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所得比不上80年代

作者: tw689 (台灣689)   2017-09-11 01:42:49
1.媒體來源:
中時
2.完整新聞標題:
所得比不上80年代
3.完整新聞內文:
2017年09月10日 04:10 于國欽
個人所得包括薪資所得、產業主所得、財產所得、移轉收入等。薪資所得只是各類所得之
一,係上班族獲得的受僱報酬。而可支配所得是指經過重分配(課稅、社福補助)之後的
所得。
■我國目前就業者有1,132萬人,其中受僱於民間部門者占70%,另外,僱主44萬人、自
營作業者132萬人、政府僱用102萬人、無酬家屬58萬人。
兩年多前,蔡總統以在野身分十問馬總統:「為什麼台灣經濟悶到不行,何以實質薪資倒
退16年?」這真是難解的問題,馬總統解不了,如今蔡總統也一樣束手無策,今年上半年
實質經常性薪資37,787元,倒退17年。
每逢談及實質薪資倒退嚕,政府總會提醒:「我們名目薪資還在成長,只是薪水升幅追不
上物價漲幅,才出現實質薪資倒退的走勢。」然而看看如今青年人的起薪,多數還是不如
民國88年,遑論實質,連名目薪水都不及民國80年代水準。
我們觀察青年人初入職場的經常性薪資,去年大學學歷者2.8萬元,還略低於民國88年,
研究所學歷者3.3萬元,也沒比88年增加太多,其餘各學歷情況大抵如此。換言之,長期
以來我們實質薪水倒退的真正原因不是物價漲太多,而是薪水停滯甚至倒退,這在台灣近
半世紀的經濟發展歷程裡,聞所未聞。
連名目所得都倒退17年
事實上,談人們收入倒退,光談薪資是不夠周延的,因為這個社會並非人人都是上班族,
我們還有130多萬名自營作業者(開計程車、小本經營者)、44萬名僱主,將其計入,去
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43萬元,和民國88年差不多。請注意,這是名
目所得,連名目所得都倒退成這個樣子,遑論實質所得了。
換言之,我們的名目所得差不多也倒退17年,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可見中小企業老板、
開計程車、小本經營、攤販等自營作業者的處境,比上班族更為難。
我們平常看到的薪資變化只是呈現上班族的處境,要了解中小企業僱主、自營作業者的處
境,就得從每年公布一次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去發掘。從過去20多年的報告可以發現
,這份包括上班族、僱主、自營作業等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名目所得,一樣倒退嚕。再細看
,如今研究所學歷者、大學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竟然還比不上20年前。
所得衰退非年輕人專利
舉個例子,去(105)年研究所學歷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80.3萬元,優於其他學歷,然而
遙想20年前,民國84年研究所學歷者已達84.3萬元,請注意,這裡的研究所學歷者不單指
年輕人,而是包括老老小小的碩、博士,可見所得倒退嚕已非年輕人的專利,而是一普遍
的現象。
再如大學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早在民國82年已達61.2萬元,去年竟降至50萬元,
請注意,這不是實質所得,而是名目所得,連名目所得都都倒退嚕成這樣,難怪這些年不
論誰執政,誰組閣,即令起頭聲望甚高,萬人擁戴,但至終總是在沸騰的民怨中倉皇下台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我們以往所體認的實質薪資倒退17年,是低估了民心的苦悶。事
實上,把上班族、中小企業老板、自營作業者全數納入後,我們的名目所得同樣倒退17年
,碩博士、大學學歷者更倒退20年以上。所得倒退嚕有多久,民怨的累積就有多深,執政
者切莫低估。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10000212-260209
5.備註:
快樂到底屬於那個年代 70 80 90 還是Y世代~
反正看起來80年代是比Y世代好太多了
作者: QoGIVoQ (乳酸菌)   2017-09-11 01:43:00
早就知道了
作者: BPineApple (七折)   2017-09-11 01:43:00
五樓領22k
作者: frommr (流浪漢)   2017-09-11 01:43:00
五樓肛門一直處在鑽石時代
作者: pokemonya (ㄍㄌㄇㄉ)   2017-09-11 01:43:00
五樓賣肛所得超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