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惠台60項 陸生:恨不得變台灣人

作者: borondawon (柏融大王)   2018-04-13 07:05:49
中國惠台60項 陸生:恨不得變台灣人
發布時間 : 2018年4月12日 PM 1點1分
中國廈門市10日公布對台60條措施,為國台辦先前提出的對台31條措施基礎上再擴大,號稱每年要為台灣人提供至少5000個就業和實習機會,且與當地人民享有相同的就業及見習補貼。陸委會11日回應,這些措施看似優惠,惟仍忽略台灣與廈門存在諸多差異,且部分措施不是單方開放即可,仍須雙方合作。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2月28日才宣布了「31條惠台措施」,並表示這些措施範圍之廣,可說是「前所未見」。
至3月中,福建省啟動「台商台胞服務年」,並根據上述「31項準居民待遇」延伸出21項惠台措施,內容同樣對台企、台青、台灣人才等給予與中國民眾及陸企同等待遇,為中國首個列出較具體且完整惠台措施內容的省分。另外,浙江溫州亦推出24條惠台措施,給台胞「同等待遇」,而福建、江蘇、山東等在文化、社會交流面,也推出各項實惠政策。
而就在博鰲「蕭習會」之後,福建省廈門市政府本月(10)日更進一步公布「關於進一步深化廈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推出60條具體惠台舉措,像是每年最高祭700萬台幣延攬台灣人才,包括喪葬補助費,可說從生到死,無所不包。
這60條施行細則分5大部分,分別是經濟交流合作方面23條、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面10條、台灣同胞在廈學習實習方面3條、台灣同胞在廈就業創業方面7條、台灣同胞在廈居住生活方面17條。關鍵評論網挑重點整如下:
關於台灣同胞在廈就業創業方面
廈門市每年為台灣同胞提供不少於5000個就業和實習崗位。台灣同胞享有市、區人民政府提供的就業補貼。新引進的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台灣同胞,在廈門工作滿一年後,按碩士(不超過35歲)每人3萬元(約台幣14萬)、博士(不超過40歲)每人5萬元(約台幣23萬)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
鼓勵台灣同胞參評廈門市的特聘專家或特聘專業人才。對台灣特聘專家聘期3-5年內按每年20萬元、總計最高100萬元給予補助,特別優秀的可以提高到每年30萬元(約台幣140萬)、總計最高150萬元(約台幣700萬)。
鼓勵廈門市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學科聘用急需緊缺的台灣專業人才,年薪達到廈門市上一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倍以上的,按用人單位所支付年薪的25%、最高人民幣12萬元標准給予補助,同一人才補助累計不超過5年。
鼓勵台灣同胞在廈門報名參加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推動開展兩岸從業人員執業資格互認。例如:協助符合條件的台灣學生參加中國醫師資格考試。在台灣地區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台灣教師可以通過特聘、購買服務、短期雙向交流等方式,在廈門的幼兒園和普通高中從事音樂、體育、美術學科教學工作。
關於台灣同胞在廈學習實習方面
台灣學生在廈門市參加中考,成績達到當年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依據個人意願可以選報廈門市省一級達標高中,錄取時依據平行志願投檔錄取。另外也設立台灣學生獎學金、助學金。
鼓勵企業提供更多崗位吸引台灣學生實習見習,並參照廈門生源畢業生職業見習補貼標準,給予台灣學生實習見習補貼和每月人民幣500元的租房補貼(限1年)。從境外首次到廈門參加實習見習(1個月以上)的台灣學生,給予一次性交通費補貼人民幣2000元。
關於台灣同胞在廈居住生活方面
來廈門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可以根據《台灣青年申請廈門市市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細則》,申請承租公共租賃住房。
在廈門居住滿一年的台灣同胞在廈門購買商品房,在購房資格、按揭貸款、住房公積金使用等方面享受廈門居民同等待遇。
台灣同胞在廈門居住期間參照廈門居民標準,可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廈門的台灣同胞及其家屬享有與廈門居民同等的醫療衛生服務待遇。長期在廈門生活的特困台灣同胞入住養老機構的,參照廈門特困老人給予特定服務對象補貼。
設立台灣同胞服務中心,辦公地點設於市台辦,作為向台灣同胞提供服務的統一對外窗口,並開設熱線電話(968820)和微信公眾號(廈門台辦)向台灣同胞發布政策信息和提供諮詢,同時通過台胞驛站和其他區級服務窗口為台灣同胞提供各類幫助。
另外,鑒於廈門的地理特性,也提出建設廈金檢驗檢疫特殊監管區,對金門實施更加便利的檢驗檢疫措施;擴大台灣進口商品第三方檢測結果採信範圍。除此之外,還有關於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面、關於經濟交流合作等方面,內容大多是就現有的廈門市政策,讓台灣企業與民眾有同等資格適用。
廈門市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3784.25億元人民幣,增長7.9%,居福建省第3位,中國第49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7,282元人民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幣,均居福建省第1位。
《中國時報》報導,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表示,60條措施很全面,使台灣人才赴陸發展有更多可能性,其中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的台灣教師可至幼兒園、高中任教,是其他地方沒看過的,台灣有數萬流浪教師,過去可能考慮意識形態不同,沒有開放,但現在率先開放無關意識型態的音樂、美術、體育,是一大利多。
《聯合報》報導,輔仁大學心理所博士生林楠表示,從處於「對台一線」的廈門率先推出的這60項配套措施看,相信會讓增強對未來有意到中國(特別是廈門)發展的台灣年輕人動機。
尤其是,給予實習見習一次性的交通補貼2000元,相當具吸引力,「解決了最後一哩路」,因為有些台灣年輕人不捨得投資,「不少台灣學生已經不再只是希望到大陸參訪交流,更希望利用寒暑假,到大陸實習見習,為未來可能到大陸打拚提升競爭力。」
世新大學新聞所陸生施沈暉說,這次廈門提供跟學習、實習和創業工作方面的措施,感覺對台灣人民比對普通外地人民好多了,而且覺得台灣人比廈門人還容易找工作。他說,要是他的家鄉也推出這樣的措施,
「我恨不得變成台灣人!」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1日也在記者會說,廈門的60條措施中有「31條」已落地,相較中央版「31條措施」增加不少新內容。而且,中國銀協台資銀行工作委員會、國開行和中國台資銀行,合作2個銀行團貸款試點專案已落地,金額6.3億人民幣,台資銀參與額度5500萬元人民幣;福建、江蘇、山東也在開展台胞參評當地勞動模範工作。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1日指出,上述措施看似優惠,惟仍忽略台灣與福建廈門存在制度、法規、生活環境、市場及理念價值等差異,台灣在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皆優於廈門,陸方以與廈門同等待遇化措施吸引台灣民眾,是否具誘因,值得進一步觀察。
陸委會並指出「部分措施如兩地海關、檢驗檢疫、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認證的合作等,不是單方開放即可,仍須雙方合作。」陸委會重申,中國對台政策一向具有強烈政治意圖,相關對台措施均旨在提升其單方獲益的經濟發展目標、吸納台灣的資源、技術及人才,並期以利益換取我方民眾的政治認同。
只有7分鐘的「蕭習會」談了什麼?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習近平選在10日開幕式之前接見來自台灣代表團,並與台灣前副總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寒暄,習近平發表約3分鐘講話。
習近平強調,30年、40年過去了,中國的發展,「功勞簿上要記上我們台胞、台企」,接下來兩岸前景一定是很光明,雖然歷經一些風雨坎坷。他並重申,一定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樣兩岸的路會越走越寬,「兩岸民眾應該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據現場人士轉述,習近平接見由蕭萬長率領的台灣企業家代表團並握手、拍照、寒暄,整個過程約7分鐘,由於現場未擺放椅子,眾人站著說話,習近平共發表約3分鐘講話。
而蕭萬長回答媒體提問時指出,在與習近平見面時,他自己當面向對方提出「惠台31項措施」中國要儘快提出施行細則,並且確實落實執行。蕭萬長說,習近平對此則頻頻點頭。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o8k8ry?utm_source=copyshare
這意思是……?總之我們懷念他.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