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鴻茅藥酒事件:廣東醫生被跨省追捕背後

作者: thickbanana (大香蕉)   2018-04-22 14:50:40
鴻茅藥酒事件:廣東醫生被跨省追捕背後
近日,中國廣東醫生譚秦東因在網上發帖質疑中國知名藥品鴻茅藥酒「有毒」,被內蒙警
方跨省抓捕一事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
這個由頂級明星代言、在中國數十家電視台晚上黃金時間輪迴播出的品牌,被進一步爆出
在電視廣告中一年投入超過150億。更讓人驚詫的,還有其在25個省市2600餘次的廣告違
法記錄。
周二,譚秦東被當地檢察機關批准取保候審。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發文,要求內蒙
藥監部門嚴格藥品廣告審批,加大監督檢查。
號稱「包治百病」的鴻茅藥酒引發的此次事件,能促使中國治好長期存在的醫藥廣告等社
會頑疾嗎?
「犯鴻茅者,雖遠必誅」?
「自由真好!」這是畢業於中南大學麻醉學專業、並擁有職業醫生資格的譚秦東周二下午
離開涼城縣看守所時,面對中國媒體記者反覆說的一句話。
2017年12月19日,譚秦東在網絡上發佈了標題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
藥》一文,指責經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的「鴻茅藥酒」,存在廣告誇大其詞、包含有毒中
藥材等問題,並稱「中國神酒,只要每天一瓶,離天堂更近一點」。
李文星之死:中國傳銷都有些什麼套路?
正是這樣一篇文章,讓譚秦東身陷囹圄。今年1月10日,發帖人譚秦東被內蒙古涼城警方
以「損害商品聲譽罪」為名刑事拘留。1月25日,檢察機關批准對其逮捕。
「當時是有三個辦案人員直接來到譚醫生的家,等他下班的時候把他帶走,」譚秦東的律
師胡定峰對BBC中文說。「另外還有一位是鴻茅藥酒的高管」。
胡定峰律師說,剛開始他在看守所見到譚秦東時,譚秦東堅持自己無罪,但到後來卻甚至
希望其幫他做有罪辯護。「他對我說,沒辦法,我們斗不過他們。」
該事件經過中國多家媒體的報道後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眾多網友質疑,為何在網
絡上發佈一個質疑帖竟能讓警方和企業一起去千里外「跨省追捕」。
「國家機器充當企業打手嗎?聲援擴散,望當局能夠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微博網友
@Montage開心嗎 評論道。
「民事糾紛刑事化」?
面對網絡上洶湧的質疑,中國醫師協會周一發表聲明稱,「我們認為刑法應當謙抑」,並
認為「公權力機關應慎重對待不同學術觀點和言論,防止將民事糾紛刑事化」。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根據譚秦東所發文章的內容,充其量只是
涉嫌民事侵權問題,被以刑事罪名批捕「非常荒誕」。
「他說了『毒藥』之類的詞,肯定是用詞不當,但是他說的依據、報道的事實,包括文章
的點擊量只有兩千多,這一切都構不上刑事罪名的條件。」 朱巍對BBC中文說。
中國《刑法》規定,損害商業信譽、商品信譽並對他人造成重大損失將構成刑事罪名,當
事人將被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除此之外,受害企業也可以「侵害名譽權
」為由,提起民事訴訟。
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秘書長韓嘉毅認為,去公安機關報案還是民事起訴,也取決於企
業自身的選擇。他認為,有很多企業其實希望走民事起訴,因為可以讓自己的財產和利益
得到更好的保護。
「走刑事案件把人抓了,判了有什麼用?錢要不回來。」韓嘉毅對BBC中文說。「但像鴻
茅藥酒這類企業可能覺得,走刑事也有好處,可以直接抓人,速度快。」
屢屢違規的廣告金主
「由67味中草藥配製而成」、「喝鴻茅,百病消」,經常看電視的中國觀眾對鴻茅藥酒和
它顯眼的紅色包裝並不陌生。
央視市場研究(CTR)去年的一項數據顯示,鴻茅藥酒的生產商鴻茅國藥公司在廣告上不
惜重金。2016年,整個鴻茅品牌的電視廣告投放額為150億元,位居全行業第一,但BBC中
文無法獨立核實該數據。
據當地統計部門數據,鴻茅國藥公司的所在地——內蒙古涼城縣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
GDP)也不過80億元。
鴻茅藥酒的重金宣傳背後,卻是常年的「劣跡」。
據《人民日報》旗下的《健康時報》報道,近十年來,鴻茅藥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
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甚至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曹培鑫認為,鴻茅藥酒廣告並非個案,而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
利益鏈。「醫療和藥品是一個龐大的盈利產業。這一類的廣告早就已經以既定的模式,在
傳播中佔有一席之地。」
他認為,此類廣告正是戳中了中國醫療保險覆蓋率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很多人對偏方都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
譚秦東取保候審後,BBC中文記者隨機選取了中國大陸的兩家省級電視台的下屬頻道,記
錄下了它們在黃金時間(晚上七至九點前後)節目間播放廣告的類型。
一家生活頻道在近10分鐘的時間內播放了19條廣告,其中有14條廣告和醫療、保健及藥品
相關。另一家新聞頻道在近5分鐘的時間內則播出了10條廣告,7條與醫療、保健及藥品相
關。
在兩家媒體播出的廣告中,都包括鴻茅藥酒。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學教授姚林青認為,醫療與藥物廣告的泛濫是互聯網浪潮下,省市
級電視台面臨危機的反映。
「大眾傳媒本來是一個喉舌機構,但是在自負盈虧之後,為了維持運轉,他們必須要盈利
,因此只能接下這些廣告,」姚林青說。
一位曾工作於市級電視台廣告部,要求匿名的人士向BBC中文稱,廣告監督體制的缺失是
地方電視台成為重災區的重要原因。
「有一段時間,藥品廣告的審批直接下放到了市級部門,雖然現在又要到省裏去批,但批
了之後還是市裏來監管。地方廣播電視局和電視台穿的是同一條褲子。你怎麼指望他們自
己監管自己?」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818901 (BBC)
作者: joumay (怪怪的小其)   2018-04-22 14:52:00
好的 以下開放推 BBC 不可信
作者: BoAstala (最愛寶兒)   2018-04-22 14:53:00
中興藥酒,鴻茅電子
作者: RS512 (flying)   2018-04-22 14:53:00
支那真棒
作者: flavorBZ (愛BZ)   2018-04-22 14:54:00
得罪綠營雖不犯法,卻能抹殺你社會人格
作者: minron (mini)   2018-04-22 15:05:00
是藥三分毒 說是毒藥很嚴重嗎
作者: peachj (peachj)   2018-04-22 15:50:00
每天一瓶 離天堂更近 沒錯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