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大陸人不愛儲蓄了?4月住戶存款大降6兆

作者: GETpoint (擲雷爆卦)   2018-05-19 19:58:48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1R010PgW ]
作者: GETpoint (擲雷爆卦)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大陸人不愛儲蓄了?4月住戶存款大降6兆
時間: Sat May 19 19:52:50 2018
1.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3150611
2.原文內容:
大陸人不愛儲蓄了?4月住戶存款大降6兆
2018-05-19 10:04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即時報導
圖為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鈔票。 中新社資料照
長期以來,大陸居民儲蓄一直呈現高增長,但這一指標正在悄悄改變。人行最新發布的4
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增存款人民幣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存款主要
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則大降人民幣1.32兆元(約新台幣6兆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
幅。
證券時報報導,此一變化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但實際上,這並非居民儲蓄存款首次出現負
增長。今年2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曾公開表示,中國大陸槓桿率出現兩
大變化,宏觀上未降,結構上有所調整,去年中國大陸居民第一次出現儲蓄增長率為負,
這意味大陸居民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赤字部門。
他強調,M2增長掉下來了,居民儲蓄存款掉下來了,企業的定期存款掉下來了,後果很嚴
重。
短期來看,居民儲蓄存款下降有特定的時間因素,除了今年4月外,去年4月和10月均出現
過居民存款大幅減少的情況。因為每逢季末,銀行大都有衝業績的慣例,加上宏觀審慎評
估考核壓力,瘋狂攬儲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擠壓和透支接下來的存款規模。
在儲蓄減少的同時,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居民貸款增量連續超過存款增量,2017年居
民貸款增加人民幣7.1兆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8兆元,中長期貸款為5.3兆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儲蓄降低、槓桿率上升成為長期趨勢的機率很大。
報導稱,若居民存款下降成為長期趨勢,將會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影響。一方面,作為影
響投資的重要因素,儲蓄下降會導致投資下降,進而可能拉低經濟增速;另一方面,在存
款競爭壓力下,銀行可能會提高貸款報價,進而提高融資成本,使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升
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防範金融風險。
3.心得/評論:
美國次貸風暴後家庭凈資產與負債變化:
以美國家庭凈資產看,2008年為56.5兆美元,家庭債務成長率-0.1%,聯邦政府債務成長
率21.4%。至2011年,家庭凈資產升至63.8兆美元,家庭債務成長率下降至-0.5%,聯邦
政府債務成長率降到10.8%。2012年,家庭凈資產升至69.9兆美元,家庭債務成長率下降
至2%,聯邦政府債務成長率降到10.1%。至2016年美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從危機的高峰值
降低了約19%,從2007年的98%降到2016年的79%。失業率從金融危機後最高失業率的
2009年10月10%下降到2上個月的4.1%。
到2012年美國家庭浄資產已回復到危機前水準之上,家庭去槓桿化歷經4年才完成。至
2017年底,美國家庭財富達到98.75兆美元,比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時的家庭財富大縮水
的56.5兆美元,多增加了42.25兆美元。不過更正確的說法是美國富人更有錢了。美國前
10%最富有家庭所擁有的家庭財富,佔所有家庭財富的75%,而餘下90%家庭只能分享在25
%的財富中,財富分配更加失衡的不公平。紐約大學經濟學家沃爾夫(Edward Wolff)的
研究也指陳,2016年美國家庭的平均財富已高出2007年約7%,但中位數財富(median
wealth)比2007年低34%,顯示財富差距呈現拉大趨勢。
去年末,美國家庭債務規模約占GDP的67%,低於2009年初約87%,從金融危機時期的高
位回落。不過,此比率自2013年春季降至低谷後,至今家庭債務與 GDP比率已回漲約18%
。美國聯準會的報告說,美國家庭房貸和信債務總額,約為其稅後所得的95.7%,比2007
年二房次貸泡沫時期的125%為低。對照儲蓄率,去年僅有3.74%,遠低於2016年的5.98
%和2015年的7.19%。儲蓄率降低而舉債率攀升,或有刺激經濟成長作用,但若消費者債
務持續偏高恐將拖累美國的GDP,家庭債務增加5%將使美國未來3年的GDP實質減少1.25%
,從而導致下次經濟停滯或衰退深化和時間延長,也是需留意的風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