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英國學校採用中國教材來加強學生數學能力

作者: nonnon (にゃんぱすー)   2017-08-08 01:08:37
紐約時報
Britain Turns to Chinese Textbooks to Improve Its Math Scores
北京——上海學生首次參加國際標準化考試,便力壓來自其他數十個國家的學生,拔得頭
籌,創造了一些人口中類似於「斯普特尼克時刻」的一刻。該消息在2010年公之於眾時,
全世界的教育者都為之震驚。
現在,一些英國學校試圖通過使用獨特的教科書來複製那種成功。新課本譯自上海各公立
小學使用的教科書,幾乎與原版一模一樣。
從2018年1月起,英國的老師將可以選擇使用一套共36本直接從中文譯成英文的教科書—
—《真實上海數學》(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唯一的區別?人民幣的符號將被英
鎊的符號取而代之。
「很長時間以來,亞洲人一直從西方教育系統中汲取經驗,」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教育學教授趙勇說。「突然間,事情發生了逆轉。」
這並不是來自亞洲的數學教學首次被引入西方的課堂。早前,少數西方學校試著採取了一
種新加坡式的教學方法。它與被視為全中國最牛數學老師匯聚之地的上海使用的方法類似

但專家稱,英國是第一個制定由政府支持的大膽計劃、要在某種程度上以東方為藍本重塑
一些課堂的國家。根據這項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總預算為5400萬美元的計劃,英國超過半
數的小學將採取上海、新加坡等學生成績最好的一些地方使用的數學教學方法。
「我相信,我們現在採取的措施將確保年輕人為未來的學業和21世紀的職場做好準備,人
們耳熟能詳的『學不來數學』將成為過時的說法,」負責初等教育的英國學校事務大臣尼
克·吉布(Nick Gibb)去年宣布推出該計劃時表示。
這種名為「掌握」模式的教學方法所基於的理念是,只要得到恰當的指導,所有學生都能
學好數學。在西方,老師可能會描述一種概念,然後給學生出題,讓他們獨自解答;而掌
握模式具有更強的互動性。老師常常向學生提問,學生則會在同學們面前準確闡述解題方
法和背後的原理。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概念要少一些,但對那些概念的理解會更深入。以分數為
例,老師或許會讓學生將「整體的一部分」這一基本原理應用於不同的情境,並利用圖像
表現手法和其他視覺技巧去探究該抽象概念。理論上,只有全班學生都表現出理解或「掌
握」了一個概念的樣子,老師才會往下講別的。
翻譯版教材的出版方是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旗下的教育出版社柯林斯學習
(Collins Learning)。該出版社的董事總經理科林·休斯(Colin Hughes)說,與英國當前
的課本相比,中文原版教材的「要求高得多」。
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學生之所以能在頗受看重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測試)中名列前茅,掌握模式據信功不可
沒。PISA測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者是來自60多個國家的約50萬名15歲的學生。
2009年和2012年,上海學生兩度打敗其他地方的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居冠。
2015年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專家稱,除了掌握模式,父母的大力介入以及著重於教育的
文化,也是促成成功的因素。
相比之下,很多西方國家處於落後位置,其排名多年來基本沒有往前挪。例如,美國學生
的總成績通常位於中游,或低於平均水平;2015年,英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排名第27,比三
年前下滑了一位。
英國的一些學校已經開始試用以新加坡教材為藍本的教科書。另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
編輯倪明介紹,約400所英國小學正在使用另一套源自中國,但經過改編,以便適應英國
課程要求的課本。那套課本的中文版出版商就是他所在的出版社。
對於擁有一些世界一流大學的英國來說,轉而求助於東方是一種非常大的改變。
此舉對中國來說則是一個福音。中國向來都不掩飾在自身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之際展示軟實
力的意願。但迄今為止,其努力的結果好壞參半。例如,一個雄心勃勃、致力於在世界各
地的大學校園裡開辦數百家孔子學院的項目,已因在某些人看來與學術自由的總體原則相
悖的內部政策而廣受批評。
相比之下,中國的大學前教育體系是某種圍繞高考而建立的天然文化資源。作為競爭激烈
的全國性大學入學考試,高考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可以決定大多數中國人能上哪所大
學。
除了英國,阿聯酋、肯亞和馬來西亞等很多國家都表達了對於學習所謂的中國掌握模式的
興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倪明說,該出版社正就其所出參考書的改編事宜在美國等其
他幾個國家與教育代表談判。
這場向中國學習的運動浮出水面之時,中國的一些家長和教育人士正越來越多地呼籲大幅
改變該國的教育系統,以便減輕學生面臨的嚴峻壓力,鼓勵個性發展。
「不能因英國引進數學教材,就認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沒有問題,
從而不進行改革,」北京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最近在《光明日報》上寫道。
中國一些地區的官員已經開始試著推行高考改革以及獎勵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方法。由於對
本國的教育體系不滿,大量中國家長繼續把子女送往英國、美國等國家求學。
「現今,『創造性』在中國是一大熱詞,」哈佛大學研究員、會就如何在課程中融入更多
創造性向中國學校提供建議的江學勤說。「中國把它視為經濟實力的一個來源,以及要挑
戰美國的霸權就必須跨越的一道障礙。」
有專家質疑,僅僅引進中國的教科書能否對數學課程水平產生真正的影響。休斯承認,就
英國的教育問題而言,教科書並不能包治百病。
但一些批評者說,即便這項努力用意良好,掌握模式也太過根植於亞洲的文化環境,很難
適用於西方。
倪明說,其間的一些差異在把中文教科書翻譯成英文的過程中顯而易見。一道習題要求一
年級學生給事物配對,比如襯衫配短褲,花配花盆。
但他說,至少要把一對事物改一下。
最初是鳥和籠子,在英文版裡改成了鳥和樹——或許,這是關於不同教學方法的一個不那麼微妙的隱喻。
「在中國的文化裡鳥是用來賞玩的,」倪明說。
「但是在英國,鳥應該自由地在樹上。」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807/china-textbooks-britain/en-us/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作者: wuheroin (我有女友你沒有)   2017-08-08 01:09:00
五樓中國人
作者: Jeff9453 (不要問太多)   2017-08-08 01:09:00
作者: mithralin (工口)   2017-08-08 01:09:00
新聞連結勒?
作者: johnny010111 (晶-賴中)   2017-08-08 01:09:00
好哦
作者: wtfbt (57moneyboom)   2017-08-08 01:09:00
五樓用巧克力棒自我訓練廢文自刪
作者: freedom2105 (自由2015)   2017-08-08 01:10:00
五樓自肥
作者: North4use (沒用的啦)   2017-08-08 01:11:00
五樓的教材真特殊
作者: hw1 (hw1)   2017-08-08 01:46:00
中國數學 不是應該用算盤跟算籌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