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商] 楊照

作者: Raindogs (Writer)   2017-04-30 16:37:59
關於楊照,這邊寫的e-mail應該寫錯了,
是說從門縫將博士論文塞給張光直的。
另關於楊照還有這篇八卦,裡面的L就是Lee,作家的本名:
那是一場已經漸漸模糊的往事。荒謬的是,記憶中最清楚的,竟然是粉蒸排骨。
那年冬天,我在波士頓。
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出國。抵達的時候,已是深秋。兩個月後,認識了當時也在波士頓的L君。
耶誕節左右吧,前前後後到L君在哈佛的宿舍吃了好幾次飯。當時,L君的太太正挺著大肚子,一間不算小的2-bedroom公寓裡,塞滿了家俱和報章書籍,印象中吃飯前總是L君裡裡外外的忙著張羅,然後端出一桌嚇死人的佳餚。
蒸籠裡裝著粉蒸排骨。人在美國,卻有常人在台灣都不會有的蒸籠,是件奇事;小說家的廚藝如此了得,則是件妙事。於是我仔仔細細地詢問這道粉蒸排骨怎麼做、並牢牢實實地記在腦海裡。幾個月後L君離開了,而我則接收了他的蒸籠,使用了七年;那道粉蒸排骨,則成為我在美國展示廚藝的唯一法寶。
會去L君家做客,其實是CH君帶去的。那時CH君到美國也好一陣子、在職場做事了。真正認識CH君其實也是我到美國之後的事。他是那種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台大前輩。但總而言之,我們幾個人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牽扯在一起。大概就是那種「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覺,海外相逢閒談台灣政治,鄉愁中格外輕鬆。
L君比我早到波士頓好幾個月。據他的說法,他這趟是回來哈佛完成博士論文。不過我知道,回美國生小孩的成份也是有的。
兩位前輩都博學多言。尤其是L君,對什麼事都能侃侃而談,從美國的政治、美國的職棒職藍、紐約的文化與流行、到台灣的政治,都能發表聽起來頭頭是道的長篇大論。還在和語文考試與申請學校掙扎的我,多半只有聽的份。景仰又景仰。
不過日後隨著知識的學習與增長,才漸漸瞭解,當時L君的談話,一知半解以及胡扯一通的成份很大。這讓我開始懷疑,那些所謂知識淵博、辯才無礙的前輩們,會不會其實都只是出一隻虎爛嘴?這是我除了粉蒸排骨之外,從L君身上學到的第二道教訓。
第三件人生教訓則影響深遠。跟據L君所言,他的博士論文已寫好,並且交出去給指導老師了。可是指導老師說他沒有收到。這其中必然有什麼差錯等等之類的。反正也算是頭頭是道、讓人難以質疑的理由。但結局是,至少到那年最後L君離開哈佛時並沒有拿到學位。(但到現在有沒有我則不知道,好像是沒有?)於是當時我就下定決心:絕對不要有藉口、絕對要拿到學位才回台灣。
所以到了寫論文後期,即便已負債累累、還到處舉債度日,我仍然堅持要把論文寫完通過後才回台灣。這一點,多多少少要感謝當年L君帶給我的啟示。
沒多久,小朋友就誕生了。還在美東的酷寒中。一位眼睛大大、眼神咕嚕溜溜、超精靈聰穎的小女生。
歡樂的日子並不長久。幾週後,爸爸L君就離開了。只記得那是一場天上掉下來的災難,一片混亂,媽媽也哭小女孩也哭,總是在哭泣聲中吵成一團。模糊的記憶中,L君一開始似乎是說他的台灣護照丟了,必須要到紐約重新辦理,但人卻不見了……
印象中,在L君太太主張要到紐約台灣辦事處找人的堅持下,我和CH曾經啞巴吃黃蓮地在雪天載著媽媽和強褓中的小孩從波士頓開車到紐約……之類的,雖然我們都判定L君已經回台灣了……。因為聽說在台灣其實還有段情緣未了。所以我們除了陪伴和幫忙,也很難說出什麼實情、或評論些什麼。畢竟,好像會覺得文人總是多情而浪漫的。
從此我得到第四個教訓:在感情或家庭的私領域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什麼都能做。因此後來我的人生,也多多少少幹過一些令人驚訝或髮指的事,但若要論誇張的程度,都遠遠落後L君此次的行為。
故事的結局是幫忙結束L君家在美國的一切,在L君不在的狀況下。CH非常夠義氣地做了所有的事:回國前需要小朋友的出生證明和美國籍、把所有家俱塞進租來的倉庫裡,最後當然則是母女返台追父。
後來聽說L君在台灣找到媒體的工作、一家人也破鏡重圓。但這一切都是聽說。因為我從此再也沒有見過L君了。
會想起這段往事,多少和這兩天讀到刊登在中時人間的〈政治還是不經久玩的〉(上、下)一文有關。我可以接受,記憶無可避免總是選擇性的。所以也把自己模糊的、選擇性的記憶,書寫出來,應該不算過份。
原文網址:https://goo.gl/oF81vd
※ 引述《eten (eten)》之銘言:
: ※ 引述《On1y ()》之銘言:
: : 看到上面兩篇關於南方朔的文章
: : 也講到了新新聞
: : 所以我想順便問問看有沒有楊照先生的八卦呢
: : 個人還滿喜歡他的文章作品
: : PTT雖然有楊照的版
: : 不過,似乎荒廢了~"~
: 八卦一:
: 楊召的學經歷總是寫哈佛歷史博士候選人
: 而不是寫哈佛歷史博士
: 其指導教授好像為余英時(or某張姓大教授)?
: 無論那一位都是歷史界紅牌教授
: 在這樣大卡司的教授指導下
: 楊照為何拿不到博士學位呢?
: 原因是出在某是指導教授請楊交一篇報告
: 楊在截止期限後跟老闆大人謊稱說已用e-mail方式寄給他了
: 結果老闆大人怎樣把電腦翻過來翻過去
: 就是找不到楊所寄的那篇報告
: 於是下了兩條路給楊選:
: 1.再把已經寫好那篇印出來當面交給他
: 2.滾出哈佛美麗校園
: 想當然爾,楊先生只有選第二條路
: 於是夾著博士候選人的名稱縱橫台灣文藝外加政治界十多年
: 八卦二:
: 在發生嘿嘿嘿事件後
: 楊召先生堅持某位前公視製作人C小姐要當證人
: 以證明有這嘿嘿嘿三聲事件
: 不巧這位C小姐雖然是楊先生的親密戰友
: 但寧肯躲在遠遠的英國進修(事件發生後便出國進修)
: 也不要飛回來替他作證
: 所以從一審到三審 楊先生都敗訴
: 這位C小姐是我國中隔壁班班長
: 以前國中小識一陣子
: 當知道她是楊先生的親密戰友時
: 下巴真想掉下來
: 什麼人不好交 交到這款人
作者: proletariat (Die Ruinen von Athen)   2017-04-30 16:54:00
哇嗚 從墳堆裡挖出來回文
作者: pureming (阿明)   2017-04-30 17:15:00
值得一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