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委會推4年計畫 提高保育豬育成率

作者: trustmyluck (I like watching TV)   2017-08-08 15:29:42
1.媒體來源:
中央通訊社
2.完整新聞標題:
農委會推4年計畫 提高保育豬育成率
3.完整新聞內文:
農委會推4年計畫 提高保育豬育成率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
缺豬豬價創新高,
畜試所調查發現,
台灣保育豬的死亡率15%高出丹麥的5%,
是缺豬主因,
7月起已啟動4年計畫,
擬輔導60場養豬戶落實批次生產,
盼明年提高68%的育成率2個百分點。
端午節後,
豬價居高不下,
5日全國毛豬交易均價創新高,
每公斤飆上新台幣85.1元。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分析,
今年5月底調查在養量538萬7411頭,
比合理數量550萬加及減1.5%,
即558萬2500頭到541萬7500頭區間少,
顯示缺豬是價格持續飆高的主因。
農委會畜試所主秘王治華指出,
育成的某個階段死亡率,
台灣遠高於指標國家,
是育成率拉不高、
造成缺豬的主因。
畜試所研究員劉芳爵說明,
台灣毛豬出生的第一個月死亡率12%,
相當於此階段的養豬業指標國家丹麥12%;
分析死亡原因不限於環境,
包含體重若較輕,
吃不到母乳,
營養不夠,
抵抗力會較差等,
也會增加死亡風險。
他指出,
40公斤以上要進肉豬舍階段,
台灣毛豬的死亡率5%,
也跟此階段的指標國德國的3%到5%差不多。
問題在以上2個階段的中間期間死亡率過高。
劉芳爵說,
離乳到進肉豬舍之前的育成階段(畜牧處稱之為保育豬),
台灣產業的死亡率達15%,
對比此階段的指標國丹麥近年來僅2%到5%,
台灣的死亡率高出數倍。
但是他也舉例,
台灣的年輕豬農,
比較注重環控投資、
願意仿照指標國家的批次生產、
異地生產等「統進統出」作法者,
這階段的死亡率則在10%以內。
劉芳爵進一步說明,
扣除滿月前的死亡率12%、
離乳到進肉豬舍以前的死亡率15%、
逾40公斤進肉豬舍的死亡率5%之後,
台灣毛豬育成率僅約68%到70%,
拉不高,所以今年缺豬問題明顯,
一直牽動豬價。
他表示,
農科院10幾年前已引進批次生產等作法,
但需豬農改變觀念,
才能推動得開,
現在氣溫一直攀升,
疫病易產生,
產業革新相對緊迫。
劉芳爵表示,
農試所7月起已推動提高育成率的4年期計畫,
共30多位專家及工作人員,
針對6種級距業者查訪60多戶,
協助豬農落實批次生產作法,
希望明年育成率能比現在的68%,
提高2個百分點。
他說,
4年期計畫預定共提高育成率共12個百分點,
除了第一年的2個百分點外,
第二個年度提高5個百分點,
第三、第四個年度各增加3個、2個百分點。
王治華表示,
因為畜試所機構性質,
輔導以願意配合的業者為主,
並沒有補助款,
但可以提高豬隻育成率,
呼籲養豬戶參與。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bit.ly/2fo08us
(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708080202-1.aspx )
5.備註:
作者: qber (nothig)   2017-08-08 15:30:00
9.2高潮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