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一場餐會 曝露台灣Pay為何慘輸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7-05-23 11:00:16
事實上這篇報導根本就是完全錯誤 而且還把數據指標誤用
※ 引述《ReDmango (愛戰暱稱的哪個白癡)》之銘言:
: 趙揚清與金控董總一場餐會 曝露台灣Pay為何慘輸
: 信傳媒
: https://goo.gl/nEbdlq
: 今年5月,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才透露,才剛上路的Apple Pay信用卡
: 綁卡數就已近70萬張,相較之下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推出的「台灣Pay」上路7個月後,綁卡
: 數僅4萬多張,他也透露,到3月底台灣各式行動支付刷了30.2億元。
: 這時,外界才驚覺台灣金融監理單位自己主導行動支付成績竟然如此慘不忍睹,更別說金
: 管會主委李瑞倉在去年11月的時候說,已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五年倍增計畫」,希望在
: 2020年時,要將台灣電子化支付比率提升至52%。一位銀行高層忍不住吐槽,「李主委說
: 台灣各式行動支付刷了30.2億元,但台灣一年刷卡總金額約2兆元,行動支付占比千分之
: 1.5,如何4年內到52%?」
這個數據來自於金管會的"電子化支付五年倍增計畫"
內容在銀行的計畫部分希望將電子化支付比例提高到52%
但是簡報中現有的電子支付比率是多少?現有是27%
怎麼會??不是說千分之1.5嗎?
顯然數據上有人刻意做出錯誤解讀
http://imgur.com/a/ynpdz
所謂電子化支付比率 所指的是包含實體卡片在那所有利用電子平台支付系統消費
也因此其實台灣的實體信用卡消費比率早就在十年前就達到所有支付總額的20%
而近年在電子票證發展下 整個電子化支付佔總支付比率約3成
這才是真正數據上的意義 而這三成裡面的金額 行動支付佔比才是千分之1.5
究竟是誰刻意要把行動支付與電子化支付相提並論
在罵某些團體護著利益的時候 講難聽一點 刻意出來講的你也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因為在世界上 電子化支付指標從來不等於行動支付指標
不管瑞典還是芬蘭 所有指標數據都是包含"實體卡片"的支付金額
但台灣很明顯有業者一直在操作只看行動支付的數據而無視實體卡片支付數據
再回頭過來看影響台灣電子支付發展的關鍵因素
還是在雙卡風暴導致信用卡交易比率十年遲緩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5531
雙卡風暴的影響
然而台灣由於金融機構對於使用者信用評等機制未落實及風險控管不良等因素,導致2005年雙卡風暴的產生,在這段期間信用卡無論在流通卡數及消費金額上,皆大幅衰退,2005年間發卡量45,494張,到了2006年發卡量驟減至38,324張,下滑15%,直到2016年,發卡張數總量40,702張,仍未超過2005年的高峰紀錄。2005年的簽帳總金額1.42兆,也是到了2010年才超越當時的數字。更重要的是雙卡風暴造成台灣消費者對於信用卡使用上的疑慮及信心大幅降低,此狀況至近年才陸續恢復。
但也因為雙卡風暴也才讓電子票證出頭
目前信用卡的消費金額大約兩兆 其實才剛回到雙卡風暴前的最高水準
但電子票證發展極短的時間 現在的消費金額大約五千億左右 就達到信用卡25%
其實起來電子票證消費的力道其實相當不錯
但這兩個消費金額多數都是實體卡片 絕對跟行動支付無關
別再受行動支付概念廠商帶風向影響了
作者: kinki999 (QQk(廢文被劣文中))   2017-05-23 11:01:00
就可用商家少,怪大家不使用哩
作者: McFadden (廣島東洋鯉魚)   2017-05-23 11:01:00
廠廠
作者: bg00004 (絕緣體)   2017-05-23 11:05:00
我還是比較想問~那為什麼國外的PAY比台灣的還多?然後是否和作者說的他們有做過研究會損失多少手續費?這才是我比較好奇的...
作者: sanguinesand (大根君)   2017-05-23 11:28:00
行動支付真的支援的店家數很重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