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媽媽監督核電廠 太陽能比核電火電好!

作者: bul (腹內原來草莽)   2018-05-25 15:38:30
說個笑話
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大挑戰不在技術,在於心態 !!!
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大挑戰不在技術,在於心態 !!!
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大挑戰不在技術,在於心態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要用愛發電了嗎?!
用愛發電也不在技術,在於心態
※ 引述《q000000000 (q九個0)》之銘言: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說太陽能突破煤核僵局
: 太陽能就是讚
: 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都要反
: 媽媽愛太陽能 請孝順媽媽好嗎!?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 突破「煤核」僵局: 發展再生能源的挑戰不在技術,而是心態!!! (05/09/2018 The Lens News關鍵評論)
: 你可知道,光是台灣太陽能光電發電的部分,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數據,到今年三月為止的同意備案量為1.7GW,2017年的發電更較前一年成長49%,創下歷史新高。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再生能源發展對於長期習慣於火力或核能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而言,是觀念上的翻轉,非朝夕間能夠完成,但是此刻因深澳燃煤電廠引發的高度爭議,臺灣的能源轉型陷入僵局。若繼續被政治立場綁架,將淪為另一個原地打轉的國家重大政策。
: 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大挑戰不在技術,在於心態 !!!
: 深澳燃煤電廠環評案從三月中燒到今天,只聽見執政黨與在野的國民黨爭執不休,用政治立場綁架能源議題,各種荒謬的說法層出不窮。執政黨為了護航這座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開始商轉的燃煤電廠,竟然提出「要放一桶煤炭還是一桶瓦斯在住家旁邊」此等恐嚇式的無稽之談。
: 本文盤點再生能源的現況與挑戰,發現已有許多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但執政黨此時卻死守深澳燃煤電廠,並在面對輿論質疑之時避談再生能源,實在令人懷疑政府落實能源轉型的決心;同時竟然有其他政黨和團體試圖把已經確定廢止的核四廠再次拉回輿論場,企圖讓人民在對核廢料的恐懼和燃煤造成的空污中間二選一,凸顯其觀念過時,令人憂心。
: 再生能源發展對於長期習慣於火力或核能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而言,是觀念上的翻轉,非朝夕間能夠完成,但是此刻因深澳燃煤電廠引發的高度爭議,台灣的能源轉型陷入僵局。若繼續被政治立場綁架,將淪為另一個原地打轉的國家重大政策,台灣也將失去急起直追,跟上國際間發展再生能源產業鏈的最後機會。.....
: 從2016年政府宣示2025年能源占比為再生能源20%、燃煤30%、天然氣50%的階段性目標之後,台灣的能源轉型工程終於開始加速。按照目標,燃煤發電應該要從目前的45%調降到30%,同時增加天然氣占比;而再生能源則必須從目前的5%成長到20%,在2025年補上核能退場之後留下的電力缺口。換言之,燃煤須逐步退場,再生能源則是新能源開發的關鍵。許多人的疑問是:台灣是否有條件發展這麼多的再生能源?
: 台灣的再生能源潛力,超乎想像
: 台灣海峽這座天然風場,被英國顧問公司4C Offshore評為全球最優良的海上風場之一,吸引來自丹麥、德國、加拿大和日本的多家風電開發企業來台投資。在今年(2018)投入台灣的離岸風電遴選案件,申請總量高達10GW,遠超過政府釋出的5.5GW,預計將在2020年以後陸續完工併聯發電。只是離岸風電須克服兩大主要挑戰:初期開發建置的融資,以及海上工事和電網等基礎設施架設。
: 大型開發案的融資可能透過綠色金融或綠色債券等方案,搭配政府積極導入再生能源融資信保機制,達到開發商、外資銀行與本土銀行的多贏局面。高難度的海上工事,需引進專業技術,而影響穩定供電的重要因素──併網──則有賴台電強化變電所與饋線容量,增加綠能併網量,加以解決。
:
太陽光電的開發,則分為地面型和屋頂型兩種。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數據,到今年三月為止的同意備案量為1.7GW,2017年的發電更較前一年成長49%,創下歷史新高。相較於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所需的資本投入較為親民,一般人也能選擇自建屋頂型發電裝置,或是小額入股大型太陽光電案場。至於太陽光電所需要的土地面積問題,以2017年核能研究所彙整的資料顯示,20年內建物的屋頂型太陽光電約有10.8GW的裝置容量潛力,而地面型太陽光電即使排除農耕用地後也有13.6GW的裝置容量潛力。以2025年地面型太陽光電要達成17GW的目標來看,其需要的土地面積僅約250平方ꐊ
: 膘翩A占台灣本島面積0.7%,達成目標並非難事。
: 若我們看深澳電廠所在的新北市一帶,綠色和平以台電和能源局現有數據粗略估算北北基的太陽光電發電潛力(詳見下表),發現即使是以最保守的方式估算,北北基也有約30億度的太陽能發電量,接近深澳燃煤電廠預估可發電量的一半,若樂觀估算,發電量更可能達到約44億度。
: 光是全台灣日照條件較差的北北基就有如此太陽光電潛力,更不用說東北角還有未開發的地熱潛能,政府卻要編列一千億的預算興建這座2025年才能開始運作的燃煤電廠,卻不思這筆預算是否有更好的用法。例如加強開發分散式的再生能源電力、提升電網靈活管理與調度能力,無疑是讓台灣的能源轉型走回頭路。
: 本文作者:李之安(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
: 完整文章請見: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202
: ♡
: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posts/1204145796387672
作者: hamasakiayu (ayumi)   2018-05-25 15:39:00
一直推屋頂發電,我都在想有沒有利益問題在裡面了
作者: h88g88h88 (h88g88h88)   2018-05-25 15:40:00
信仰>>>>科學
作者: mr955258 (平凡人)   2018-05-25 15:40:00
修幹發電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