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美國的陪審團到德國的"參審員"

作者: perfidia (misterio)   2018-03-26 00:36:55
Deutsche Welle
從美國的陪審團到德國的"參審員"
德國並沒有美國那樣的陪審制,但在刑事案件中也有參審員的參與,以加深公民對司法的
信任。不過,批評者對此有些懷疑。
12個男女陪審員,坐在兩排木椅子上,高度專注地聽著證人的證詞。這些陪審員決定著被
告的命運,甚至關乎生死。
這是美國的陪審制度,許多電影、電視劇都有這樣的情節,從而成為全球共有的一種文化
記憶。
"多數德國人對美國的司法體系比對自己國家的瞭解更多,"哈索‧利博(Hasso Lieber)
說道。30年前,他成立了德國參審員聯合會(DVS)。在審理詐騙、盜竊或身體傷害的案
件時,德國的參審員並不扮演主角。相應的,人們對參審員的瞭解也很少。
參審員有必要嗎?
一個2月的早晨,亞琛市,5名男子接受法院的審判。檢察署指控他們在"暗網"(Darknet
)組成團伙買賣毒品。此外,媒體報導稱,他們還有右翼極端背景。他們可能被判處長期
監禁。參與裁決案件的也包括兩名參審員,一男一女。他們沒有穿法袍。審理的最後,二
人會與3名職業法官共同裁決:被告是否有罪?如果有,量刑如何?
他們的表決權與職業法官的決定份量一樣。沃爾夫岡‧貝謝(Wolfgang Becher)曾在亞
琛地方法院擔任過40年的職業法官。如今,他從事律師工作。他對參審員制度的評價褒貶
摻雜。一方面,參審員不受一些法律條文的禁錮,對案件的判斷有一種批判精神。但另一
方面,這些"業餘法官"缺乏經驗。因此,他們幾乎都會跟著職業法官的裁決走。貝謝因此
認為,參審員的設置是多餘的。
參審員也可能成為風險因素
上述亞琛毒品案中的辯護律師烏多‧費特(Udo Vetter)也認為,參審員通常只是"點頭
附和"而已。他說,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只經歷過一兩次參審員提出不同意見的事情。
費特說,有時候,參審員甚至會影響案件的公平審理。無論是職業法官還是參審員,都應
當保持中立,在法庭內外都是如此。在費特代理的一起案件中,一名參審員在其個人臉書
上發表排外言論。而費特的當事人有移民背景。因此,費特提出參審員"有偏見"的異議,
得到法庭采納。
參審員有話說
弗裡本-薩法爾(Brigitte Frieben-Safar)本人就是一名參審員。她的本職工作是翻譯
。她說,參審員之所以被認為常常"點頭附和",或者"面無表情",是因為他們不想流露出
帶有偏向性的情感。
她說,對於罪責與量刑的決定,不是在法庭上作出的,而是在法院某個房間裡商討得出的
結論。在那個時候,參審員也會發表意見和作出負責任的決定。
參審員選舉之年
通常,一起案件的審理會安排一到兩名參審員。德國共有6萬名參審員。多數地方能夠找
到足夠的參審員,但在柏林、漢堡或科隆這樣的大城市,人數往往不夠。這種情況下,會
從戶口登記中隨機抽選合乎條件的人,比如是德國國籍以及無犯罪記錄。
德國參審員聯合會的哈索‧利博表示,未來數月,德國各地會選舉新一屆任期的參審員。
他希望參審員制度能得到改革,以便找到更合適的人選,也希望政界能對參審員制度予以
更多支持。
https://goo.gl/r9Uqng
作者: os2CV (os2CV)   2018-03-26 00:38:00
好像跟你推過文?你是宣傳參審制立法的工作人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