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溫朗東 柯P團隊過於信賴網路犯下疏失

作者: anny8523   2018-05-20 09:58:03
https://goo.gl/qmyzrj
柯文哲目前的選情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我想說說自己的觀察心得。
 
這篇文是站在比較抽離的角度做思考,大家就別費神揣測我是柯黑還是柯粉了。我支持獨
立建國的發展,關心台灣社會的團結、本土化和民主化。就這樣。
 
柯文哲團隊的強項,是有掌握到網路族群的口味。柯文哲的網路經營是台灣政治人物最強
的,這是個客觀數據問題,不必爭論。
 
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網路聲浪是不是空氣票。我覺得這不是二分法的問題。就像我們在聊
電子商務會不會取代傳統店面,長遠來看是會的,但這個時間點下會取代多少,要進一步
探討。
 
網路意見也是意見,也是民眾政治傾向的表現,但這不是選票的全部,只是一部分人的意
見。就像所謂的「藍綠基本盤」、「組織票」、「傳統媒體觀眾」,也是一部分人的意見

 
柯文哲遇到的第一個侷限,也就是統計數據的侷限。網路數據分析可以告訴你關鍵字的熱
門程度,可以初步分析正反聲浪,但沒有辦法很細緻分辨是誰支持你、會不會一直支持下
去。
 
傳統政治遇到這種侷限的解決方法,是「先把產品做好」。也就是認知到市場調查的侷限
,先把論述/產品打造的夠強,然後盡其所能的藉由通路(組織、媒體、各種意義上的樁
腳),把論述/產品打出去。
 
柯文哲團隊對網路的信任與依賴,使他們犯下了一些疏失。簡單的說,就是錯誤的把一些
「藍轉白」當成是「柯粉」。因為數據有時候沒辦法這麼精確的告訴你,支持你的人會不
會因為某些因素,轉為支持丁守中。
 
柯文哲的聲勢高峰,來自於去年世大運的天時地利人和。世大運有個開低走高、反年改鬧
場的戲劇效果,有外包策展團隊的舞台功力,台灣選手也有傑出的表現。這些多重因素的
加總,灌到了柯文哲的聲勢上。
 
這種從大型體育賽事獲得的聲勢,給予了台灣人渴求的團結希望感。這是跨越淺藍淺綠,
甚至對深藍深綠也有一定感染力的。所以從去年九月開始,柯文哲獲得了一個金剛不壞的
buff。不管各方力量怎麼批他,不管他做了甚麼,他聲勢都墜不下來。
 
但buff(增益效果)不是角色原本的體質,而是有時效性的能力強化。世大運去年八月底
結束,延續到今年初已經明顯下滑。到了現在,可以說buff已經消失了。
 
柯陣營沒有發現自己的聲勢之所以維持高峰,靠的並不是柯粉/白色基本盤的擴張,也不
是世大運的光環,而是他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藍營的支持者。
 
這就是我說的,統計數據的侷限。
 
柯文哲這幾個月來,說了一些話讓部分藍營支持者可以順利轉白。例如:
 
去年7月雙城論壇的「兩岸一家親」言論、11月拿高雄舉債酸陳菊、今年1/23回問蔡英文
的「台灣價值」、3/23拆公投盟帳篷、4/28說管中閔案「不清楚是哪個白癡決定的」。
 
柯文哲經常說,不要拿意識形態互相檢查,台灣意識形態過多......等等。好像意識形態
是個很糟糕的東西。
 
其實,意識形態就是一系列價值觀與願景的總和。本身可以是好,可以是中性,也可以是
壞的。
 
當政治人物的意識形態跟實際政策效果背離,卻利用意識形態當保護傘規避檢驗,這就是
壞的。
 
當意識形態跟個別政策一致,並且朝向對整體社會有利的方向,就是好的。
 
自稱「沒有意識形態」,也是一種意識形態。通常是指「拋開歷史、統獨爭議,著眼於當
下的生活需求。」以這個標準來看,「兩岸一家親」的用詞策略,也不是上述這種「白色
意識形態」,而是比較靠向親藍、親中的這邊。
 
從去年中到今年初,柯文哲這種親藍的意識形態,並沒有讓他流失掉「白色基本盤」。柯
粉基本上相信這真的只是「隨口應付一下老共」,但卻吸納了不少藍營票源。
 
隨著柯文哲對民進黨、獨派陣營的步步進逼出言不遜,反彈力量也日漸凝聚。最具有政治
意義的力量,是傳統綠營的組織票。
 
這些「綠營組織票」,人數未必比「台灣各地柯粉」多。所謂的外溢效應,是有可能發生
的。我認為,民進黨不禮讓柯文哲,全台灣整體選票會變少,至少會比自派人選來得少。
但關鍵來了,在這種情勢下,民進黨不禮讓有個很理性的原因。
 
我認為,綠營基層說「寧可讓國民黨選上,也不要讓柯文哲連任」,是有點賭氣的想法。
國民黨畢竟還是有歷史責任跟組織腐化的問題,是個歷史悠久的犯罪集團,跟單打獨鬥的
柯文哲相比,長期威脅還是比較大的。
 
有意思的來了,對於民進黨決策層來說,即使基層支持者的反應(寧可投國民黨)有點不
理性,但聽從這樣的意見自派人選,還是理性的。
 
這些因禮讓而流失的綠營組織票,人數比例未必多,但對民進黨來說非常重要。
 
這些死忠支持者,是長期以來幫民進黨催票、作戰的基礎動能,樞紐,引擎。只要他們還
在,就算輸一時,也不會輸一世。反過來說,只要死忠組織票萎縮,就會陷入國民黨在台
南高雄的處境,一步步走向再起不能。
 
也就是說,顧組織票,短期可能有傷害,長期來看還是必要的。民進黨如果要禮讓柯文哲
,必須給這些支持者一個交代。
 
這就是為甚麼蔡英文要一再問柯文哲的「台灣價值」。其實,就是要給綠營組織票有個交
代。
 
了解到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柯文哲當初反問蔡英文,是如何答非所問的傲慢了。
 
當然,柯文哲也「補考」了,也拿民進黨的「勤政親民愛鄉土」出來說了,但為甚麼效益
不彰呢?
 
我們要回頭過來看,這裡的「台灣價值」,是由誰定義的?
 
如果是由柯粉/白色支持者來定義,柯文哲不用回答,光是他是個名醫,是個市政令人滿
意(對他們來說)的市長,那就夠了。
 
但這個問題是為了安撫綠營組織票,「台灣價值」也是由他們定義的。那對他們而言,這
個台灣價值到底是甚麼?
 
簡單的來說:對中國的打壓,你的態度要夠硬。
 
網路上有人整理出民進黨的一些「對中國友好言論」,包含賴清德的「親中愛台」,以此
來批評民進黨是雙重標準,刻意刁難。
 
但賴清德敢直嗆中國喔。這就是差別。
 
賴清德也不算甚麼「台獨工作者」,他就是個維持現狀/華獨之間的立場(這是台灣社會
主流)。他敢對中國說自己是台獨,雖然有點名不副實,也是滿足了綠營支持者「對中國
打壓要硬起來」的期待。
 
賴清德雖然說親中愛台,但他也敢嗆中國。那柯文哲呢?去年對李明哲的事件,他只說「
北京政府要反省」。這態度顯然是太溫和了。
 
從以上的脈絡看來,台灣價值的考卷,確實是有標準答案的。這答案就是「面對中國打壓
的時候,勇於回嗆」。柯文哲一天不填正確答案,民進黨就沒辦法理讓。
 
柯文哲另外暴露出來的人格特質,也相當有意思。概略的來說,他「愛嗆人又怕沒朋友」

 
柯文哲大可以勇敢跟民進黨決裂,接收對國民黨失望的民眾,結合自己培養出來的支持者
,也是很有機會。但他為何要在5/9對兩岸一家親道歉,並且支持蔡英文連任呢?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這種人:一面開別人玩笑、酸言酸語,一面又覺得這樣可以跟對方
建立社交關係。
 
隨著社會化的進程,這種人通常會知道這個作法沒有用。但是,有些人沒辦法理解到這件
事。
 
特別是那些一路走來,靠著才能跟努力,一路順遂的人。
 
柯文哲就是這種人。
 
他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不想失去民進黨這個朋友(當然也不想失去北京政府)。但他
無法忍住自己在鎂光燈前吐槽執政者(事實上,這個特點也是他能成為媒體寵兒,藉此崛
起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卻也願意試著跟民進黨修補關係,只是適得其反。
 
在丁守中被國民黨提名,柯文哲向民進黨道歉示好之後,丁守中首次民調超越了柯文哲。
這是因為,柯文哲要靠向民進黨,但做得不夠,沒達到效果,反而讓自己「藍轉白」的支
持者流失掉了。
 
柯陣營以為原有的支持度都是鐵的,但在世大運光環退去,「藍轉白」減少之後,他遇到
史上最大的危機。
 
對柯文哲來說,主要有三種選項:
 
一、專心市政,盡量正面表述政績,低調勤跑基層。但這個作法。藍綠陣營也會做,而且
做得更有經驗。
 
除非發生世大運這樣跨越淺藍淺綠的事件,讓柯文哲獲得跨越藍綠的支持,不然這個路線
,在民進黨自提人選下,可能會小輸丁守中。
 
二、怒嗆中國,主張去除台北市的威權地景(去蔣化),徹底放棄「藍轉白」的選票,直
接把台灣價值的考卷填好填滿。甚至是加入民進黨。
 
這個作法,難度也很高。因為在柯文哲反覆激怒民進黨組織票的時候,他要修復必須花上
極大的力氣。而且可能會流失掉既有的白色支持者。
 
三、卯起來跟綠營對幹,比丁守中更強更猛的批評民進黨,把「藍轉白」的票徹底拉回來

 
這個作法,柯文哲目前略有嘗試(例如說賴清德跟蔡英文「兩岸主張不一致」。)但他是
不是能貫徹到底?他是不是能鐵了心擺脫「愛嗆人又怕沒朋友」的中二習慣?這會是很大
的考驗。
 
每個選項,對柯陣營來說都有優缺點。而且選戰越來越近,一旦走下去就很難回頭。
 
追根究柢,在統獨議題上跨越藍綠,是不可能的。其實,統獨是個光譜的漸層關係,藍綠
之間的空隙,仔細分辨之下,比多數人想像的接近。
 
你想像一下,有張撞球桌,一邊有藍綠兩顆球,彼此的距離只有1.5顆球。你在另一邊,
要把白球精準的打到藍綠兩顆球之間,是需要技術的。這種政治領域的論述生產能力,是
一門易學難精的專業。
 
柯文哲長期以來,想要迴避這個問題,卻又想要把球打到中間,結果就是顧此失彼。
 
跟中國要保持甚麼樣的關係,關乎台灣存續發展的根本條件。這不只是台北市長的課題,
而是民主社會裡,全台灣每一個公民的課題。
 
他會怎麼選擇呢?繼續看下去吧。
  
今天就平常心說到這裡。
臉書掛點
溫朗東大哥
這篇寫得非常精彩
鉅細靡遺從不偏頗的角度
分析柯文哲
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自稱沒有意識型態其實
也是種意識型態
和以前藍營支持者
自稱中壢選民有87分像
作者: Atwo (A兔)   2018-05-20 09:59:00
在我看來 柯P的團隊網路這塊強到爆炸好嗎
作者: devidevi (蜜蜜)   2018-05-20 09:59:00
太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