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搶到耶路撒冷可以幹嘛?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17-12-08 23:15:50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引述《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之銘言:
: : 所以我舉「中國」來當例子好了
: : 世界中心是什麼,用中國話來說,就是中國
: : 當然了,此國非彼國
: : 早期中國的觀念的「國」不是現代人觀念的「國」
: : 「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
: : 周人滅商之後,定都洛邑,謂「宅茲中國」
: : 這行為在當時有著相當重要的政治、宗教動機
: : 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
: : 旦(周公)曰:其作大邑,其自時配皇天,毖祀於上下,其自時中乂。
: : 簡單講
: : 周成王為了表現出他統治的正當性(天子),他定都於洛邑這個地方
: : 為什麼定都於洛邑呢?
: : 因為洛邑是大地的中央,剛好可以天中(天的中央,天帝的住所)相對應
: : 天子居於地之中央,接受天之中央,天帝所給予的訊息,並傳佈給萬民
: 補充一下關於上古會以洛邑作為中國的來由,以及台灣的類似地緣形勢。
: 回到古代沒有現代科技的交通,依據東亞大陸的地緣形勢,
: 位居現今洛陽盆地的洛邑地域,就是古代南北東西往來的交通中心。
: 由東西交通看,洛陽盆地的北方是山西高原的障礙,西南有秦嶺連綿四川山地的障礙,
: 西北方有黃河河套急流的障礙,最方便的東西通道只有經由黃河與渭水交會的潼關,
: 而經由潼關要途經洛陽盆地才能方便連接黃淮平原,所以洛陽盆地就成為東西交通孔道。
: 由南北交通看,洛陽盆地以西是秦嶺,以東是時常改道不穩定而高聳的黃河下游,
: 只有洛陽盆地附近的黃河較為穩定,方便渡河運輸。
: 而洛陽盆地周圍就是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界,方便古代水運陸運的往來,
: 所以洛陽盆地就成為南北交通孔道。
: 如此,上古時代,洛邑週遭依據地緣形勢,自然形成東亞大陸的陸運水運交通中心。
: 同樣類似,現今台灣在東亞海洋的地緣形勢,也和古代洛邑一樣是交通中心。
: 東北亞到東南亞,大陸北方海岸到大陸南方海岸,北亞到南亞,的海運方便交通孔道,
: 都會途經台灣週遭海域。
: 就像周朝以營造洛邑為天下之中心,台灣位置也是位居現代東亞之中心。
洛邑實際地理位置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我要介紹的不過就只是世界中心的一個概念
世界中心(宇宙山、天之柱、地之軸)是神話的重要課題
各神話最常見的世界中心大多都是山或樹
不同的是,其它神話的世界中心大多都是固定的
像北歐神話的尤克特拉希爾、希臘神話的奥林匹斯山
但中國和其它不一樣,中國的世界中心非常多個
一般神話當中能通天地的神山神樹,中國也有,而且很常提到
建木在都廣,眾帝所由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都廣在西南,其城為三百里,蓋天地之中也。
崑崙為地中。
崑崙為天主中柱。
崑崙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
冀州,中土也。
正中冀州曰中土。
齊之所以為齊,以天齊(天臍)也。
等等等,舉不完
雖然揚雄曾說「中於天地者為中國」
但這個中國(土中、地中)是隨時代隨地區不停的在變化
要談論周人為何會定都洛邑,並視其為「中國」
要先思考一下其政治動機為何,當時離他們滅殷不久
甲骨文有四方、四土、中商、中土等文字
可以推測東方的殷具天地中心的觀念
並認為殷自己所居住的大邑商就是世界中心
也因為如此,滅掉殷的周極需找一個能取代大邑商的世界中心
因此周編造了一個故事
「嗚呼!旦,我圖夷茲殷,其惟依天,室其有憲,命求茲無遠,
天有求,繹相我不難,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我南望過于三塗,我北望過于嶽鄙,顧瞻過于有河宛瞻延于伊洛,
無遠天室,其名茲曰度邑。」
會選洛邑,在現實目的可能就像你所說的,交通方便(軍事上相當重要)
但他們在選用的理由是因為「有夏之居」所以「無遠天室」(天帝的居所)
他們編造了夏之前就已經居住在洛邑,而原因是「無遠天室」的土中
因此周承繼夏(雖然是編的),跟著定都洛邑,亦能「無遠天室」
作者: bonfferoni (bonfferoni)   2017-12-08 23:16:00
公殺虫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7-12-08 23:38:00
就是有現成的基礎設施,而且交通又方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