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大學教授:台灣年輕人執著於小確幸 缺乏

作者: kkman321 (風與葉擦身而過)   2018-01-21 13:34:33
※ 引述《Salcea (5457)》之銘言:
: 大學教授:台灣年輕人執著於小確幸 缺乏對知識的尊重
: 「會讀的永遠會讀,不會的永遠不會」,世新大學中文系主任張雪媃表示,台灣青年普遍
: 執著「小確幸」,以及對知識缺乏尊重,未來趨勢將是「會讀的不見得會讀,不會的更加
: 不會」,如何保住這些會讀的,使他們成為社會架構中必須有的「知識菁英」,正是教育
: 部的責任。想實用的,如何使他們恰當進入就業管道,也是教育部必須做的。
: 世新中文系碩士班去年註冊率33%,張雪媃表示,世新大學中文系的碩博士班是由台灣大
: 學退休教授創辦,他們以台大的規格辦學,但是世新學生不是台大資優生,「頂級老師」
: 教活潑聰慧、但不那麼愛讀書的學生,「苦矣」,老師當然快樂揮灑,但是曲高和寡,「
: 碩士班2003年成立,15年間學生越來越少,也是預料之內。」
: 張雪媃說,碩士班招生成績不理想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說句良心話,為老師架設舞台的
: 時代過去了,教育是良心工作,如果碩士班招不到學生,那就退場,沒有二話,「拚命強
: 迫不要讀碩士班的年輕人來念碩士班,還不如把這個班開在終身教育學院,讓台灣廣大退
: 休人口再度進修」,不用寫論文,只要修學分就好,皆大歡喜。
: 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陶玉璞說,現在很少有「傻子型」學生,把念書當作是「鑽研艱深裡
: 論」,多數學生還是把「就業」跟「就讀」連結在一起。成大台文系系主任陳玉峯也認為
: ,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把一般正常的大學教育和技職教育系統混在一起,這是近40年
: 來台灣教育政策最大的問題。
: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任周德良指出,資訊科技化下,對於人文學科愈來愈漠視。傳統的中文
: 系愈來愈少,都轉型成應用中文系,要求人文社會學科學技職化、實務化。
: 周德良說,人類發展到現在,從求生存、求發展到實踐生命價值,而高等教育是在人類發
: 展中「形成智慧」的階段,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大學教育愈來愈技職化,若僅
: 追求「求生存」,等於在走回頭路。看待大學教育,應該有更高的理想價值。
: 「大學教育應該是完整人格的教育」,周德良說,人文社會學科比較不容易彰顯實用價值
: ,很難用物質衡量,「但一個思想觀念可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或是影響社會或世代。」
: UDN.com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941597
如果要就業 我真的建議不要念中文系 因為我在監考高普考還有初考時
都遇過一堆中文系的考生 因為監考的資料會有考生的學歷
看過中興中文 成大中文 師大中文..等
但是我也不認為中文系、台文系、哲學系..等都該廢系
因為如果台灣只剩就業取向,未來的人文發展也是堪憂
中文系跟中文研究所,其實適合想研究學問或教職還有純粹念興趣的人
少子化的情況下,研究所招生數越來越少很正常,現在看過去10年
真的會發現大學畢業馬上念研究所,也許不是最適當的。很多人為念而念,多的是碩一
撐不過去休學的。或者碩士論文抄來抄去,順利混到文憑。
如果當下真的不是很確定喜歡念研究所,其實可以就業以後再觀察,等到幾年以後
瞭解自己想不想念研究所或想念什麼研究所,這時候去念可能又不一樣
當然很多理工科系念研究所,是被逼著念,為了就業。
台灣現在怪象之一就是某些職業明明不需要大學或研究所,卻又要求要這些學歷
但是薪水也沒有給的特別多。
台灣應該回歸正常的方式,不是一窩蜂念研究所,而是要有足夠的時間讓人摸索
然後去做自己真正想要的,去鑽研自己需要跟有興趣的學問,混文憑對台灣的教育
傷害太大,對學生的人生也是浪費。
如果不改正價值觀,以後台灣社會的學術教育會越來越弱。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18-01-21 13:35:00
原來可以看到考生的學歷= = 幹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18-01-21 13:35:00
讓你搞清楚作真正想要的還怎麼繼續愚民教育出一堆奴隸
作者: ams9 (大發利市)   2018-01-21 13:37:00
監考資料透露考生念什麼系有何用途?
作者: luke11130177 (阿肥森77)   2018-01-21 13:49:00
同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