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台男娶越南新娘,又瞧不起外籍新娘?

作者: WireShark (anti廢文)   2017-10-28 23:17:54
劉千萍:我是新二代,請您從「心」認識我
「爸爸是家中男生老么,在四十歲那年娶了來自越南的媽媽,他們的婚姻相差二十歲,且
這段婚姻是沒有感情基礎的;當初爸爸跟我舅公透過仲介到越南找老婆,女生就站一排,
選一個你喜歡的,然後在越南辦一場婚禮,接著回台灣再辦一場,媽媽在1996年從越南胡
志明市來到台灣,隔年就生下了我。」
1997年出生於彰化鹿港的劉千萍,目前是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在學生,看似平淡地說著她與
媽媽的故事,但她眼裡含著淚光,卻不輕易流下。
「媽媽剛來到台灣時,語言不通,在小時候印象裡,她打電話給外公外婆時會一直哭,那
時候我還不會越南話,但覺得自己彷彿聽得懂她們在說什麼似的。」最近這幾年,千萍試
著回想媽媽的遭遇,這些瑣碎的經驗對她來說,就像一塊塊拼圖一樣。
悲哀又矛盾的默契:我不敢在媽媽面前叫「媽媽」
千萍的母親在二十歲時嫁來台灣,但爸爸的家人對她並不友善,時常有語言上的嘲諷,也
時常對千萍及她的妹妹們說:「妳們要小心,不要太像媽媽。」但千萍內心充滿矛盾,因
為她愛爸爸的家人、也很愛媽媽,同時深知媽媽也很愛她,但與媽媽親密的互動,會被其
他家人挖苦說:「妳與媽媽感情很好呢!」
在前台眾人的監視底下,她跟媽媽培養出一種默契,表現出不會引起親友耳語的母女關係
-- 她們不在親友面前說話,最後她甚至不在親友面前說出「媽媽」這個詞,有時候覺
得自己非常懦弱,為了保全自己在大家族中的歸屬感,一再做出傷害媽媽的事情。
矛盾、難過、痛苦、撕裂與選擇
由於母親姓范,在台語裡跟「番」字讀音相似,漸漸地,家人開始稱呼媽媽為「番仔、越
南仔」,在親戚面前,她們與母親親密互動,總會招來一些不甚悅耳的「玩笑話」。
千萍小時候情緒低落、難過哭泣時,總會莫名被家人說道:「妳現在的樣子,就像是妳媽
媽在『番』的樣子」,這些言語使千萍從小就習慣壓抑自己情緒,只希望不要被家人認為
她的情緒與脾氣,跟他們眼中的媽媽越來越像。
甚至,千萍在國小時期成績表現良好,有次考到全校第一名,卻被隔壁班老師質疑這第一
名是否作弊而來,因為在當時師長觀念中,越南人的孩子不可能這麼聰明。
學校老師們知道她的家庭背景、知道她的母親是越南人,當時才十歲出頭的她,捉摸不住
其他人的眼光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她的努力與積極,是為了擺脫刻板印象,希望自己不要
成為「預言會被看不起」的人,然而當努力的結果有了傑出表現時,卻遭到師長不實的指
控。
這些複雜的相處模式,矛盾、難過、痛苦、撕裂與選擇,考驗著只有國小的她,但她不能
哭、也不能生氣,因為會立刻被家人閒言閒語:「妳這樣就像媽媽在『番』的樣子」,於
是無限的壓抑,也無限的循環,撕裂與矛盾的掙扎,佔了她國中、高中求學時期的大半生
活。
「妳是哪裡人?」是個讓人害怕的問題
小時候千萍常被親友問到:「千萍,妳是哪裡人?」但她最初聽到時,並不知道這些「我
是從哪裡來、我是誰、我是哪裡人」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對這些問題遲疑了一會兒,但親
友們哄堂大笑說:「這還要思考嗎?妳這麼想當越南人喔!」
從此,她開始對這些問題感到害怕,好像需要在期待的答案下給予「最正確」的答案,必
須在媽媽與家人間做出選擇。於是她從原先的遲疑態度,漸漸地被訓練成不假思索地回覆
「我是台灣人」,甚至後來面對家人們的疑問時,千萍學會快速地回覆:「不要再說我是
越南人!」以擋住更多親友們對她與媽媽的連結,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她討厭媽媽是越
南人這個事實。
而當她有更多人生經歷後,慢慢了解「認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需要很長的實
踐歷程與認識,以及主體性的認知。於是在高二這年,千萍擔任彰化女中台灣文學社社長
,透過文學培養了她深厚的人文科學素養,以及對台灣文化、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關
懷,同時她也到賴和文教基金會擔任文化解說員,以更多實際行動來認識「何謂認同」以
及「何謂台灣人」。
在高中時期不斷思辯的過程中,千萍開始回想小時候的種種,與她的生長歷程。
媽媽想證明自己有謀生能力,卻被家人解讀成「愛往外跑」…
但在千萍高二這年,父母卻突然離異,由於千萍長期以來由姑姑照顧長大,與父母分居十
年了,她原以為父母的離異對她的內心影響不大,剛聽到消息時還有些不以為意,甚至想
靜靜地以一個旁觀者看待著他們的婚姻;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卻有一股巨大的難過與罪惡
感在千萍心中緩緩而升,她開始自責地認為:是不是自己的錯?是否因為自己沒辦法修補
媽媽與家人間的關係,才讓媽媽必須忍受這些閒言閒語、以及眾人的冷嘲熱諷?過去十幾
年自己都怎麼了?他們的離婚是不是自己害的?
她還回想起,過去媽媽一直努力爭取去外面就業,還曾去彰濱工業區當作業員,是為了證
明自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但媽媽的勇敢與大膽,卻被家人解讀成「愛往外跑」,但現今
社會有哪個成年台灣婦女的求職行動會被這樣看待?自小看在千萍眼裡的,是媽媽無止盡
的憂愁,她多麼希望家人能以同理心來包容媽媽的感受,但她自身的哀傷與哭泣,卻在家
人眼中被解讀成「番」。
千萍從小的努力與肯定,就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想被看輕,希望在長大後有能力為母
親辯駁;然而在還沒長大前,父母就離婚了,她內心充滿愧疚與罪惡,卻又為自己的無能
為力感到自責。
試想著現在年紀的我,就是媽媽當時來台灣的年紀
母親在十九歲(1996)來到台灣,二十歲(1997)生下她,如今千萍也來到這個當年母親嫁來
台灣的年紀,她開始想像:當時的母親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需要多少勇氣來面對一切的
未知與迷茫?
千萍好奇媽媽當時在想些什麼,她想更親近媽媽、找回媽媽,於是上了大學後,她開始自
學越南文,希望可以透過語言文化產生更多的連結。在幼年的記憶裡,她很常與媽媽回越
南的外公外婆家,留著許多與外公外婆相處的印象,一起躺在搖床、一起牽手去吃鴨仔蛋
,她想找回童年回憶,也想更了解媽媽和媽媽母國的文化,「因為這就是我的一部分,我
也把她視為我的家鄉,學習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想更認識自己、更親近媽媽。」
我還能多做些什麼?
目前就讀政治學系的千萍,希望透過更多機會來了解新移民婦女和移工在台灣遭受的不平
等對待,也希望透過更多的社會參與,來改善新二代的學習環境。
在大一那年,千萍參與了轟動一時的課程審議委員會(課審會)學生代表遴選,原本她因
關注「新住民語納入國家教育」而參選課審會學代,但她不僅只展現對新住民處境的關懷
、或對母親母國文化的喜愛,更多的是因為在臺灣文學研究社的經歷,千萍想成為一個關
愛在地、對公共生活抱有熱忱的政治學系學生,她希望以她的視角和生命經驗來參與台灣
的教育改革,或許會有許多經歷與想法不同,能讓台灣有更多元文化的教育模式與走向,
讓多元教育與多元文化不只是口號或選舉支票,又或者變成政治團體的行銷工具,而是能
透過更多的實際參與,有更深刻的落實與把關。
被賦予期待與刻板印象的「新二代」我們
千萍也談到,並不是所有的新住民二代都願意接受「新二代」這個詞或是角色,因為這角
色有時被賦予了期待,但也被賦予了一些刻板印象 -- 台灣社會期待「新二代」們都具
有語言能力及跨文化交流的特質、能有更傑出的表現,因此那些能出現在鏡頭前光鮮亮麗
的新二代,是幸運地被賦予了話語權,可能是因為受過高等教育、或有特別的經歷,使他
們能擁有眾人目光,而媒體也喜愛挖掘報導優秀新二代「出頭天」的陽光勵志故事,再加
上新南向政策,使得「新二代」被認為是非常有優勢的一個族群。
但同時,也有更多新移民家庭和新二代,其家庭的經濟狀況並不理想、學習環境也較不充
足,因而在成果表現上的不突出,被誤認為是學習能力不足、或是拉低國民素質等,這些
歧視與汙名,使的另一群「新二代」在弱勢環境下變得更加弱勢,汙名再汙名。新二代,
很多時候是被這個社會所排除和忽視的。
千萍笑說,家裡的三姊妹好像呈現了三種「新二代」的類型 -- 第一種是對跨文化想有
更多的了解,努力積極想為「新二代」這個名詞賦予更多可能性,讓「新二代」能被看見
;第二種則是不會對「新二代」這個詞感到不舒服,但也對它沒有更多興趣;第三種則是
完全不希望「新二代」這個標籤貼在新二代身上,甚至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身分
和家庭,因為不知道會帶來何種眼光與挑戰。
她形容自己「東缺一塊、西缺一塊,永遠的遺失、暫時的移置,吹不走滿溢滿溢的悲傷,
年復一年,缺失的拼圖的影子獵捕脆弱的載體」,期盼在未來的人生能繼續努力尋找自我
,拼湊出一塊塊不凡的拼圖。
http://mpark.news/2017/10/24/3463/
台灣傳統家庭怎麼這麼扭曲?花錢娶人家又很不尊重人家?
新二代是怎樣我不知道,但是十幾年前會娶外籍新娘的台男都是他媽的魯蛇!
作者: homerunball   2017-10-28 23:20:00
轟轟魂
作者: abcd5566 (aa)   2017-10-28 23:20:00
一堆社經地位低的跑去娶 結果又瞧不起人家 真是垃圾
作者: wwvvkai (We do not sow)   2017-10-28 23:21:00
越南很好啊
作者: f9999 (foo)   2017-10-28 23:21:00
又不是不知道閩南人的劣根性
作者: audi86 (audi86)   2017-10-28 23:22:00
這我可以欸
作者: monson0412 (大辣不切)   2017-10-28 23:23:00
我真的覺得外籍新娘很可憐 會跑去買外配的本來就不是什麼好咖
作者: Vere (肥爾)   2017-10-28 23:24:00
越南妹很正阿
作者: jetaime851 (jetaime)   2017-10-28 23:24:00
台灣小學廢物老師不少
作者: T8 (wow)   2017-10-28 23:24:00
這種歧視到處都有 你試試看去做了黑手就知道
作者: XZXie (微軟新注音敗壞國文水平)   2017-10-28 23:26:00
甚麼娶 是買來的
作者: akobe   2017-10-28 23:27:00
魯蛇也沒什麼不好啊~~
作者: micat (micat)   2017-10-28 23:28:00
冤孽啊…一個不該用錢買,一個不該為錢嫁…
作者: kamayer ( 沒我的日子 妳別來無恙)   2017-10-28 23:29:00
現在也是一堆阿 娶不到台女 就要揪團去越南 買
作者: shownlin (哈哈阿喔)   2017-10-28 23:32:00
師大根本都是一堆分數不及格的學店,意外什麼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17-10-28 23:33:00
台灣社會真的要改變過往的一些觀念,不管當初是什麼理由的婚姻,現在這些下一代都已經長大了,他們的根並不是只有單單在台灣這塊土地,如果再強調什麼樣的族群才能代表台灣?接下來台灣社會就等著被撕裂!因為台灣的中堅分子組成就是來自很多的國家,也包括中國,台灣一些政治狂熱的老愛罵一些難聽的字眼,如果再不收斂,你們這些人就是撕裂台灣社會的推手!因為這些下一代都漸漸長大,他們爸媽可能就來自你咒罵歧視的國家!
作者: gm0936   2017-10-28 23:34:00
單方面的說詞聽聽就好。勿忘華航空姐
作者: minicoke (GGcola)   2017-10-28 23:35:00
一直一來都是魯蛇 只會花錢買落後國家當奴隸
作者: Asce (Excalibur)   2017-10-28 23:35:00
公司裡也有外配同仁,感覺過得還不錯,fb也常po親子照
作者: albertfeng (阿宗)   2017-10-28 23:36:00
看起來應該是有點錢鄉下田僑仔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17-10-28 23:36:00
對這些下一代來說,爸爸媽媽的國家都是他們情感的根!我不喜歡“台語”這兩個字,這擺明就是一種族群的歧視
作者: oe350200 (bigfilco)   2017-10-28 23:38:00
就垃圾支那閩南人 自以為高級
作者: albertfeng (阿宗)   2017-10-28 23:40:00
因為有一點家產,一家子的人才會在那邊勾心鬥角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17-10-28 23:41:00
現在台灣的族群比以前又更多元了,可以說台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憑什麼有一種除了官方語言的話可以說自己是“台語”?
作者: losangeles9 (Kersh22)   2017-10-28 23:43:00
鄉下都差不多這種德行
作者: Cliffx   2017-10-28 23:47:00
單方面說詞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7-10-28 23:58:00
奇怪 所以現在媽媽在哪 整篇都看不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