上找我前面所說的那些,
人很好、但是不守規矩的人來聊,
好多都麻講這四個字配套措施,
但又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你隨便舉幾個你的想法給他,
他的起手式是說你這樣當然比較好、當然要這樣,
接著補一刀說你這樣太理想、不可能。
有時候,真得不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問題,
而是我們人民自己的問題。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罵歸罵,多少人願意自己身體力行,配合政府的政策?
政府與我們脫節、我們也不太鳥幹政府。
寫到這好像是篇各打50大板的假中立文,
但我不認為我有講錯,
這是一個很令我沮喪的社會現況。
等著看,禁用塑膠吸管這件事情,
我敢說,不但我敢說,你也敢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禁用塑膠吸管,到時候大家依然吸管用爽爽。
與其吵這個,不如自己少用點吸管,
管他政策怎麼做,自己有做到,心裡踏實,相信台灣會更好。
其他的事?聽天由命吧。
※ 引述《jackhg (追夢)》之銘言:
: 環署:限用塑膠吸管不會退縮 不做被罵更慘
: 2018/06/14 18:46 蘋果
: 針對環保署預告明年7月開始,民眾在百貨等4類公共場所無法取得一次性塑膠吸管,
: 總統蔡英文昨在民進黨中常會也疑惑說「我也想問環保署,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是要用
: 什麼?」,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對此表示,這顯示連總統都誤解以為「明年7月1日起
: 喝珍珠奶茶不可以用吸管喝」,但環署禁的是一次性塑膠吸管,還有很多可代替的吸
: 管材質,環署未來會對政策做更清楚說明。
: 詹順貴說,環署對限塑政策訂定的目標計畫,如果「胎死腹中」,恐怕引來更多的罵
: 聲,所有限塑、禁塑時程,包含明年7月4類公共場所無法取得一次性塑膠吸管,絕不
: 會退縮、打折。
: 環保署在這次預告草案,規定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
: 店等4大類約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用的消費者使用。相較於今年
: 元旦起的擴大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商家,是不管有無可分解塑膠材質都禁用,這次
: 預告內容有考量一次用塑膠吸管替代材質仍然有限,因此包括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或
: 紙類等植物纖維材質但加上10%以下的塑膠薄膜材質製成的吸管,都暫不限制使用,未
: 來會視替代材質發展情形,再規劃後續禁用塑膠吸管事宜。
: 詹順貴說,廢管處官員是因為被中天新聞記者誘導,沒有意識到問題才說出珍奶可以
: 用湯匙喝,但事實上不僅還有其他可替代材質的吸管喝珍奶,而且規範這4類的店家僅
: 用內用,外帶並沒有限制,實際這些類別店家有提供珍奶的比例極低。
: 由於國際對海洋塑膠污染議題的重視,環署訂定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一次
: 性飲料杯及吸管等4類廣泛使用塑膠製品,訂定2020、2025、2030年的限塑、禁塑時程
: ,相較前3類目前都有一些管制,塑膠吸管從未有過規範,環署因此先從規模較大的連
: 鎖速食店、百貨等規範內用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一來讓民眾先了解適應政策,也希望
: 藉此讓業者可以提前去找替代材質的吸管。
: 詹順貴說,一次性塑膠吸管要全面禁用,會在2030年才實施,距離現在還有10幾年的
: 時間,相信不用到2030年,商人就會研發出可以替代使用的材質,真的不用過度憂心
: ,沒有塑膠吸管會不方便,應該反思我們現在到底可以為地球環境可以減少多少的破
: 壞,當歐美甚至連印度都在進行限塑、禁塑,台灣能夠缺席嗎?
: 近期因為明年速食店、百貨內用餐飲不得免費提供塑膠吸管引發「珍奶怎麼喝?」之
: 爭,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說,所有要求民眾改變習慣的環保政策都不討
: 好,因為涉及到不便,一定有人反對,但重點是在限制「塑膠」而非「吸管」,環保
: 署欠缺創意溝通方法,讓原本推動應是很棒的事,卻沒有用一點心思而達到正面效益
: 。
: 謝英士說,台灣人習慣中庸,喜歡慢慢習慣、慢慢調整,因此決策者也沒有很果斷的
: 決定,全面禁止使用,因此環保署禁止塑膠吸管是先從內用店家開始,但政策沒有很
: 明確說清楚是禁用「塑膠」材質而非「吸管」,讓人產生誤解,沒有說清楚塑膠製品
: 對環境的危害,才能讓民眾更加自發性減少使用塑膠吸管。
: 謝英士說,任何帶來巨大改變的政策,不會一蹴可幾,環保署在創意溝通方法應該要
: 多點心思,例如針對珍珠奶茶,主動明確告訴民眾有哪些可以替代性材質的吸管,新
: 時代的環保政策,也應該多利用社群媒體,發揮創意跟影響力。
: (洪敏隆/台北報導)
: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14/1373406/
作者: kaj1983   2018-06-16 02:15:00
我都自己帶購物袋,一點都不會麻煩說穿了就是人的劣根性,政府隨便,人民也隨便當政府不認真當一回事時,人民也不會認真
作者: kbten (kbten)   2018-06-16 02:38:00
購物袋已經好幾百個了,都想丟掉
作者: maniac (maniac)   2018-06-16 02:50:00
台灣充斥著太多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眼光狹隘,短視近利,多年來始終是一樣的格局無法升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