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國的支付寶好用還是台灣的悠遊卡厲害呢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0:56:22
這個主題在八卦板大約在兩三年前就開始熱門起來,
有趣的是,對於第三方支付或行動支付反對者的理由一直在變更,
而通常都是反對意見被推爆,然後奇怪的論點就擴散到各大論壇和FB去。
許多理由,本來就是因為為反而反而存在。
在討論以前,我想先說的是第三方支付與行動支付並不等於中國,
以免每次只要發表類似應用的支持言論就先被打成9.2或五毛..
各國本來就有不同的消費習慣,
並不存在進不進步的問題,但會存在方不方便的問題,
我相信在台灣悠遊卡尚未布點那麼多的時候,
台灣也會羨慕香港日本在電子票卷上的優勢。
你說台灣不進入電子/行動支付,確實是不會有影響,
因為台灣已經算是相當方便的,
只是貪婪的使用者/消費者,在使用過更方便的模式後,
自然會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也有類似的模式,
比如悠遊卡之於SUICA、八達通,
而電子/行動支付之於支付寶。
多數人感到支付寶的便捷性,
不如說是支付寶所能使用的延伸應用與電商服務相對完整許多
你可以選擇學習優點運用在自己開發的系統,當然也可以直接採用別人的系統,
比如直接使用支付寶,但我希望台灣,是前者。
很可惜的當台灣8591第一次嘗試進行第三方支付的嘗試的時候,
我們第一個反應是直接打臉。
就技術而言,台灣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的電子商務與支付系統做的跟中國一樣好
甚至更好(比如說隱私與安全問題)
但許多系統卻常常只做了半套。
我想很明顯的並不是技術與習慣的問題,
有一些則是牽扯了利益交換。
說明電子支付時,我很常舉一個例子,就是台灣威秀影城(老文重PO不好意思)
威秀時常會進一些相對冷門的動畫片,因此學生時代身為肥宅的我,
也很喜歡去光顧台北威秀。
但我在那時候,始終沒有辦法明白的一點,
就是為什麼明明我已經在網路上訂票,卻還規定我30分鐘前必須取票完畢,
肥宅是很不喜歡待在人多的地方排隊的,
但是不去排隊就要取消我的位子,然後這種半吊子服務竟然還要收我20元手續費? WTF?
實際上就當時技術上來說,威秀完全可以直接在網路上驗證完我的信用卡並且讓我選位,
並完全預約位子,但為什麼不做??
很簡單啊:因為要賣你爆米花,你不去排隊他怎麼跟你推銷,20元哪夠他賺?
謝天謝地的是,威秀在去年終於把它的訂位系統更新為可以完全於線上支付完畢。
雖然還是要收天殺的20元。
對我來說這一等,就是6年。
(我知道有人要說 威秀在15年就做出刷卡購票了,
但當時它有限制必須在某家銀行信用卡,限制大得很)
而在他的系統更新前,中國很多城市的電影院,
早就可以在網上完成選位、支付,
並且可以直接在機器上面直接取票。
你會說,台灣的消費者不需要這種便捷服務嗎?
實際上絕對會需要,只是大多數商戶不做,
理由包括:高層守舊、擔心節外生枝,害怕改變,
因為改變很麻煩,還要花錢,還會賺更少錢。
本魯從小就十分喜歡線上消費,因此對於台灣電子商務發展的體會很深,
本魯蛇出生在小學若會使用電腦,就是小神童的年代,
因此小學的時候就常常被叫去當工具人修電腦。
第一個讓我覺得網路消費實在太神了的應用,是Y拍,
這個幾乎從我國中小就開始使用的東西,
第一次收到貨品的時候,開心的感覺到現在還記得,
但每每到ATM前面轉帳,都要再三確認,深怕對方帳號輸入錯誤,
然後害怕對方爽約沒寄給我,因為Y拍的詐騙,也常上新聞
對於一個中二生,這些害怕都是很正常的。
http://imgur.com/a/SWOR1
(別誤會,間之楔是幫我的同學買的XD)
再來讓我覺得很神的,是博客來的消費模式,
我還記得我在電腦課上,跟同學炫耀我從網路上訂了一本書,
它不但送貨速度超快,還會直接送到我家附近的小7,
根本就是文青+高科技一次滿足,好棒棒。
http://imgur.com/a/UXmse
(我能找到最舊的訂單只有這筆了,kimo年代的好像不見了)
接下來出現的ibon,超商取貨,都讓我著迷了很長一段時間。
8591 我也做過幾筆買賣,
讓我覺得很納悶的是為什麼P拍Y拍不導入這種對雙方都有保障的交易系統。
台灣拍賣網站C2C的消費者都是盤子嗎? 難怪台灣至今還是詐騙者的天堂。
現在唯一能打的,大概也就剩PCHOME了
比如說前陣子最主流的論點是因為中國的信用與假鈔問題,
所以台灣根本不需要這類行動支付或第三方支付模式。
雖然這個論點在近期漸漸被不攻自破,不過在這邊還是先以我自己的觀點,
打臉一下上述兩個"理由"
先說個人觀點整理出的結論:
1.中國的電子支付與第三方支付的興盛是否是因為假鈔問題?
不是,從中國支付寶的發展過程來看,不論是從商家或消費者的角度,都跟假鈔無關。
2.中國電子支付與第三方支付的興盛是否與信用有關?
不是,因為信用與支付模式並不存在衝突。
3.台灣習慣刷卡、悠遊卡,所以行動支付很難推?
不是,從中國的發展過程來看,這個論點本來就有待商榷。
是不是假鈔問題,你可以隨便抽問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中國人,
他是不是因為假鈔,所以考量使用支付寶。
許多人則表示,假鈔防範對於商家有利,因此對於第三方支付的推行有幫助,
台灣沒有假鈔問題,所以不需要,
恕我無法認同這樣的論點,因為從中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時間來看,
這樣的論點並不成立。
我以我自身的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我大部分不是待在中國一線城市(除了在2014年北京待了三個月),
其他大多待在2~5線城市,若有不正確的地方,還麻煩大家指正。
2012年我因為工作關係,跟一大群台灣同事初次前往中國出長差,
那時只是在東北的一個三線城市出差,
所幸當時中國開儲蓄戶的手續非常簡單,審核非常寬鬆,
順利拿到了儲蓄卡,而那時的儲蓄卡,不需要額外詢問,
本身就具備了debit card功能。
當時全部台灣的同事,包括本魯都覺得中國很奇怪,
為什麼沒有紙本存摺?? 這樣根本在亂搞吧?? 共產國家真可怕
之後想想,到底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紙本存摺?
而中國在此時,大家對於刷卡消費,也是非常習慣且稀鬆平常的一件事,
因此對實體刷卡來說,並不存在因為習慣刷卡所以行動支付就沒有發展空間這種說法。
因為是長差,所以時常會需要購買一些東西,
但是在三線城市又覺得外面賣的東西沒那麼可靠,
因此魯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跟在台灣一樣,先上拍賣網站!
魯宅的第一個衝擊,就是淘寶,因為我期待的8591+Y拍的消費模式,
竟然在這邊已經是主流。
它的消費模式非常簡單,輸入你的提款卡號,然後OTP簡訊認證,
就完成了付款動作了,並不需要儲值到支付寶,
他已經幫你完成支付給對方的擔保,你不用插卡再ATM轉帳,也不用登入網路銀行,
要注意,這是C2C消費,並不是像PCHOME購物的B2C消費。
讓我覺得支付寶應用於淘寶最便捷的地方在於
1.他有辦法整合中國全國銀行的直接支付。
2.擔保消費,對消費者有保障,詐騙能有效減少。
3.銀行的OTP認證,是本魯認為以當時技術相對安全且簡單的認證方式
(本肥宅在此前於台灣大量接觸是智冠採用於WOW的登入)
是的,淘寶超多假貨,我也買到過假貨,
阿為什麼既然台灣拍賣貨品這麼棒,不把這個模式拿來用,拿來加強自己?
這個模式,無庸置疑,明明就是超棒的模式。
台灣的信用很好嗎?既然台灣的信用很好,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Y拍詐騙?
為什麼喬治瑪莉推出時造就一股卡債風暴?
實際上支付模式或第三方,跟信用並不存在衝突,
即使是第三方支付,也可以提供信用超支。
另外,中國其實也很多信用卡,並沒有發展的很晚很差,
只是因為所有銀行帳戶開出來就已預設是銀聯Debit card了,
相對數據來看,具備信用支付的比例就少很多,
因為對消費者來說辦理信用卡的誘因本來就低。
而台灣由於發展歷史不同,造就了初期信用戶就大於debit的局面。
既然都可以刷卡,中國有因此就發展不起來嗎?
火車票售票系統,也好用太多,
因為那時候,
台灣連線上買斷火車票都有問題(現在已經可以了,但系統還是爛到我不知道怎麼吐槽)
但當時還不是用支付寶,
而是直接採用銀行的快捷支付,
整個訂票系統也是已經整合好全國銀行(卡號+OTP)
另外提到的電影售票系統,也是直接線上能夠買斷,並且直接取票。
(但在本年於本魯所在的城市,系統還不是特別的方便,
因為還是要於開演前到櫃檯取票,整合性也還很差,
不過再過一年,這些問題已經完全消失)
隔了一年,本魯又帶著幹意到中國四線出長差,
能感受到的主流線上消費(當然也可能是本魯才剛開始使用)
漸漸轉往京東、1號店等B2C網路商城(類似對比台灣PCHOME線上購物)
2014年於北京出長差,
最熱門的消費模式則是線上團購卷,因為大家都覺得線上團購卷很便宜,
所以漸漸都採用線上團購,在這個時候,
淘寶則開始強制綁定與實名認證支付寶,
人們開始漸漸不直接採用銀行支付,而是把錢轉存到支付寶內消費。
在北京,京東是主流,六環之內上午訂貨下午到。
2014年底,支付寶應用開始更加擴大性的發展,
叫車軟體開始盛行,支付寶開始進一步擴大實體應用範圍。
15年初,支付寶整合更加擴張,開始出現應用在實體商店,
支付寶推出多個商家優惠,
若你沒有用支付寶,你就沒有這個優惠,
有些只是提供5~10元折扣,有些打折,有些多贈送小食品。
使用人數進一步擴大。
15年底,外賣開始盛行,幾乎所有上班族都在使用外賣吃午餐,進一步擴大使用人數
16年~17年,比較少去中國,只知道應用越來越擴大。
近期讓我比較驚訝的是,京東的貨倉與物流發展已經讓我覺得相當吃驚
在3~5線城市也有辦法當天送達(當然,不是全部商品)
這個肯定會讓消費者越來越依賴網路消費
而對於實體商戶,從一開始的團購,
漸漸發展到多一個"支援"支付寶支付,
過程其實就只是因為,支付寶越來越多人在使用,且支付寶有提供優惠,
就像台灣的商店,當信用卡使用人數變多,大家會希望商戶可以刷信用卡,
不然商家哪會那麼無聊給VISA狂抽?
是很自然的發展過程。台灣老四川以前不能刷卡消費,
以前常常在官網靠杯VISA抽太高所以不提供,現在最近也開放了
對於商戶來說,會開放支援支付寶,單純是因為支付寶
1.使用人數多
2.支付寶提供的付款優惠,可以達到吸引消費的目的。
3.傭金不高
注意到了嗎? 實際上都是從網路商店,以及網路線上支付開始推行,
並不是一開始就從實體商店推行,
而網路商店,本來就不存在假鈔問題!
你跟中國攤販消費,它也不會跟你推薦使用支付寶支付,
它生意忙的時候還會覺得你拿支付寶支付很煩
它只是提供了這個選項的可能性。
支付寶的發展過程,
從來就是從線上慢慢發展到線下實體,
因此說支付寶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是因為假鈔問題,不論是對商家還是使用者,
這個論點,明顯是有問題的。
我也不是要反對使用信用卡,
實際上信用卡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說他的盜刷保護機制,
本魯的VISA無限卡最近才在海外被盜刷10萬
發卡銀行在本魯收到消費簡訊的10秒後就打來跟本魯確認,
這實在值得讓人稱讚,但即使是這樣,
你還是無法否認它存在許多做不到的事情。
還有它存在許多缺陷,
我覺得信用卡實體刷卡目前的模式已經太過過時,
他的安全風險太高了,交易或輸入的過程都是明碼,
我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明明導入OTP還可以出現直接線上授權出去盜刷,
側錄風險比一般任何一種電子交易模式都還高
我真的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某些鄉民會覺得這個已經模式很好 不需要進步,
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盜刷保障,但非常的不方便,
我自己被盜刷過兩次,盜刷事小,但補卡程序和否認交易程序很麻煩,
尤其是本魯長年在海外工作,覺得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好在現在再配合其他支付模式下(Apple,google,samsung),已經漸漸的稀釋其風險,
目前最好的方式是Samsung Pay模式,可惜也只能在samsung手機上使用,
不然我認為這是VISA目前最佳的電子支付方案。
(因為可以支援舊有POS設備)
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確實存在其缺點,
比如說過度發展,有人認為會影響到實體商家甚至整體經濟活絡性,
這點我不是經濟專家沒辦法提供分析。
但是,我強調,我只是作為貪婪的消費者,我會希望我的消費更加便利,
而且會希望網路能幫我做越來越多事情(好吧,可能是因為我是肥宅)
就算只是傳統的刷信用卡,
台灣有太多電商與線上付款機制有太大的改善與發展空間。
再讓我吐槽一下台鐵,連越南國鐵的支付與取票機制都比它好太多,
我不要求做到像德鐵的系統,
但多少年了,至少也要能趕上越南吧?
本土的第三方支付發展,在我來看,
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有機會打破VISA(Made in USA)與銀行在台灣壟斷的局面。
既然八卦板不喜歡類比中國支付寶模式,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解套方案,
就是台灣應該漸漸去模仿日本SUICA模式,並吸取中國延伸應用的經驗,
SUICA已經有很棒電子錢包功能,並整合了傳統的實體卡片支付。
實際上就某些觀點來看,中國的支付寶還是相當落後的,
比如說他的主流支付方法,還是以QR掃碼支付為主,
這其實就反映了一個中國目前行動支付的問題,
就是手機硬體的支援性。
之所以掃碼支付會成為中國主流,
是因為這確實是在目前行動支付"過渡期",最佳的解決方案,
因為這樣能讓支援廣度提到最高。
因為店家不需要獨立準備感應終端(信用卡要、悠遊卡也要)
使用者也不需要具備NFC的硬體
(就算是中國許多品牌的手機,也常常是沒有配置NFC的,但手機一定會配備鏡頭)
等到手機硬體自然而然發展到NFC必備,或是其他更高階層的未來模式(比如說生物辨識)
這個模式才有可能被淘汰。
但台灣和日本相較中國已經有一個很大的發展優勢,
就是線下本身已經有很強大的NFC感應終端布點(超商的悠遊卡支付)
"模式"由誰來做,對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差,
"模式"並不分國家,依照目前台灣的支付發展情形,
就我的觀察最有機會成為大型第三方支付的,可能是台灣悠遊卡公司(Made in Taiwan),
因為本身已經有很多線下布點(在台灣,最重要的就是便利商店)與民眾習慣,
也具備NFC Pay的條件(不過iOS可能哭哭),
只要導入使用者電子帳戶概念,並整合行動裝置,
掃碼支付(為了讓可支援設備最大化,並cover iOS)
和更多應用功能,或甚至是拍賣擔保,
馬上能讓使用範圍急遽擴大,甚至追趕到中國的應用程度。
可惜若當初在拍賣最熱門的期間,如果台灣第三方支付就已經出世了話,
也許還有發展空間,
以現在的台灣環境來說其他公司若想要做,最基礎的其實就是兩點,
1.能支援多數銀行(apple pay出來各大行搶著推,其他為什麼不能?)
2.支援兩大便利商店
當然,實踐在台灣上有太多障礙,
但,第三方支付 不等於 中國
中國有許多電子應用,值得我們學習,
把別人的不好(人權、金管)捨棄,
學習別國的優點加到本國現有的系統內,發揮自己國家的優勢,我想效果是相輔相成的。
電子貨幣會不會取代實體貨幣成為主流,我個人認為未來絕對會是主流。
那麼十年之後,你認為一個已經累積數十年使用者經驗的支付工具,
和一個剛開始發展的電子支付工具,
哪一個安全性和使用者體驗會比較強?
又或是到最後我們還是只能買/用別人的系統,給別人抽成?
會覺得中國的消費模式方便,其實大多數不是針對第三方支付(支付寶)
而是針對它的延伸應用消費模式,
就是因為嚐到了更方便的模式,以消費者的觀點難免會感嘆,
為什麼台灣沒有提供這些便捷服務。
嘗過SUICA,會感嘆台灣的悠遊卡還有進步空間,
嘗過越鐵德鐵,會感嘆台灣的台鐵訂票為什麼跟OO一樣
最後再強調,本篇文章不是用來吹捧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單單是希望能讓台灣的電子商務與支付手段更加向前進,
希望台灣本土的業者在未來更加競爭的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應該說,只是讓使用者更爽,商家、VISA和銀行爽不爽,倒是有待商榷)
作者: L1ON (Fake)   2017-07-02 11:00:00
你先搞清楚支那寶的由來吧
作者: u304027 (freud)   2017-07-02 11:00:00
這方面中國發展的好,鄉民不爽而已,ApplePay用很順啊
作者: smalljacky03 (小小迷糊蟲愛搗蛋03)   2017-07-02 11:01:00
文章太長啦
作者: RGZ91B (這就是人生)   2017-07-02 11:01:00
悠遊卡只要抄八達通的好易畀就可以搞電子支付了http://www.oepay.com.hk/tc/index.html 有現成的可以抄
作者: shamanlin (點藏必須死)   2017-07-02 11:03:00
不管,你說支付寶好,那你就是9.2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見)   2017-07-02 11:05:00
台灣的環境, 很容易將台面上的問題無限放大. 很難控制
作者: Bokolo (舶客樓)   2017-07-02 11:06:00
寫這麼多,支付寶是日本的板上就會狂推說先進了啦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見)   2017-07-02 11:06:00
尤其是問題確實出在業者身上時就更麻煩. 這也是保守的原因
作者: Bokolo (舶客樓)   2017-07-02 11:07:00
今天不是日本或美國來的,板上就是認定為落後,懂?明白了?
作者: kouyakushi (黃老邪)   2017-07-02 11:09:00
你必須明白,debit card是沒有辦法累積credit的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7-07-02 11:11:00
似乎明白一點了 臺灣不是所有銀行卡都是刷 可能限于信用卡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11:00
你連威秀有QRCODE電影票都不知道 笑死我了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7-02 11:13:00
最大的問題是把支那寶當成一般第三方支付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13:00
而且2013威秀就已經有QRcode電影票 你卻不敢提
作者: wuyiyu (mini)   2017-07-02 11:14:00
拿台胞證賣台賣得飛起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7-07-02 11:14:00
支付寶現在更重要的功能是電子錢包了 第三方基本上只用在
作者: RGZ91B (這就是人生)   2017-07-02 11:14:00
這版上一堆人哪個是電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都搞不清楚吧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7-02 11:14:00
支那寶是國家背景的企業 不要拿來跟一般第三方支付比
作者: pippen456 (pippen456)   2017-07-02 11:14:00
手機會沒電,悠遊卡不會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15:00
威秀一直都限制極少數銀行可使用,去年才開放所有VISA卡
作者: RGZ91B (這就是人生)   2017-07-02 11:15:00
中國國家隊是銀聯吧
作者: wuyiyu (mini)   2017-07-02 11:15:00
樓上的大大不是笑死了嗎
作者: snaken (snaken)   2017-07-02 11:15:00
威秀之前的訂票真的一坨屎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7-07-02 11:15:00
前面兩處有打錯 都是刷 改成 都能刷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16:00
行動支付也一樣 剛開始很多都是支付寶微信二選一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17:00
還有不好意思我確實忘了加年分,上一次發文有加我指的是2010年開始我就已經在威秀購票,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17:00
問題如果在自己不申請 就不提2013就有QRcode電影票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18:00
但是他很久都無法直接在官網透過信用卡買斷電影票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18:00
其實是你落後 不是支那先進講一堆支那有線上取票 台灣明明2013就有 你卻刻意不講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你的資訊落後
作者: bobju (枯藤老樹昏鴉)   2017-07-02 11:22:00
路過推,寫得不錯
作者: shamanlin (點藏必須死)   2017-07-02 11:22:00
樓上就是標準為反而反的代表,台灣只有"一家"有,然而對面是直接共通使用大部分的電影院都能用而且威秀那線上訂票真的有夠麻煩我是說amovie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24:00
其實樓上就是為反而反的代表 說台灣有QRcode電影票就是反真不知道宣傳台灣有 中國也有 是反了什麼難道一定要說中國有 台灣沒有 台灣好落後才行
作者: m21423 (WSH)   2017-07-02 11:26:00
越南鐵路不也是刷卡現場取票 還沒有機器可以自取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29:00
不是唷 可以直接買斷 印QR車票
作者: sunkenko   2017-07-02 11:31:00
好文,知道你支持支付寶會被幹翻,先補血!
作者: randolph80 (S4PPH1R3)   2017-07-02 11:34:00
反對的從來就不是第三方支付,而是中國的支付寶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35:00
台灣會有只能使用獨家銀行信用卡 是因為銀行合約買斷這點我就不清楚為何一定要獨家壟斷 你可以研究一下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37:00
威秀跟花旗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我第一張信用卡也是花旗就是為了因為花旗看威秀的折扣比較多XD 不過不知道是麼樣的合約 導致。 因為在現場也可以刷其他行的卡阿XD因為被逼迫我這個肥宅30分鐘前取票,讓我怨念很深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44:00
其實不難看出 花旗能提供買一送一 必定得到一些權利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44:00
總之謝謝你的提醒,本來花那麼多時間就是想打一篇沒有BUG的文章 但是看來還是有一堆BUG要補另外再強調一次,我真的不是要來吹捧中國
作者: amovie ( )   2017-07-02 11:45:00
另外 2013就能持QRCODE電影票直接入場 根本不用等30分鐘
作者: wensmart (雨重奏)   2017-07-02 11:45:00
只是希望台灣的系統可以再多加強!花旗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沒想到耶! 爆米花是我想太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