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安法案/王欽:新黨三傑 有腦袋有立場

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7-12-30 13:52:24
國安法案/王欽:新黨三傑 有腦袋有立場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王欽29日在旺報發表專文指出,這次新黨青年被拘提的事件引發兩岸嚴重關切,因為嚴重的程序問題,就連綠營的人也難以為檢調辯解,只好拿侯漢廷宣布參選台北市議員的事來冷嘲熱諷,對這些綠營政客來說,所思所想的焦點永遠都在如何擴大選舉影響力。但是客觀來看,這次事件確實也讓3位青年名聲大噪,儘管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兩岸小有名氣,但現在則是家喻戶曉。
鮮明的統派主張
 名氣是一回事,選舉優勢則是另外一回事,雖然在藍營力量足夠強大的台北市,新黨還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新黨的勢力範圍畢竟還是受到國民黨的掣肘,現在兩黨關係也沒有很好,新黨不見得能藉此機會改變選舉格局。從這個角度看,郁慕明後續的說法還是值得借鑑,3位青年更值得充任政黨領袖,而不是早早的投入民代的選舉。事實上,在台灣當前的政治氛圍之下,加入民代的選舉只會讓自己被瑣碎的議題掣肘,就算贏得了選舉,也可能限縮了自己的政治空間。
 專文中說,那麼,3位青年的比較優勢何在呢?可以看到,他們最為引人注意的莫過於鮮明的統派主張,這在當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之下殊為難得,在台灣青年普遍傾綠或者至少是將兩岸分治視為理所當然的情況下,他們顯得更像是異類。但話又說回來,在政治正確的氛圍下主張台獨算不上什麼英雄好漢,敢於主張統一才是真正的勇士,這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具備了足夠的戰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同屬藍營的那些國民黨青年,主要是主流體系之下的那些人,姑且將他們成為建制派青年,則軟弱的不忍卒視,面對慘烈的政治紛爭,他們考量最多的還是明哲保身。想想太陽花學運期間,很多人質疑他們為何不站出來爭奪青年話語權,他們的託辭竟然是長官說不要攖其鋒,這一方面說明他們事事都得遵從上意,沒有自己的創造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拒戰畏戰,自然也就難與不同政見的同齡人相抗衡。更有意思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本身也不贊同當時馬政府的政策主張,可謂自己本身立場就不夠堅定,這自然進一步削弱其戰力。這也解釋了為
什麼一場太陽花學運,成就了學運小將,也讓王炳忠一戰成名,雖然很多人對他都是帶著戲謔的口吻,但在那樣的社會氛圍之下能站出來,這本身就是勝利。
具創新思辨能力?
 專文指出,除了堅定的政治立場之外,他們還具備足夠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看過幾次他們的電視節目,雖然也不可免俗的帶有先入之見,但畢竟還是在擺事實、講道理,這在普遍理盲的台灣名嘴圈已算是清流。而所謂創新,則主要體現在他們不斷的尋找更合適的傳播手段,新黨畢竟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傳播理念,但透過臉書和視頻傳播,他們還是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一改藍營暮氣沉沉的宣傳風格,對此,國民黨多花錢卻不一定取得他們的效果,看看上次吳敦義競選黨主席期間那慘不忍睹的MV即可知道差距有多大。顯然,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大家缺的不是錢,
而是腦子。
 另外,他們也應慎選自己的舞台,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之下,兩岸加強交流自屬應當,但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之下,要麼有人將兩岸青年交流視為統戰陰謀,要麼有人將之視為賺錢工具,這在藍營內部體現的尤為明顯,建制派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影響自身形象,但也有利益派將之視為建立人脈、尋找發展空間的舞台,兩岸交流已然變成其賺錢的工具。對新黨三傑來說,單純擁有推動兩岸交流的勇氣是不夠的,也需要透過自己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帶動更具價值的兩岸交流活動,既讓參與者能有學有所用,也能讓自己避免被刻意的汙名化。
 專文強調,值此紛擾之際,對他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更是機遇,關鍵還是把握戰略定力,此時郁慕明主席的提醒倒也來的正是時候,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並在這些領域成為真正的創新引領者,才是真正可長可久的發展規畫。(吳靈芬編)
http://www.cdnews.com.tw/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446619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