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人類創舉! 大陸計畫明年在月球種馬鈴薯

作者: giorno78 (天晴)   2017-06-14 23:57:38
為何不帶 蟑螂過去呢? 照理說 蟑螂的體色黑 有助於吸收日光 暖化大氣層
還是因為蠶的動作比較慢 而且體態軟
到時才不會打不過 是嗎?
※ 引述《orze04 (orz)》之銘言:
: UDN
: 人類創舉! 大陸計畫明年在月球種馬鈴薯
: 大陸預計明年發射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表面,並在月球種馬鈴薯,這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表
: 面進行生物實驗。
: 新華社報導,重慶大學領軍的「月面微型生態圈」屆時將是嫦娥四號的「乘客」之一,於
: 2018年登陸月球表面,進行人類首次月球表面生物實驗。
: 月面微型生態圈是一個由特殊鋁合金材料製成的圓柱形罐子,高18釐米,直徑16釐米,淨
: 容積約0.8升,總重量3公斤。小罐子裡乾坤大,裡面將放置馬鈴薯種子、擬南芥種子、蠶
: 卵、土壤、水、空氣以及照相機和資訊傳輸系統等研究裝備。
: 科學家將在這個小空間裡,創造動植物生長環境,發揮生態循環。在真空、微重力、極端
: 溫差的外界條件下,月面微型生態圈內將保持1到30攝氏度,以及適當的濕度,並透過光
: 導管引進月球表面自然光線,創造植物生長環境。
: 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氣,可以讓蠶生長;蠶的生長過程則產生植物所需
: 的二氧化碳和糞便等養料。在月面微型生態圈登月的100天裡,將達成微型生態循環。
: 此次月面生物實驗的目標,是在月球表面實現動植物的一個生命週期。根據100天的實驗
: 期限,科學家選定馬鈴薯、擬南芥和蠶。這兩種植物將生根發芽,開出月球表面第一朵花
: 。同時,馬鈴薯還可作為人類太空生存食物來源,其實驗價值更加重大。蠶卵則將在生態
: 圈中完成蟲卵孵化、幼蟲生長發育和破繭成蝶的完整生命週期。屆時,這項生物實驗將透
: 過小型照相機,向全球直播。
: 大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主任設計師張元勳表示,該實驗項目的主要技術難點,
: 在於複雜月面環境下的溫度控制和能源供給。溫控方面,透過外穿保溫層和內置空調來提
: 供保障。能源方面,白天利用嫦娥四號太陽能電池板整體供電,夜晚透過高能量密度的內
: 置電池供電,以保障空調、攝影機和資訊傳輸系統的運行。
: 與去年NASA太空站開出的外太空第一朵花不同,這次月面微型生態圈實驗位置距離地球38
: 萬公里,比離地300多公里的國際太空站遙遠得多,所處月面環境也比國際太空站內部複
: 雜得多。
: 月面微型生態圈總設計師、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更新表示,這項實驗極
: 具突破性,對人類未來在地外星球生存具有重大意義。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52323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