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現在的媒體有什麼資格稱作第四權?

作者: asdfjkl1112 (asdfjkl)   2017-05-05 14:47:50
※ 引述《zeldo (瓜拉度)》之銘言:
: 大眾廣泛認知的「第四權」是指在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
: 制衡的力量,但事實上「第四權」的原文「the fourth estate」真正的意
: 涵是指封建時代社會三階級(貴族、僧侶、平民)以外的「第四階級」。
: 第四階級所指的是媒體、公眾視聽。
: 以上是維基百科上對於第四權的解釋,對台灣來說,現在的媒體可說是台灣
: 的亂源之一,各種假新聞、洗風向、搗亂視聽、成為特定利益團體的口舌...
: 等等,報導又常錯字連篇、東抄西抄、胡搞瞎掰、毫無職業道德,怪不得鄉民
: 口中"小時不讀書,長大做記者"。
: 在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視訊、直播...等等,讓一般的民眾也多少有力量可以
: 發揮第四權的功能。也更讓大眾認知到,原來我們現在所謂的第四權是多麼垃
: 圾的存在,而且還沒有相對應的法規在他們偏離、發瘋的時候去嚴懲他們,淘汰
: 他們。真是台灣最大的笑話跟恥辱。
: 有沒有現在的媒體有什麼資格稱作第四權的掛?
把現在的媒體給他們「第四權」的資格我是覺的真的很浪費
之前新聞媒體,有一陣子真的很不錯
新聞媒體的素質之會如此低落 初步劃分可以為四個時間點
一、24H新聞網
二、ADSL
三、壹週刊發行
四、蘋果日報
是時間軸來表示的話如下
有線電視 TVBS ADSL 壹週刊 蘋果日報
開放登記 24H新聞 開始推廣 台灣發行 發行
├────┼─────────┼─────┼─────┼──────→
1994 1995 2000 2001 2003
如果用走勢圖來講 簡單表示如下
素質
99│ 各家跟進
│ ˙──˙人員需求大增
│ / │
80│ ˙ │
│ ╱ 24H │
│ ╱ 新聞台 ╲
│ ╱ ╲ 蘋果日報
50│ ╱ ˙─˙
│ ╱ 壹週刊 ╲
│˙ ╲
│黨媒 ╲
8.7│ ˙─────
│ 沒救了
0└───────────────────────→時間
1990 1995 2000 2003 2017
現在就各點說明
就以上述時間軸來說,以1995年TVBS的24H新聞開播為第一槍
當時的名字是「TVBS超級新聞網」,在這之前新聞的收視 只有分三個時段
早晨新聞、午間新聞、晚間新聞。如有重大新聞或是事故都用跑馬燈顯示
24H新聞開台之後,就優點而言對於想要了解新聞收視者來說
當時24H強調 「即時性」
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隨時打開電視,轉至該頻道 都可以立即性的了解事件的發生、或是新的情況
其他電視台,也陸續跟進 就有所謂的 24H新聞頻道俱樂部
也就是現在電視頻道的49台到56台 57、58屬於財經新聞就不納入了
但是24H新聞開台並不是造成新聞媒體素質低落的原因
就某層面來講,是拉高新聞媒體人員素質的開始
因為新聞時段變長,所需要的新聞媒體人員變多
主播、記者、文稿人員、後台...等等
需求高專業人才變多,媒體從業人員需求就拉高
隨然新聞台變多基於專業原則還是會有一定的水準在上面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 收視率的要求就算漸漸的出來,這是後難免會有所掉落
不過基本原則還是會有
到了2000年
壹週刊創刊,大概是新聞媒體人員的震撼彈,
壹週刊剛進來台灣的時候,根本是像是狂風掃落葉一般的 風靡全台灣
挖瘡疤、隱私、八卦、照片說故事、半不負責任的報導(雜誌性質)
滿足每一個人的潛在想要。 如果有經歷過壹週刊創刊的人
大概都會知道,每個禮拜四發行,去都要用「搶」的
在學校看的時候,幾乎都是搶著看以排行榜來說
    迷之小本
┌────┐
│ │
│ 1ST │
│ │
壹週刊 │ │
┌───┘ │
│2ND │專業雜誌
│   └───┐
│ 3TH│
│ │
└────────────┘
課本呢? 上課會看這個人,會有時間去看課本? 別鬧了
拉回來說
造成了當時新聞媒體,會依據壹週刊跟拍的結果去找新聞主題
創刊號的主題 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之女陳幸妤及準女婿趙建銘的私生活
政治+上私生活+跟拍+秘辛=讚啦
漸漸的 傳統新聞媒體慢慢的一點一滴改變
下列的每一點代表著順序
1.引述壹週刊的報導,進行考究做新聞

└ 2.以不侵犯隱私跟道德為前提進行跟拍

└收視率大增,並且反對聲浪小

└3.壹週刊式的跟拍,八卦式製作新聞

└大受好評收視率大增,廣告多多 上頭爽爽

└所有媒體跟風大家一起來
這時候大家都這樣做的時候,並且仿效壹週刊開始出各種類似的雜誌時
對消費者來說,買不到壹週刊,就會尋求相關類似的雜誌
有銷量、有錢賺,依據市場需求 大家就會一窩蜂跟進
然後開始比 看誰不要臉、看誰跟八卦、看誰跟誇大、看誰更有料
為了尋求更多閱讀人去購買,事實的追求就顯的沒那麼重要了
到了最後就是 比價錢
後來2003年 發行蘋果日報
腥、羶、色、屍體+全彩大份量
開始進入報業
相對於雜誌這種、非正式性的新聞媒體
報紙的改變 才算是全面性崩塌
也是一樣 銷量大爆炸
對於蘋果來說,大家要做這個 不如我來做 而且我更專業
我在香港搞這個的時候、各位還在玩沙呢
接踵而來的就是 大家來比道德下限
平面媒體爛、電視媒體跟進
大家一起在硫磺島插旗
插上這把名下限的爛旗
至於時間軸上的 ADSL 只是代表著
訊息接收管道的增加
在ADSL尚未普及之前,網路是按時間計費
在ADSL普及之後 只要固定費率 我就可以在這個契約的時間內無限的瀏覽
網路越是普及
從文字、圖面、影片、社群平台、即時性直播
代表著每個收視者可以接收的管道越來越多了
之前國外有報導 現今每一個人一天收到的訊息量
是18世紀時期,一個人一輩子訊息接收量
因為網路的普及,對於傳統新聞業者 有了新的管道
但是既有的 平面、電視該怎麼辦呢?
24H新聞不可能不要、新聞報紙也不太可能說收就收
在製作新聞上面又要比快速 看誰獨家
這時候網路就是一個很好的管導
直接引用,我一個媒體人用一整天的時間去找一個新聞
一定比不上 網路上一群人來分享一堆新聞
漸漸的對於新聞從業人員來講
出門從找新聞、求真相、追事實
變成 買便當、吃飯、訂飲料、下班、上班這樣而已
新聞來源漸漸的變成  我直接拿我之前打的貼上去
┌─┐
│打│
│ │ 無限 LOOP
│卡├───────┐
│ │ │
│囉│ │
└┬┘ │
┌─────┴─────┐ │
│ 素 材 五 天 王 │ │
└─────┬─────┘ │
┌──┬──┼──┬──┐ │
┌┴┐┌┴┐┌┴┐┌┴┐┌┴┐ │
│D││F││Y││批││靠│ │
          │ ││ ││O││ ││ │ │
│能││ ││U││踢││北│ │
│ ││ ││T││ ││ │ │
          │卡││ ││U││踢││X│ │
          └┬┘│ ││B│└┬┘│ │ │
┌┴┐│B││E│┌┴┐│X│ │
         │幻│└┬┘└┬┘│爆│└┬┘ │
│ │┌┴┐┌┴┐│ │┌┴┐ │
│想││爆││行││文││隨│ │
│ ││ ││ ││ ││ │ │
│ ││ ││ ││ ││ │ │
│D││料││車││複││變│ │
│ ││ ││ ││ ││ │ │
│能││ ││記││製││抄│ │
│ ││公││ ││ ││ │ │
│文││ ││錄││貼││一│ │
└┬┘│ ││ ││ ││ │ │
│ │社││器││上││篇│ │
│ └┬┘└┬┘└┬┘└┬┘ │
└──┴──┼──┴──┘ │
┌┴┐ │
│交│ │
│ │ │
│搞├───┐ │
│ │ ┌┴┐ │
│囉│ │打│ │
└─┘ │ │ │
│卡│ │
│ ├──┘
│下│
│ │
│班│
└─┘
然後是現在的變異類新聞媒體的崛起
例如: 狂新聞
先不說他的政治立場,狂新聞就是好笑、笑笑就好
而它所引發的效應是,新聞媒體的跟風抄襲
在不要臉的一點,是直接在新聞報導中 引用狂新聞
這不就是一個很奇怪循環
┌─────┐ ┌─────┐
│事件的發生│ │轉回 社群├─┬←──┐
└──┬──┘ └──┬──┘ │ │
↓ ↑ │loop │
┌──┴──┐ ┌──┴──┐ │ │
│社群 發酵├→┤新聞 媒體├←┘ │
└──┬──┘ └──┬──┘ │
↓ ↓ │
┌──┴──┐ ┌──┴──┐ │
│變異類媒體├→┤現實 發酵├─────┘
└─────┘ └─────┘
上面的圖用我們鍵盤來比喻
原本新聞媒體是「ENTER」
轉變成為「CTRL+C/V」
「CTRL+C/V」就算了重點是還出錯
駐版的各位記者們 現在媒體業者 用一張圖可以形容 你們自己
https://i.imgur.com/bwey7rEl.jpg
然後看到 創作型媒體,我想我就不想多說明了
會義正嚴詞 BBBBB 消音 大辣辣的說保護當事者 我也醉了
談到林女的時候怎麼不消音?
看到D卡文都知道這是他媽的豪小 
創作型媒體給的觀感就是這樣 他媽的豪小
至於只會搖尾巴媒體
主人給甚麼給吃的就搖尾巴,主人給屎吃也是搖尾巴,你說看看這還需要腦袋?
吃屎還會要尾巴
http://i.imgur.com/m2Nvj8B.jpg
第四權 呵呵
「低勢權」 還比較符合現在台灣主流媒體
作者: henry3744 (henry)   2017-05-05 14:52:00
....認真文推
作者: grandwar   2017-05-05 14:59:00
作者: cutesnow (一切隨緣)   2017-05-05 15:04:00
寫得太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