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最近那麼多蝦皮 PCHome新聞

作者: liquidbox (樹枝擺擺)   2017-10-16 13:52:19
※ 引述《HAmakers (罽赭麌碯)》之銘言:
: 到底發生什麼事
: 這幾個禮拜
: 這兩家公司一直有新聞
: 可是PCHOME不是本體是24小時到貨嗎
: 有人用他的賣場服務喔
: 剛剛看蝦皮也要提供兩小時到貨
: 擺明沖著PCHOME
: 可是他深根這麼久物流倉庫應該比較完善
: 有沒有這場戰爭誰會贏
PC Home本土業者,採重資產模式(含24小時購物、PC Home購物跟個人賣場等)
蝦皮外國業者,不熟悉本地生態、暫時沒能力打通上下游,所以採輕資產模式
蝦皮之所以近年大紅,相當程度還是跟美國、中國科技業者大舉對外投資東南亞有關
台灣在電商這塊本來還是乏人問津的市場,外資興趣缺缺,
即使有外資進來也不打算賠本經營,所以只是試試水,感覺沒賺頭就退
其實不管蝦皮,別忘了obike也是外資大舉攻台的冰山一角
蝦皮很難說是陸資,畢竟騰訊只佔四成股份,而且還有淡馬錫跟一堆台灣業者投資
而且第一個進軍台灣的陸系科技業者也不是蝦皮,淘寶、愛奇藝等早就進來了
但不同的是,蝦皮可能是第一個真的以網路平台模式經營的業者
網路平台模式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先衝大user base,
使用者數量達到critial mass,才有網路效應,
一旦網路效應發酵,就可以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而為了衝大user base,多數業者都會先燒錢,不計血本,賠再多也無妨
這時平台、商家、消費者三方關係中,消費者得益最大,
平台若不是自行吸收虧損,就是要跟商家一起吸收
網路效應是20世紀末的理論,但在大數據及AI的時代,
網路效應又增強,因為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
有了更多的user base,更多的使用者行為分析,競爭優勢更強
於是強者會超強,弱者根本爬不起來
這樣的燒錢競爭在中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他們的O2O基本上都是這樣競爭的,
大家的目標都是user base,輸了user base就只能吃屎
而中國的O2O競爭發生在約莫三年前,
競爭結果最後是一堆燒錢燒輸的被併購,
有概念的人也知道,同樣地,Obike也是在台灣燒錢增加使用者
Uber跟滴滴在中國也是燒錢燒到天翻地覆,直到Uber發現玩不贏就不玩了,
決定退出中國市場
回到蝦皮,其實蝦皮在台灣的競爭對手不只PC Home,
但不管怎樣,一旦蝦皮啟動燒錢競爭,在囚徒理論下,其他業者也必須跟著燒錢
雖然user base跑掉不打緊,這些靠燒錢補貼吸引而來的消費者忠誠度本來就不高
哪個平台補貼多就用哪個平台,所以蝦皮可以用補貼幹掉別人,別人也可以用補貼幹掉它
但不同的是,現在競爭多了「數據」,
數據讓強者變超強,燒錢燒不贏使用者,連數據都輸就別玩了
結果一場惡性競爭、不計血本的賽局會一直玩下去
直到有人燒不贏退場,然後winner takes all
沒有人知道這場燒錢大戰誰會贏,
可以預測的事物,最後都會因為預測本身而改變結果
但只看口袋深度的話,確實蝦皮非常有利(如果股東願意接受這場燒錢戰維持5年10年)
而蝦皮未來也可能挾口袋深度而轉往重資產模式發展,
畢竟重資產模式是一種有效阻絕新競爭者的策略
(今天新進者蝦皮可以靠燒錢燒贏,難保明天不會又有新進者燒錢燒贏蝦皮)
同樣地,我們也難保PC Home、雅虎拍賣、Momo等平台不會集結起來
或引進白騎士來抵抗侵略,例如騰訊的死對頭阿里巴巴
如果PC Home願意使用AWS或Azure的話,亞馬遜或微軟或許也願意投資PC Home
不過亞馬遜的海外重心不在台灣,所以這個假設希望渺茫
坦白說,這場燒錢大戰在國外已經發生過很多波,也很多年了
亞馬遜本身就是燒錢燒很多年才轉虧為盈,
但在外資乏人問津的台灣,很多企業確實對燒錢競爭全無防備,以致處於半養老狀態
大家也很意外,台灣竟然也成為「傾銷」的對象(其實這不合乎傾銷的定義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